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強
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并發(fā)急性腎功能衰竭臨床診治與分析
袁小強
目的 分析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并發(fā)急性腎功能衰竭臨床診治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55例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并發(fā)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臨床資料, 分析患者臨床特點, 并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結果 55例患者經相應治療, 腎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復, 尿蛋白減少, 浮腫減輕, 血漿蛋白不同程度提高, 血肌酐降低, 治療總有效率96.4%。其中無效2例患者逐漸發(fā)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 無死亡病例。結論 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并發(fā)急性腎功能衰竭應做到早期發(fā)現, 及時治療, 患者需定期復診,及早去除病因, 恢復腎功能。
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急性腎功能衰竭;臨床診治
急性腎功能衰竭(ARF)是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PNS)常見嚴重并發(fā)癥, 任何階段均可發(fā)生, 及時診斷、早期有效治療,大部分患者腎功能則可恢復好轉, 預后良好。因此, 需加強對PNS并發(fā)ARF認知, 掌握其發(fā)病臨床特點, 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F作者以55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分析患者臨床特點及臨床診治措施, 具體情況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010年4月~2013年8月期間55例PDN并發(fā)ARF患者到本院就診, 均符合PDN、ARF診斷標準[1];男38例, 女17例;年齡24~68歲, 平均年齡(38.6±6.1)歲;24 h尿蛋白>3.5 g;血漿白蛋白<30 g/L;排除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等導致的繼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腎功能48 h快速減退, 血肌酐升高, 尿量減少, 尿量減少維持時間超過6 h。
1.2 治療方法 患者予以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 以15~30 mg/kg甲基強的松龍+100~2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總量不超過800 mg/d, 于1.5~2 h滴完, q.d.或隔日1次, 1個療程3次。隨后每2天晨起頓服2 mg強的松, 至尿蛋白轉陰后14 d, 服用次數不超過8周;服用4~5周逐漸減少服用劑量。輕度膜增生性、Ⅰ期膜性腎病、微小病變患者采取單純激素治療;腎功能輕度損害患者輸注白蛋白、排毒、利尿等治療;無尿患者血液透析或連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激素依賴或激素抵抗患者聯合使用環(huán)磷酰胺;糾正酸中毒、高鉀血癥、抗凝治療;伴感染患者以藥敏試驗選擇適宜抗生素。
1.3 療效評定標準[2]顯效:無需透析, 血肌酐恢復正常,或血肌酐降低50%以上, 尿蛋白減少;有效:無需透析, 血肌酐降低25%~50%;無效:血肌酐降低不足25%或腎功能惡化, 需透析治療??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55例患者經相應治療, 腎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復, 尿蛋白減少, 浮腫減輕, 血漿蛋白不同程度提高, 血肌酐降低至75.8~95.7 μmol/L, 尿素4.2~11 mmol/L;其中顯效24例,有效29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96.4%。其中無效2例患者逐漸發(fā)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 無死亡病例。
ARF是PNS常見最為嚴重并發(fā)癥, 是導致PNS治療失敗的主要并發(fā)癥, 對患者帶來嚴重危害。較多臨床研究[3]認為, ARF發(fā)病機制是多種因素互相作用所致, 如腎內缺血、間質水腫、血管收縮、腎小管梗阻等因素, PNS患者低蛋白血癥, 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 無充足血液循環(huán), 減少腎灌注,腎素分泌增加, 若機體內血流動力學改變, 則會進一步減少腎臟灌注, 使腎內缺血。因此臨床診治時應該及時擴容, 采取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提高腎臟灌注, 促進腎臟功能恢復。低蛋白血癥會使腎間質水腫, 造成腎小管-間質局部缺血, 腎小管上皮細胞萎縮、腫脹、壞死等, 致腎小管濾過率降低;腎臟內大量管型會阻塞腎小管, 降低了腎小管濾過率;PNS患者常存在蛋白質、脂質代謝紊亂等, 易形成血栓,而腎動脈血栓, 致腎缺血, 降低了腎小管濾過率。
通常及早診斷, 及時準確治療, 可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改善預后。有學者研究[4]證明, ARF的發(fā)生感染是其重要誘因, 多為急性腸胃炎、皮膚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患者失水增加顯著, 外周血管擴張, 降低了循環(huán)血量;再者感染會引起變態(tài)反應性急性間質性腎炎, 導致ARF的發(fā)生。因此,臨床采取激素治療時, 于激素減藥期間應密切注意患者用藥情況, 加強感染預防措施, 及時發(fā)現異常情況以免感染, 本組研究無一例患者因感染而死亡。
PNS合并ARF屬于可逆性改變疾病, 經及時有效治療則會提高患者預后, 而患者預后情況則和病情的早期發(fā)現和早期糾正有關。通常臨床診治時多是要考慮患者PNA和ARF兩種情況, 采取糖皮質激素、白蛋白、利尿劑等綜合治療,若患者治療效果不顯著時, 則可根據時間情況采取環(huán)磷酰胺等治療。若患者經對癥治療, 臨床癥狀尚未改善, 甚至發(fā)現尿毒癥應及時予以血液透析等方式治療。患者在使用糖皮質激素抗炎治療時, 對“激素依賴型”和“激素抵抗型”患者,根據實際情況聯合使用藥物治療。而在治療期間應重視患者的抗感染治療, 若患者一旦出現疑似為感染狀況時, 及時細菌培養(yǎng)、藥敏試驗, 選擇合適抗生素積極抗感染治療, 以免患者死亡。在本組研究中55例患者經相應治療, 腎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復, 尿蛋白減少, 浮腫減輕, 血漿蛋白不同程度提高, 血肌酐降低, 治療總有效率96.4%。其中無效2例患者逐漸發(fā)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 無死亡病例。由結果可以看出, 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采取綜合對癥治療, 可明顯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 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并發(fā)急性腎功能衰竭具有良好預后, 應做到早期發(fā)現, 及時治療, 同時要兼顧患者實際情況, 掌握具體情況合理治療。同時患者需定期復診, 及早去除病因, 恢復腎功能。
[1] 周萍, 孫敏燕, 孫章松, 等.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并發(fā)急性腎功能衰竭45例分析.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1, 49(29):49-50.
[2] 劉笑芬, 孔耀中, 甘寧, 等.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并發(fā)急性腎衰竭臨床病因與病理分析.臨床醫(yī)學, 2006, 26(1):45-46.
[3] 王晞, 潘麗萍, 吳艷波.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并發(fā)急性腎功能衰竭臨床危險因素探討.云南醫(yī)藥, 2009, 30(1):20-22.
[4] 李曉玫.慢性腎臟病基礎上的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診斷與防治.中華腎臟病雜志, 2006, 22(11):652-65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9.138
2014-11-25]
467000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