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杰
奧美拉唑聯(lián)合治療兒童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何艷杰
目的 探討以奧美拉唑為主的三聯(lián)療法治療兒童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消化性潰瘍患兒,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4例。對照組采用三聯(lián)療法(雷尼替丁、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觀察組使用奧美拉唑代替雷尼替丁, 觀察兩組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情況, 并比較兩組治療有效率、復發(fā)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整體治療有效率為94.1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29%,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復發(fā)率為2.94%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11.76%,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種用藥方式下患兒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情況均較少, 安全性較高。結論 對于小兒消化性潰瘍患兒使用以奧美拉唑為主的三聯(lián)療法, 療效確切且治療安全性較高, 適合兒童使用, 在臨床上具有一定推廣意義。
三聯(lián)療法;奧美拉唑;兒童消化性潰瘍;療效
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以及胃黏膜保護作用下降均是引起小兒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 同樣, 遺傳、環(huán)境等亦會引發(fā)潰瘍的發(fā)生[1]。目前, 國內治療消化性潰瘍最先進的方法是三聯(lián)療法, 其可以有效殺滅幽門螺桿菌, 根除感染[2]。本研究探討以奧美拉唑為主的三聯(lián)療法對于小兒消化性潰瘍治療的臨床療效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12月朝陽市中心醫(yī)院治療的兒童消化性潰瘍患兒68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4例。對照組男20例, 女14例, 平均年齡(7.5±2.1)歲;觀察組男22例, 女12例, 平均年齡(6.9±2.6)歲。本次觀察對象中不存在有惡性腫瘤患兒或嚴重臟器損傷患兒, 亦無有對此次藥物有過敏史的患兒。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阿莫西林(珠海聯(lián)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國藥準字H20003263), 口服給藥, 按照20~40 mg/kg以患兒體質量確定給藥劑量, 每12小時1次;克拉霉素(浙江亞太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8223),口服給藥, 1 g/d, 分2次服用。對照組加服雷尼替丁[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3021741], 采取口服給藥方式,300 mg/d, 分2次服用;觀察組另加用奧美拉唑(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50086), 口服給藥, 20 mg/d, 需整粒吞服。
1.3 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患兒臨床癥狀以及通過相關檢查判定潰瘍面的愈合情況, 對本次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判。治愈: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潰瘍面完全愈合;有效:經治療患兒潰瘍面愈合趨勢明顯, 并且病情得到控制, 臨床癥狀亦有所好轉;無效:治療后患兒無明顯特征性變化。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shù)×100%。同時記錄治療過程中患兒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與復發(fā)情況比較 經治療, 患兒臨床癥狀基本得到控制, 通過檢查亦可觀察到其潰瘍面愈合良好,但從整體治療效果分析, 觀察組中治愈19例, 有效13例, 無效2例, 復發(fā)1例(2.94%), 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32/34);對照組中治愈10例, 有效19例, 無效5例, 復發(fā)4例(11.76%),治療總有效率為85.29%(29/34)。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1, P<0.05);此外, 通過1年預后隨訪結果來看, 觀察組復發(fā)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84, 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嚴密監(jiān)測患兒在治療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發(fā)現(xiàn)2種治療方式下均有較少數(shù)的患兒出現(xiàn)頭暈與嘔吐的現(xiàn)象, 但程度較輕, 可自行緩解, 對本次治療并不產生影響治療后對患兒進行常規(guī)身體檢查, 并未發(fā)現(xiàn)有異常情況, 表明此次治療安全性較高。
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消化性潰瘍是近年來臨床研究的一大熱點, 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這是除胃液對黏膜消化損傷導致潰瘍發(fā)生的另一大因素。三聯(lián)療法的藥物治療是治療由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潰瘍的最有效方法, 可以根除感染、消退患者的炎癥[3,4]。
本研究應用奧美拉唑替代雷尼替丁, 雷尼替丁為一種強效組胺H2受體拮抗劑, 它能夠在人體中抑制組胺及五肽胃泌素、氨甲酰膽堿的刺激所引起胃酸分泌過多,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胃酸和胃酶活性, 但由于其不良反應過強, 如惡心、皮疹、頭痛、損傷腎功能和中樞神經, 長期服用雖然可以抑制胃液酸度, 但會使細菌在胃內滋生讓食物中的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 靜脈滴注后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出汗、灼熱等現(xiàn)象, 也會有滴注部位瘙癢發(fā)紅等[5]。一般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易導致心律不齊、心動過緩, 如患兒患有心臟病在服用雷尼替丁時需要進行心臟監(jiān)護和服用阿托品預防。雷尼替丁針對小兒消化性潰瘍時, 有時會出現(xiàn)便秘、腹瀉、腹痛等消化系統(tǒng)的不良反應。而經觀察奧美拉唑是一種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的質子泵抑制劑, 同時對胃蛋白的分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選擇性地作用于胃黏膜上的壁細胞, 抑制H+-K+-ATP酶活性, 減少胃酸分泌, 并且可迅速達到治療效果, 對于胃、十二指腸潰瘍或返流性食管炎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外,奧美拉唑的治療安全性同樣較高, 還可抑制不受膽堿受體阻斷劑影響的胃酸分泌, 起到持久的抑制作用, 并且不存在H2受體拮抗劑所產生的副作用[6]。
綜上所述, 以奧美拉唑為主的三聯(lián)療法治療小兒消化性潰瘍療效確切且治療安全性較高, 適合兒童治療, 在臨床上具有推廣使用價值。
[1] 呂茵, 李治昌.以奧美拉唑為主的三聯(lián)療法治療小兒消化性潰瘍60例.陜西醫(yī)學雜志, 2013, 42(9):1125-1127.
[2] 高茂玲.奧美拉唑治療小兒消化性潰瘍的研究.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 7(22):97-98.
[3] 王向輝, 李小芹, 于靜, 等.小兒消化性潰瘍的不同治療方法對比分析.臨床醫(yī)學, 2014, 34(2):96-97.
[4] 黃國平.奧美拉唑治療89例小兒消化性潰瘍的臨床分析.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3, 32(31):44.
[5] 陳青, 李研, 岑楊成, 等.四聯(lián)療法治療小兒消化性潰瘍伴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療效.右江醫(yī)學, 2013, 41(3):354-355.
[6] 楊文君, 馮銀瓊, 伍剛, 等.奧美拉唑或雷尼替丁三聯(lián)療法治療小兒消化性潰瘍療效比較.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15, 31(1):109-11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103
122000 遼寧省朝陽市中心醫(yī)院
201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