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霞
游離皮瓣在燒傷整形外科中的應用護理與觀察
張紅霞
目的 探討游離皮瓣在燒傷整形外科中的應用護理及效果觀察。方法 對40例燒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游離皮瓣治療同時配合針對性的臨床護理干預, 觀察其臨床效果。結果 本組40例患者游離皮瓣范圍均在3 cm×3 cm~18 cm×24 cm, 且皮瓣成活率為92.5%。術后僅3例患者發(fā)生感染現(xiàn)象, 2例患者發(fā)生小面積壞死現(xiàn)象, 1例患者發(fā)生血腫現(xiàn)象, 其余患者均恢復良好,給予患者針對性處理后所有患者均獲滿意。結論 在給予燒傷患者游離皮瓣治療的同時配合針對性的臨床護理干預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應在臨床推廣應用。
游離皮瓣;燒傷整形外科;護理觀察
為探討游離皮瓣在燒傷整形外科中的應用護理及效果觀察, 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對本院選取的40例行游離皮瓣治療的燒傷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40例燒傷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 其中男27例, 女13例,患者年齡最小20歲, 最大68歲, 平均年齡(42.3±4.2)歲;受傷原因:12例患者為熱壓傷, 10例患者為高壓電傷, 10例患者為電擊傷, 8例患者為火焰?zhèn)皇軅课唬?0例患者為手背燒傷, 8例患者為頭頸部傷, 8例患者為足背傷, 7例患者為足跟足底燒傷, 7例患者為手指傷;且本組患者均伴有深部肌腱、骨髂外露或嚴重軟組織損傷;游離部位:24例患者股前外側皮瓣, 8例患者為髂腰部皮瓣, 6例患者為肩胛區(qū)皮瓣, 2例患者為足背皮瓣。
1.2 方法 本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規(guī)監(jiān)測, 并認真觀察患者生命體征, 并以檢查結果及創(chuàng)傷情況為依據(jù)在患者入院后1周內(nèi)行清創(chuàng)術治療。將患者損傷壞死皮膚切除, 并且應盡可能保留患者神經(jīng)及肌腱等組織。給予患者游離皮瓣移植治療前應以患者皮膚損傷范圍、深度、受區(qū)供血動脈及臨床燒傷情況等為依據(jù)明確游離瓣。同時給予患者游離皮瓣移植術治療時應同時給予患者抗凝及解痙治療。術后應將患者送至纖維鏡外科病房, 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jiān)測, 且應認真觀察患者脈搏、呼吸、體溫、皮膚溫度及顏色改變情況等。此外, 護理人員還應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本組40例患者游離皮瓣范圍均在3 cm×3 cm~18 cm×24 cm,經(jīng)游離皮瓣治療本組40例患者中37例患者皮瓣成活, 3例患者游離皮瓣失敗, 其皮瓣成活率為92.5%。僅3例患者發(fā)生感染現(xiàn)象, 2例患者發(fā)生小面積壞死現(xiàn)象, 1例患者發(fā)生血腫現(xiàn)象, 其余患者均恢復良好, 給予患者針對性處理后所有患者均獲滿意。
燒傷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 其主要是指熱力、高溫氣體、熾熱金屬液體或固體、蒸汽、火焰等所造成的皮膚或(和)黏膜等組織損傷現(xiàn)象, 嚴重者甚至可對皮下和(或)黏膜組織造成損傷[1,2]。其不僅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傷, 而且還會對患者的外貌美觀造成影響, 進而可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3]。因此, 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及護理, 改善患者預后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發(fā)展, 臨床上逐漸將游離皮瓣技術應用于燒傷患者的治療中, 相對于傳統(tǒng)皮膚移植手術而言, 該治療方式還具有手術時間短、療效顯著等優(yōu)點, 因而逐漸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4,5]。臨床研究表明, 在給予燒傷患者皮瓣游離移植術治療的同時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有效的提高手術效果。本院為探討護理干預在燒傷患者游離皮瓣術中的應用價值, 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接收的40例患者進行護理干預, 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其具體措施如下:①術前護理。由于燒傷往往會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雙重損傷, 加之患者對預后的擔憂, 因而護理人員必須要加強對患者心理護理的重視。耐心向患者講解皮瓣游離移植術的治療方式、效果及相關注意事件, 增強患者對游離皮瓣移植術的認識, 逐漸緩解患者擔憂、緊張等不安情緒, 使其更好的和醫(yī)護人員進行配合。同時護理人員還應做好各項術前準備, 比如備皮準備、術前換藥等, 以盡可能減少感染現(xiàn)象發(fā)生, 提高手術效果。②術中護理。術中護理人員應做好各項手術配合工作, 及時、準確的配合醫(yī)生進行手術操作, 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同時, 醫(yī)護人員應認真對血管外膜進行剝離, 將血管斷端外膜剪除,避免縫合時將外膜帶入管腔而引起血栓。另外, 剪斷斷端后護理人員應利用0.1%肝素生理鹽水對兩斷端管腔進行沖洗,將凝血塊沖出, 同時還應利用抗凝液進行浸泡, 以防血栓形成。③術后護理。術后護理人員應及時將患者送至病房, 且應合理的對病房溫度進行調(diào)整, 保持恒定室溫, 通常病房內(nèi)溫度應控制在22~28℃, 避免室溫過高或過低而引起血液循環(huán)障礙或血管痙攣現(xiàn)象。另外, 術后應取患者臥位, 且應適當抬高患者患肢, 避免體位變化而導致血壓下降、血管收縮現(xiàn)象發(fā)生;同時護理人員還應定期協(xié)助患者翻身, 避免褥瘡現(xiàn)象發(fā)生。此外, 護理人員還應認真對患者皮瓣血運情況進行觀察, 若有血運象常、血腫形成等現(xiàn)象發(fā)生則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 避免血管危險發(fā)生。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本組40例患者游離皮瓣范圍均在3 cm×3 cm~18 cm×24 cm, 且皮瓣成活率為92.5%。術后僅3例患者發(fā)生感染現(xiàn)象, 2例患者發(fā)生小面積壞死現(xiàn)象, 1例患者發(fā)生血腫現(xiàn)象, 其余患者均恢復良好, 給予患者針對性處理后所有患者均獲滿意。
綜上所述, 在給予燒傷患者游離皮瓣治療的同時配合針對性的臨床護理干預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應在臨床推廣應用。
[1] 陳丹.兩種游離皮瓣在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術后缺損修復中的應用.重慶醫(yī)學, 2014, 43(12):1445.
[2] 梁久龍, 劉曉燕, 黃威, 等.微血管吻合器在游離皮瓣修復下肢組織缺損中的應用.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14, 37(2):110.
[3] 張文超, 張侖, 王旭東, 等.微血管吻合器在游離皮瓣修復頭頸部腫瘤性缺損中的初步應用.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14, 37(2):119.
[4] 胡旭軍, 陳雪榮, 孫文東, 等.股前外側游離皮瓣治療上肢大面積皮膚缺損合并感染療效.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 24 (5):1209.
[5] 徐美愛.多普勒聯(lián)合皮島監(jiān)測在觀察埋藏式游離皮瓣術后血供中的應用.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3, 27(24):136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9.159
2014-11-25]
471000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燒傷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