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春 劉春霞
64層螺旋CT冠脈成像陰性預測率的臨床應用
張永春 劉春霞
目的 評價64層螺旋CT對冠狀動脈成像陰性預測的準確性和應用價值。方法 對156例均做過64層CT冠狀動脈造影及常規(guī)冠狀動脈血管造影的疑似冠心病患者進行分析, 以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為金標準主要評價對冠狀動脈陰性預測率的準確性, 進而得出64層螺旋CT對高危人群篩查的意義。結果 多層螺旋CT所顯示的1854支冠狀動脈中冠狀動脈狹窄128處, 正確診斷109處, 漏診5處,誤診19處。陽性預測值為85.2%, 陰性預測值為99.7%。結論 64層螺旋CT對冠狀動脈狹窄陰性預測具備較高的準確性, 準確率高達98.7%, 應該作為高危人群普查篩選的首選方法, 并可考慮作為中老年人常規(guī)體檢項目進行宣傳推廣。
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陰性預測率
雖然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金標準仍是常規(guī)的冠狀動脈造影, 但因其是有創(chuàng)檢查, 并有諸多的術后并發(fā)癥, 在檢查上風險大于CT檢查, 大多患者有抵觸情緒, 且檢查程序繁瑣、費時。而64層螺旋CT的空間與時間分辨率明顯提高, 使得64 層螺旋CT在冠狀動脈檢查尤其對與高危人群的篩查成為一種快捷準確的檢查方法。
通過對156 例冠脈CT 血管造影與冠狀動脈造影的結果對比, 得出64 層冠脈 CT 血管造影的陰性診斷準確性和可靠性, 探討64 層CT 在冠心病高危人群普查篩選意義和作為中老年人常規(guī)體檢項目進行宣傳推廣價值。
1.1 一般資料 2009年5月~2013年5月進行了64層螺旋CT 冠狀動脈造影, 并進行過常規(guī)的冠狀動脈造影檢查156例患者作為本組的研究對象。男95例, 女61例, 年齡40~75歲, 平均年齡53歲, 心律基本規(guī)整。檢查前控制心率<70次/min(心率過快的患者服用倍他樂克25~100 mg), 進行呼吸訓練保證患者能夠配合檢查。 并排除MSCT 冠狀動脈造影禁忌證患者。
1.2 掃描技術 采用Brilliance CT 64通道螺旋CT機, 使用回顧性心電門控螺旋掃描, 掃描范圍自氣管隆突水平至低于心膈面約2 cm。以5 ml/s 經肘靜脈注入造影劑(碘海醇)60~70 ml, 延遲22~27 s進行掃描。吸氣后一次屏氣(患者屏氣約10 s)完成掃描, 掃描時間約5 s。心率>70次/min者, 掃描前30 min口服美托洛爾 25~50 mg(或靜脈推注2~5 mg), 以控制心率在70次/min 以下。掃描參數:螺距0.35, 管電壓120 kV, 層厚0.625 mm, 機架旋轉時間為0.35 s, 重建間隔0.625 mm, 矩陣512×512。
1.3 MSCT圖像處理 將原始數據進行舒張期多時相重建,選擇圖像質量最佳的時相進一步行多平面重建、容積重建、表面陰影遮蓋、曲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以管腔直徑減少≥ 50%為標準判定冠狀動脈顯著狹窄。上述圖像由2名有經驗的放射科醫(yī)生共同評價。參照美國心臟病協會(AHA)冠狀動脈節(jié)段分法, 將冠狀動脈各主支分為左主干, 左前降支近段、中段、 遠段及對角支, 左回旋支近段、遠段及鈍緣支,右冠狀動脈近段、中段、遠段、后降支及左室后支, 計算冠狀動脈各節(jié)段顯示數量及百分比[1]。CAG顯示為完全閉塞病變者, 閉塞后血管節(jié)段不納入分析。
1.4 導管法CAG 所有患者均行左右冠狀動脈CAG, 結果由2名有經驗的心內科導管醫(yī)師評定。造影劑采用優(yōu)維顯370。
1.5 方法 以選擇性CAG結果為“金標準”, 計算64 層MSCT冠狀動脈成像的敏感性與特異性、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及準確度。冠狀動脈狹窄的判斷采用國際上通常采用的目測直徑法: 即血管狹窄的程度=(狹窄段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徑-狹窄處直徑)/狹窄段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徑100%。以冠脈血管造影為金標準, 統計管腔內徑狹窄≥50%的狹窄結果[2]。
2.1 冠狀動脈造影結果 156例患者中, 91例(58%)存在>50%的狹窄, 共計128處血管狹窄。
2.2 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診斷結果 156例患者總計1854個節(jié)段, 直徑>1.5 mm能用于診斷的節(jié)段1595個(86%)。共發(fā)現病變128處, 正確診斷109處, 漏診5處, 誤診19處。敏感性為97%, 特異性為99%, 陽性預測值為85.2%, 陰性預測值為99.7%, 準確率為98.7%。
冠心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 及早作出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CAG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 但其為有創(chuàng)檢查, 有一定的危險性且價格昂貴, 有的患者難以接受。64 層 CT 對心率的要求相對寬松, 一般心率<80次/min 就能獲得較佳質量的圖像, 但心率<70次/min 的患者圖像質量最佳;而且重建時相單一, 后處理重建所需時間較短, 能多角度顯示冠脈的所有一級, 絕大部分二級、三級分支, 影像結果令人滿意[3]。64層螺旋CT可以顯示冠狀動脈的分支和遠段,足以評價直徑超過1.5 mm 以上的冠狀動脈有無狹窄, 對冠狀動脈陰性的顯示的準確率幾乎100%。
總之, MSCT的優(yōu)勢在于安全、簡便、無創(chuàng), 對冠狀動脈狹窄的顯示具有較高的準確性。64層螺旋CT對冠狀動脈狹窄陰性預測具備非常高的準確性, 準確率高達98.7%, 應該作為高危人群普查篩選的首選方法, 并可考慮作為中老年人常規(guī)體檢項目進行宣傳推廣。
[1] 嚴紅,張黔桓,靳立軍,等.64層螺旋CT成像與導管法造影檢測冠狀動脈狹窄的對照研究.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07 (5):266-269.
[2] 戴曉燕,向紅,丁兆剛.64排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11(4):204-208.
[3] 錢云霞.64層螺旋CT對冠狀動脈成像能力評價.蘇州大學, 200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3.047
2014-09-04]
014000 包頭市第四醫(yī)院CT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