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寶森
賞識教育在我國是由賞識教育家周弘首倡并全身心倡導、推廣的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周弘曾用這種教育方法將雙耳全聾的女兒周婷婷培養(yǎng)成了留美博士生,并用這種理念培養(yǎng)了一大批“周婷婷”,被新聞媒體稱為“周婷婷現(xiàn)象”。的確,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心理學也認為,人人都需要贊賞,如同人人都需要吃飯一樣。賞識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弱化學生的缺點和不足。賞識教育要求教師遵循生命成長的規(guī)律,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勵、寬容、提醒和熱愛學生、善待學生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學生從班主任的賞識中,可以體會到愛的力量,可以感受到班主任對他的評價和對他的期望,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形成學生上進的內在動力。下面具體談談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采用賞識教育的幾點做法:
一.對每一個學生采用賞識教育
大多數(shù)班集體,都有幾個不聽話、好搗亂、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而我們中職學校似乎更多一些,因為如果他們現(xiàn)在念高中,也許全都是后進生的行列。他們基本都是中考成績不好,不能被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錄取的學生,讀中職往往是無奈的選擇。作為應試教育的失敗者,大部分中職生覺得與那些能上高中的同齡人相比,自己低人一等,心理上有挫折感,自信心不足。有的缺乏自律意識,自我控制能力差,經(jīng)常遲到、曠課,在初中階段就形成了喜歡抽煙、常泡網(wǎng)吧、滋事打架等惡習的問題學生也比較多,而這類問題學生又往往對學校的教育有排斥、逆反心理。總之,中職學生在學習成績、心理素質和品行方面都有較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許多班主任教育他們時,總是繃著臉、目光嚴厲,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種種缺點,然后一一要求其改正,并威脅如果沒有改正,將報告家長、給予嚴厲處分等等。這些班主任想用自己的威嚴來。退學生,使他們變得溫存馴良。但事實證明,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因為他們從小可能就與這樣的批評教育為伴,已經(jīng)產生抗體。其實轉化學生可以采用賞識教育。主要可以從下面幾方面進行。
1.找到學生的亮點
找到了亮點,可以以此人手,為學生重樹自信,使他們不致于“破罐子破摔”。因此,我們班級制作了學生成長檔案袋和學生成長亮點表,只要是學生表現(xiàn)好的地方,就會被記錄下來,寫在成長亮點表上,由小組的組長和老師寫評語,亮點比較大的學生的資料上還會有學校領導的簽字證明。比如有的學生上課不睡覺了,這是亮點,有的同學比以前有禮貌了,這也是亮點,有的同學在技能大賽上得了冠軍,有的同學運動會上為班級爭得了榮譽,這些都會被班主任一一記錄,檔案袋里記錄著學生成長的一點一滴,并在家長會上把學生成長檔案袋發(fā)給這些給學生們的家長看,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孩子的成長和進步,這樣,對學生來說,不僅增強了自信心,也品嘗到了受重視的喜悅,更是一種無形的鞭策和鼓勵,讓他們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對家長來說,能看到自己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好,家長也會很欣慰。這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家長,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深入到學生中,了解學生,和學生談心
采用賞識教育與學生談心,可以從其閃光點人手以此作為談話激勵的中心,引導其重拾自尊、自信,從而端正其紀律、學習態(tài)度。
我班有個叫孫澤坤的同學,從小父母對他嬌生慣養(yǎng),養(yǎng)了一身的壞習慣,無論什么事他都是對的,他總能挑出別人的毛病,通過了解,我知道了他在初中時就已經(jīng)輾轉了三個學校,高中階段更是從實驗高中轉到我校,可以說是問題學生中的佼佼者。有一次上課時他和老師發(fā)生了矛盾,老師對他毫無辦法,我知道后找到孫澤坤,我并沒有批評他,而是說先和他來談談心,我先詢問了事情的經(jīng)過,然后我說咱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當時那個事件中的老師,而老師是學生,你怎樣去管他,思索了一會后,他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和我說,老師我覺得你和我們走得近,感覺特別愿意聽你的,當然,他也回去向老師道了歉。我也不失時機地表揚了他比以前懂事了。也許很長時間沒有受到表揚了,他的表情欣喜中透露著激動。從此后,他變得懂事多了,也更上進了。在學期末的班級進步之星評選上,他被同學們評選為“文明禮貌”進步之星,可見了解他,賞識他對他所起的作用之大。
二.多開展一些能夠讓學生發(fā)揮出特長的體育或文化活動
進入職業(yè)學校的學生除了學習能力不強或根本就不學習外,很多同學還是有很多優(yōu)點和才能的,只是在初中時老師和家長一味地強調考試和分數(shù)導致埋沒了學生的才能,因此,我們根據(jù)自己看到的和側面了解的學生的特點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和比賽。如象棋大賽、“寢室杯”接力賽、足球賽、講故事比賽、演講比賽等等。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個叫王楠的同學,平時默默無聞,非常老實,每天走路幾乎都是低頭走,學習成績也不好,但在象棋大賽中,他卻贏了班級里所有的人,當我說咱班象棋誰最厲害時,同學們都喊出了王楠,看他當時自豪和充滿自信的表情,我非常得欣慰,因為賞識教育活動讓他們找到了自信,肯定了自己的優(yōu)點,也讓他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采用賞識教育激發(fā)班于的工作熱情
班干部是班集體的中堅、班集體建設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激發(fā)這部分同學的工作熱情,注意培養(yǎng)并發(fā)揮其作用,是樹立良好班風的關鍵,我的具體做法是:
1.民主推選班干部
在學生相互熟悉了解的基礎上,采用民主推舉方式,讓學生提名心目中的帶頭人。然后讓被提名者進行“競選演說”,一一說出自己的優(yōu)點及準備如何當好班干部。最后投票表決,當場宣布結果。這樣做有利于提高班干部的自信心:因為我優(yōu)秀,同學們才選我為班干部。
2.定期召開班委會
新班委產生后,我便定期召開班干部會,鼓勵他們:你們是班中最為優(yōu)秀的同學,所以一定能起好帶頭作用。對班干部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時進行表揚;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不是嚴厲批評,而是從正面指導其應該怎樣做,使班干部的工作能力逐漸提高,并保持對工作的積極、熱情。因為學生都是在校住宿,宿舍方面的問題不可忽視,所以我親自到他們宿舍看紀律,看衛(wèi)生,向宿舍老師了解他們的近期情況。每周都會表揚幾個做得特別突出的宿舍或個人,讓他們受到鼓舞,也能讓相對較差的宿舍有前進的目標。
四.處理好賞識與批評的關系
賞識并不是溺愛,運用賞識教育,并不意味著班主任對學生的錯誤熟視無睹、棄之不管。對學生嚴于要求和寬容大度都是出于一個共同的教育目的。二者并不矛盾。嚴而不苛刻、慈愛而不溺愛、寬而有限度,是班主任的工作原則及藝術。賞識教育并不排斥批評,但批評跟賞識一樣要講方式方法。當學生犯錯誤要批評時,最好在批評之前先用平實的語言,毫不吝嗇地肯定贊美其優(yōu)點,然后就事論事,優(yōu)點適當夸張,缺點盡量縮小,切忌對學生諷刺挖苦、高聲呵斥,更不可把話說絕。以教學實踐為例。曾經(jīng)有位學生自習課溜出班級去籃球場玩籃球,學生處老師抓到后交給了我,我問明情況后和他談心:“玩籃球不是壞習慣,是好習慣,老師也愛玩籃球,它可以鍛煉我們的身體,愉悅我們的心情,可是我們要分配好時間啊,自習課是增長知識的時間,體活課和課余時間,才是咱們鍛煉身體的時間你說對嗎?但是如果你在上自習課的時候去玩籃球,許多該學到的專業(yè)知識就荒廢了,這就好比丟西瓜,撿芝麻,豈不是顧此失彼、得不償失嗎?”這名學生聽完后慚愧地低下了頭,然后對我說:“班主任,我錯了,以后我知道該怎么做了。”這樣的批評并沒有言語激烈的碰撞,但卻讓師生間情感得到交流,也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總之,賞識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的一種教育策略。賞識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激勵,是幫助學生獲得自我價值感、發(fā)展自尊、自信的動力基礎;是讓學生積極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更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在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若能變換心態(tài),更新觀念,合理運用賞識教育,發(fā)現(xiàn)學生閃光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受到尊重、關注、賞識的寬松成長環(huán)境,那么,學生心靈的苗圃就會陽光明媚,春色滿園,這必將使學生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教師收獲的也必將是成功育人的欣慰。
參考文獻:
1.張自學德金《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新華出版社2006.10[1].
2.張啟偉《賞識教育學》[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3.謝賢娟《淺論賞識教育對職校后進生的轉化》[J];文教資料;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