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子愷
一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fēng)景,聽陌生的歌,然后在某個不經(jīng)意的瞬間,你會發(fā)現(xiàn),原本費盡心思想要忘記的事情卻依然記得那么深?!}記
躲在某一時間,想念一段時光的掌紋;躲在某一地點,想念一個讓我牽掛的人。兩年了,我終于鼓起勇氣踏上這條小路,盡管物是人非,但它依然是我記憶中的樣子。
踏上這條路,心被牽引著。我輕聲告訴自己:“你在回家,你在回家……”
記不清這條曲曲折折的小路,烙滿了多少歪歪扭扭的腳印,只記得外婆背著我走過了一塊又一塊的田塍,一家又一家的房檐。外婆背著我呵,我就用力地貼在她背后不停地?fù)u晃著,那背簍便咯吱咯吱地響。細(xì)碎的陽光穿過枝繁葉茂的老榕樹斜斜地照下來,古老的曲調(diào)搭著沉重的步子,走遍了村子的角角落落,走進了歲月紛紜的細(xì)節(jié)里,一切都那么靜謐,一切都那么安詳。今天,我牽著回憶的手微笑著重新走在這條小路上,清風(fēng)帶著我的思緒飛舞。
到了小屋門口,我的腳步像突然遇到了樂譜中的休止符,戛然而止。我發(fā)現(xiàn)我的口袋早已找不到打開小屋的鑰匙了,我曾經(jīng)那么堅定地以為我永遠(yuǎn)也離不開這里,可事實是我再也回不來這里了。
往事有如青靄,濕濕的,若隱若現(xiàn),有些朦朧,卻又清澈透明。仿佛記得門口的葡萄藤長得很好,外婆會在葡萄熟了的時候給我摘葡萄吃。當(dāng)看到我臉上開心的笑容時她也會開心地笑,那時的葡萄好甜,甜到人心里去。
我坐在門口的小凳上,從書包里拿出那本只有一頁的日歷。
這是在外婆生病住院的時候買的。外婆指著日歷一頁一頁地翻給我看,說:“十七,十八,十九……等到日歷揭到最后的時候,外婆的病自然就好了?!?/p>
那天終于來了,我把日歷匆匆地翻到了最后一頁,飛快地去看外婆,可是她卻比先前更加安靜地躺在那兒,一動也不動。我明白過來了,外婆生命的日歷也已經(jīng)翻到了最后一頁,憔悴的容顏黯然遠(yuǎn)去。
我看著、看著,淚水不知什么時候又朦朧了雙眼……
兩年,時間真的很快,誰都無法去改變,可誰又能去改變什么呢?我不敢再回到這里,我怕,怕這里的一切,這回憶那么洶涌,那么讓人措手不及,可今天,外婆,我回來了,只是為什么卻缺少了在風(fēng)中默默等待孩子的身影?
外婆,您永遠(yuǎn)是我記憶中的樣子,牽著您的手,即使閉著眼睛走,我也不會迷路。
【點評】題目“風(fēng)景舊曾諳”來自白居易的《憶江南》,一個“舊”字點出回憶,“諳”是熟悉的意思,揭示了作者保留在記憶中的美好而又熟悉的畫面。整篇文章定格在一段回家的路上,這是“我”和外婆最常走的小路,是一條回憶之路,也是“我”走過的一段人生之路。作者將“我”對外婆的深切情感寄托于“小路”這個意象中,結(jié)構(gòu)精巧,思路清晰,給人以整齊之美。另外,語言優(yōu)美,意蘊綿長也是本文取勝的要點,靈動詩意的文字將“我”與外婆之間的牽絆表達得淋漓盡致,令人沉浸其中,久久回味。
☆本文適用考場仿真試題
請以《曾經(jīng) 的夢》/《 的風(fēng)景》/《印刻在年輪里的記憶》為題作文,要求不少于600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