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東東
【關(guān)鍵詞】 課外閱讀;興趣;習慣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1—0044—01
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對小學生來說,做好課外閱讀,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涵養(yǎng),塑造良好的品質(zhì)和健康的人格。許多作家、學者的成功經(jīng)驗表明,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廣泛的閱讀?!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yīng)在400萬字以上”,要求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新理念。進入信息時代,知識的累積與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只有善于學習并終身學習的人,才不會被淘汰。因此,教師應(yīng)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獲取知識,提高課外閱讀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1. 意義激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有動力。要想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必須重視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用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扉,引導學生通過朗誦詩歌,交流名言來明確多讀書的好處。如,“書籍是世人累積智慧之明燈”、“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等,以此使學生明確讀書的意義,增強讀書的勁頭。
2. 質(zhì)疑激趣。質(zhì)疑問難法,增強閱讀體驗。質(zhì)疑問難法是教師通過渲染和引領(lǐng),讓學生在閱讀后,針對關(guān)鍵詞句、矛盾之處或故事內(nèi)容進行質(zhì)疑,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通過解決問題加深對內(nèi)容的理解,增強閱讀體驗。
3. 交流激趣。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和展示自我的欲望,開展讀書活動,能有效地檢測閱讀效果,展示課外閱讀成果,調(diào)動閱讀的積極性。為了提高閱讀質(zhì)量,教師可在每學期開展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及評比,展開各類讀書活動,包括朗誦、講故事、表演、知識競賽等,并及時給予評價。這不但能使學生在準備中擴大閱讀量,加快閱讀速度,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膽量,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嘗到課外閱讀的甜頭,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4. 榜樣激趣?!鞍駱拥牧α渴菬o窮的。”教師應(yīng)常常給學生講述古今中外名人愛讀書、讀書成才的故事,把班級中讀書多且進步快的學生當做榜樣推薦給其他學生。正像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所說的那樣:“教師的讀書習慣會影響學生?!苯處熞矐?yīng)把自己對書籍的酷愛告訴學生,并把讀到的好文章讀給學生聽,把看到的好書推薦給學生。
5. 因勢利導激趣。對于即將升入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如果沒有閱讀的積累就不會寫出好的文章。這時,讀適當?shù)拿牢氖潜夭豢缮俚摹R虼?,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愛好,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欣賞他們感興趣的佳作。如,注音版的《海底兩萬里》《木偶奇遇記》《吹牛大王歷險記》《柳林風聲》,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興趣只是一種推動力,要確實提高閱讀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學生樂意閱讀、有效閱讀、享受閱讀。
1. 訓練讀書用眼的習慣。減少動眼次數(shù),逐步擴大閱讀視野,縮短注視字詞的時間,減少回視,這樣既能提高閱讀的準確性,又能提高讀速,形成默讀習慣,形成閱讀時用腦的習慣。
2. 訓練定時和限時的閱讀習慣。定時閱讀指每天某一時間內(nèi)閱讀,限時閱讀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讀書時間。為了保證閱讀時間,每周安排一節(jié)閱讀課,讓全班同學在一起閱讀,閱讀時有教師及時的點撥、引導,提高閱讀效率。
3. 訓練“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鼓勵學生勤做讀書筆記,在指導閱讀上要求學生圈、點、畫、找、記。圈出不懂的地方,點出關(guān)鍵詞句,畫出好詞佳句,找出優(yōu)美的片段進行熟讀、背誦,養(yǎng)成“摘記”的習慣。
課外閱讀是小學生豐富生活經(jīng)驗,積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養(yǎng)的過程,要放棄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課外閱讀的態(tài)度。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閱讀應(yīng)當成為孩子掌握知識的極為巧妙的工具,同時又是豐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闭_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能夠為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鋪平道路。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