紅塵
與形態(tài)萬千、色彩絢爛的花兒比起來,沙灘要單調(diào)得多,不過是細小沙粒的匯聚堆積。沙灘雖然不像花兒那樣擁有生命,卻也能像花兒那樣用彩色來彰顯個性。不信?那就讓沙灘“給你點顏色瞧瞧”……
“貼心”的黑色沙灘
遠望美國夏威夷普納魯吾沙灘,黑漆漆一片,令人壓抑得像進入了魔鬼的領(lǐng)地。人們知道,這是火山和海水聯(lián)手打造的場景:熾熱的火山巖漿遇到冰冷的海水,迅速凝結(jié)后又分崩離析成熔巖碎片,經(jīng)過海浪長年累月的侵蝕打磨后,最終變成細沙。由于沙中富含鎂鐵成分,因此呈現(xiàn)黑色。這里的黑沙黑得純粹,其中沒有任何雜質(zhì),把捧起的沙子輕輕抖落后,手近“墨”卻不黑。
每年3月,黑沙灘會很貼心地備好“溫床”,迎接比游人多好多倍的海龜來到這里產(chǎn)卵。沙灘管理人員也會很貼心地提醒游人,要與這些“準媽媽”們保持適當?shù)木嚯x——只可遠觀不可褻玩,否則將受到重罰。
“帶刺”的白色沙灘
和霸占著世界上大多數(shù)海岸的高調(diào)又醒目的金黃色沙灘不同,地處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的海姆斯沙灘劍走偏鋒,以近乎純凈的白贏得了人們的青睞。綿延數(shù)公里的石英沙如白色飄帶般點綴在海陸之間——美麗的海姆斯沙灘甚至有了“伊甸園沙灘”的稱號。
世界上有白沙灘的地方并不少見,菲律賓的長灘島白沙灘就是其中之一,但它與海姆斯沙灘的純凈比起來,仍要稍遜一籌。黑沙黑得純粹,白沙也白得無瑕。海姆斯的白沙是由純度為99%的純石英構(gòu)成,極為潔凈。不過,若要親近這抹無瑕的白,免不了會受些傷害。因為它太過白凈,在熾熱的陽光照耀下,白色沙灘猶如鏡子一般反射著陽光。在多重反光的照射下,如不采取防護措施,人的皮膚很容易被光線“刺”傷。
“清新”的綠色沙灘
靜靜地躺在水陸交界處的,除了我們看慣了的金黃色沙灘,還有存在了幾萬年的黃綠色沙灘——位于美國夏威夷島的帕帕科立沙灘,就是典型的代表。這種獨一無二的黃綠色,也常被人們稱為橄欖綠。這種清新、細膩的綠,像是被賦予了生命似的,讓沙灘的存在感急劇飆升。遠觀沙灘,像一塊清新的碧玉,純凈無瑕;近看沙粒,又晶瑩璀璨如同寶石。紛至沓來的游客們像是在寶石上漫步,驚嘆著這超出想象的美景。
“羞澀”的紅色沙灘
與綠沙灘、黑沙灘類似,夏威夷毛伊島的紅沙灘也是由火山噴發(fā)物形成的。島上火山巖中黑色的磁鐵礦被氧化后,產(chǎn)生磚紅色的氧化鐵,這是紅沙灘上紅色沙粒的直接來源。
《桃花源記》中說:“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去毛伊島上看過哈納紅色沙灘的人,才能真正懂得武陵人發(fā)現(xiàn)世外桃源的感受,才能真正明白哈納紅沙灘的羞澀。千百年來,它躲在隱秘之處,用一片片荒蕪得如同月球的環(huán)形小山嚇退一批訪客,又用異常難行的道路攔下另一批——一如藏在深閨中的羞澀少女。
“無私”的粉色沙灘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鄙杂辛粜模锝缈倳羞@樣那樣的動人之處。加勒比海巴哈馬群島的哈勃島礁石上,經(jīng)常附著一種叫有孔蟲的單細胞生物。它們的身體極小,能分泌鈣質(zhì)或硅質(zhì)形成粉色外殼。它們死后,外殼在海浪的沖擊下,有些被沖上沙灘,最終變成了粉紅色的“沙子”,混在白色石英沙以及石灰?guī)r沙之中,把沙灘裝點成了獨特的粉色。
“低調(diào)”的紫色沙灘
位于美國加州一號公路旁的帕非佛沙灘,是一片極為細膩的紫色沙灘,也是世界上迄今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處紫色沙灘,它的美獨一無二。
紫沙的主要成分來自含錳的石榴石——一種寶石。雖貴為寶石的原料,但身處帕非佛海岸的紫色石榴石并沒有十分張揚。千百萬年來,它們在近岸海底的凹槽里借助海流的反復碰撞、研磨,終成細沙,在風浪的作用下被推向沙灘,演繹成如今的紫色傳奇。
海浪似乎能讀懂紫沙灘的心,每天漲潮時,用一排排巨浪拍向海岸,發(fā)出巨大的轟鳴聲。此種情景足以嚇退膽小的游人,好讓紫沙灘專心、低調(diào)地演繹它們自己的傳奇。
(選自《天天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