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
用時髦的話說,那是一匹“特酷”的馬兒。二十幾年過去了,它那騰空飛躍的颯爽英姿,隨風(fēng)飄逸的長長鬃毛,在我腦海中非但沒有消逝,反而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豐滿。
包產(chǎn)到戶那年,家家戶戶都忙著攢錢買牲畜。牲畜是農(nóng)家最強(qiáng)的勞力,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成員,耕地拉車這些最繁重的農(nóng)活。一樣也離不開它。我家也醞釀起買牲畜的事。
有二天,我放學(xué)回家,看見門前的楊樹上拴著一匹身軀不算高大的棗紅馬。它渾身毛色通紅,在夕陽的映照下,散發(fā)著柔和的光澤,甩著長尾巴驅(qū)趕著騷擾的蚊蠅,顯得健壯威武而又靈動無比。它像磁石一樣牢牢地吸住了我,十多歲的我不眨一下眼睛,盯住眼前這匹異乎尋常的棗紅馬上下前后仔細(xì)打量,圍著楊樹轉(zhuǎn)了一圈圈。當(dāng)我確定它是父親剛從集市上買來的時,高興得手舞足蹈,逢人便夸耀:“我家買來了一匹棗紅馬兒?!蔽秩思抑赖纳?,還要補(bǔ)上一句:“它才三歲呢,是個母馬。”因為全村莊的牲畜里唯獨我家養(yǎng)了一匹馬,物以稀為貴,馬便成了我向小伙伴炫耀的資本。我的身價也隨之倍增,小伙伴們總是以跟我一起放牧為榮,因為他們覺得他們家的牛跟我家的馬能在同一片草地上吃草,沾了不少光。
自從棗紅馬進(jìn)入我的生活,每天放學(xué)后、星期天或寒暑假里,它總是跟我在一起,成了我最要好的朋友。于是,我的腦海里始終有了它的位置,再也揮之不去。我的馬兒是通人性的,干活挺賣力。
記得第一次教它耕地,是在播種的春日。它自由自在慣了,不讓父親給它架上犁,跳躍騰挪,竭力反抗。父親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拉犁的繩索套在它的肩胛前的脖頸上。架上拉犁的小馬連走路也顯得別扭極了,不會踏犁溝,也不會轉(zhuǎn)身。開始,我牽著它,它跟在后面亦步亦趨,很有耐心地慢慢掌握了踏犁溝和轉(zhuǎn)身的動作要領(lǐng)。后來,我不牽韁繩,走在它的前頭,它也乖乖地跟著我走。再后來,我干脆站在地邊上休息去了,看著它自己拉犁。這下它就不怎么老實了,不愿遵守勞動規(guī)則,也跟到地邊來了。父親從一邊扯住韁繩不讓它違規(guī),它就是不聽從,由著性子硬要跟扶犁的父親對著干。父親氣得舉起鞭子,讓它重重挨了幾下子,可它一點也沒有改悔的意思。我心里埋怨小馬太犟。為什么要自討苦吃,便跑過去,撫摸它的頭。它真有些吃軟不吃硬,轉(zhuǎn)動著耳朵,像是聽懂了我的話,極不情愿地像是很委屈地又開始乖乖拉起犁來。不愿受約束、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的小馬也不例外,這我理解。我看見它的身上滲出亮晶晶的汗珠,附在紅毛上被陽光照射得異常美麗,不禁生出憐惜之情。
它是聰慧的,用不了幾天時間,已成了能拉犁的行家里手。它干起活來總是踏踏實實,從不惜力,并且還能巧妙使力。比如,它拉車的時候,要是看見前方有段陡坡,就從老遠(yuǎn)的地方加快速度,到了最陡處一鼓作氣,竭盡全力,蹄下呼呼生風(fēng),鼻孔里喘著粗氣,等上了坡才放緩步子。
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每天傍晚,我去往馬槽里填草料時,總能從它的眼神里讀出些許情味來,它一邊嚼著草料,一邊望著我,那長長的睫毛下面又大又圓的雙眼閃著柔和的光。我用手扶摸著它光滑的脊背,真切地感覺到美妙的溫?zé)?。?dāng)它轉(zhuǎn)過頭來往我身上輕輕蹭的時候,怪癢癢的,我明白這是馬兒在向我表達(dá)它的親熱。我不由得把臉貼向它的脖頸,清晰的聽到它嚼草料時發(fā)出的有節(jié)奏的噌吭噌吭的聲響,心里暖烘烘的。當(dāng)我轉(zhuǎn)身離開時,它抬起嘴里還銜著草的頭,遮著幾綹鬃毛的大眼睛滿含情誼,鼻孔里發(fā)出“突突、突突”的聲響,似乎在挽留我多陪它一會兒。
我跟馬兒也有過磕磕碰碰,疙疙瘩瘩,尤其是它的脾氣犟起來的時候。有一次,我牽著它出去,看見有一塊坡地上長滿了很茂盛的嫩草,就牽過去準(zhǔn)備讓它美美地飽餐一頓。它先低下頭嗅了嗅,再輕輕銜起幾根草嘗嘗,搖搖頭,便硬要往別處去。我一面拉緊韁繩,一面罵它不識肥草鮮美,還按住它的頭,硬把它的嘴挨到青草上。它犟得很,就是不肯領(lǐng)情,甚至在擺頭拒絕時把鼻涕唾液甩到我的肩膀上,氣得我抓起韁繩一陣猛打。它可不是一盞省油的燈,也開始以牙還牙,對我大耍脾氣,竟然從我手里掙脫韁繩,一口氣跑到家里去。我追到家里,看見它正站在馬圈的角落里,眼睛瞪得大大的,鼻孔里噴著粗氣,像跟我賭氣似的。我向父親告它的狀,說它如何拒絕享用那么鮮美的青草,如何故意跟人作對,要好好治治它的臭脾氣。父親說,馬是最有靈性的,有異味的或是污染了的草,它是決不肯吃的,這跟人吃東西講究潔凈一樣。它不想吃那草,說明那草有問題,不必勉強(qiáng)它了。我這才理解并原諒了它,此后再也沒逼迫它吃我眼中的好草,而是讓它擇其所好而食之。我們之間的默契也一天一天加深了。
最使我難忘的是那次差點兒釀成大禍的騎馬飛馳。每天日落時我都要騎著它到兩里多遠(yuǎn)的泉里去給它飲水,每次我都是過足了躍馬狂奔的癮。可是那次,意想不到的事在瞬間出現(xiàn)了——突然看見,在離馬的前蹄三四步的地方有個小女孩正從路旁向路中央走來。我知道后果該有多嚴(yán)重,急忙使勁扯住韁繩,試圖讓它停下來,但速度太快了,慣性使它無法停住。我閉上眼睛,想這下一定要闖大禍了,眼前似乎出現(xiàn)了小女孩被踩傷的慘象,哭喊聲似乎已在耳邊縈繞。正絕望之時,突然感覺身下的馬竟騰空而起,在空中畫了一條輕盈的弧線。當(dāng)我驚魂未定,睜開眼睛時,我的聰明的小馬已經(jīng)從小女孩頭頂上躍了過去。驚喜地回首,身后的小女孩安然無恙,連一點皮都沒損傷。我把頭深深地埋進(jìn)馬鬃里,默念著謝天謝地?,F(xiàn)在想來,我感謝的不應(yīng)是天和地,而是我那匹滿溢著靈氣的棗紅馬兒。我想,它能使出那么大的力氣,騰躍得那么高遠(yuǎn),大概它也是理解生命的可貴的吧,它還有一個不想傷害其他生命的仁慈心腸呢。它的舉動是有意識的。因為這可以拿這件事后它的大病了一場來印證。
自從我上了師范,再也不能跟我的棗紅馬長相廝守了,兩個禮拜才回一趟家,與它相會一次??墒?,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一難得的相會最終也完全斷絕了,因為我的可愛的棗紅馬兒已被父親賣到一個遙遠(yuǎn)的地方去了。我每次回家看不見我的棗紅馬的身影,總生出若有所失之感,有時甚至空虛到簌簌淚下,知道今生再也沒有相見的機(jī)會了。
十幾年一晃而過,不知我的棗紅馬身處何方,是否已老態(tài)龍鐘。唉,如今我已無法回到由我的馬兒陪伴的少年時光。已跨入了不惑之年的我,經(jīng)歷了一些人世間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酸甜苦辣,歲月的滄桑早刻滿額頭,心里也落了些許塵埃。此時憶起那少年時的一段人馬之情,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我不禁生出一個無緒的念頭來:人與馬可以相處得如此和諧啊,人與人卻很難融洽地相處。馬怎么想就去怎么做,你對它好,它就對你好;而人總戴著一副面具,看不清面具后面的眼睛里是善還是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在我最難行的人生旅途中,對那匹棗紅馬的懷念,是我灰暗生活的天空中涂上的一抹彩霞,是一絲溫馨,是一份慰藉。也許在夢里我還常能聽到棗紅馬噠噠的蹄聲,還常能看見它飄逸灑脫的俊美身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