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梅
淺談手術室的整體護理
王麗梅
目的 探討對圍手術期患者實施整體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通過對外科100例手術患者的整體護理, 觀察其術中配合和術后恢復情況。結果 100例患者中, 2例腹外科患者行腹腔內(nèi)惡性腫瘤廣泛轉移術后不能及時活動造成腸粘連。1例骨科患者因家屬私自用沒有包裹的熱水袋致使患者腳燙傷。其余97例患者均能很好的配合麻醉及手術并順利康復, 收到滿意的效果。結論 手術室整體護理貫穿于手術的全過程, 通過術前、術中、術后的護理, 對于患者配合手術、麻醉、術后康復都有深遠的意義。
整體護理;圍手術期;現(xiàn)代護理模式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系統(tǒng)科學的興起,以及護理事業(yè)的不斷進步, 心理社會因素與健康和疾病的關系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手術室護理正在由傳統(tǒng)的配合手術逐漸向以患者為中心, 倡導優(yōu)質(zhì)服務的新型的整體護理模式轉變。重視心理護理和環(huán)境的調(diào)節(jié), 強調(diào)護患關系的和諧和患者的主觀能動性, 從而適應了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需求。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共100例, 婦科30例, 腹外科30例, 骨科20例, 五官科20例。所有患者均實行整體護理,觀察其術中配合和術后恢復情況。
1.2 護理方法
1.2.1 手術室整體護理是以現(xiàn)代護理觀為指導, 以患者為中心, 對患者實施生物、心理、社會、文化的護理。減輕或消除患者緊張、恐懼的心理, 減少手術并發(fā)癥, 從而平安順利的度過圍手術期, 早日康復。
1.2.2 術前隨訪 手術室護士首先認真閱讀手術通知單,然后持通知單到病區(qū)查閱病歷, 掌握患者一般狀況, ①健康史:如體質(zhì)、體型、有無過敏史、傳染病史及手術史。②身心狀況:主要癥狀, 體征肢體活動及血管情況。③輔助檢查結果:如肝功能、血型、心電圖等。④檢查術前準備情況:如藥物過敏試驗、皮膚準備、配血試驗等。到患者床邊與患者交流, 向患者講解有關手術知識、麻醉方法、手術體位,詢問有無藥物過敏史及其他影響手術的疾病。囑患者術前清潔手術部位皮膚, 防止切口感染, 做手術體位練習, 尤其是做甲狀腺手術的頭后仰臥位, 術前晚上要休息好, 如未能入睡要找醫(yī)生給予藥物睡眠。對于硬膜外和全麻患者要通知患者術前禁食。交談時態(tài)度和藹熱情。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要耐心解釋, 介紹術者、麻醉師、手術護士情況, 告訴患者醫(yī)護人員會全程陪伴您手術完成, 讓患者緩解緊張恐懼心理, 樹立信心, 以最佳狀態(tài)去迎接手術。
1.2.3 術中配合
1.2.3.1 術日晨, 手術用物全部準備完畢。并檢查其完整性。去病區(qū)接患者并攜帶病歷X片、術中用藥、胸腹帶等。到手術室, 幫患者脫衣服, 取下飾物、假牙等, 穿手術服。扶患者去手術間途中, 同患者親切交談, 向患者介紹術區(qū)環(huán)境,解除患者的陌生感、神秘感、恐懼感。到手術間, 幫患者上手術床, 用被子給患者遮羞, 給予靜脈輸液, 根據(jù)醫(yī)囑給予術前抗生素。穿刺前告訴患者穿刺時有點兒疼, 鼓勵其堅持一下, 不要亂動。幫麻醉師給患者施行麻醉, 擺好體位, 進行必要的束縛, 使用束縛帶應松緊適宜。各項操作要快、準、穩(wěn), 要輕柔, 讓患者感到舒適、親切。
1.2.3.2 手術開始后的護理也很重要, 要嚴密觀察病情、生命體征是否平穩(wěn), 輸血輸液是否通暢, 上肢不可過于外展,下肢不可壓迫腓神經(jīng), 做好患者的保暖。使用高頻電刀時,電極板位是否正確。粘貼應牢固, 肢體及身體不能接觸手術床、托盤架等, 防止電灼傷。醫(yī)務人員嚴禁議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 以免清醒的患者聽到后產(chǎn)生不信任感。掌握患者術中的出血量, 及時輸血輸液補充血容量。手術結束前臺上臺下共同認真清點手術用物, 避免遺留, 從而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待患者手術結束并清醒后, 主管醫(yī)生、麻醉師、巡回護士共同送患者到病房。途中注意安全, 讓患者頭偏向一側, 上下坡時頭高腳低。保持呼吸道通暢, 固定好各管路,防止脫落。到病房向當班護士詳細交接病情及術后注意事項(引流、尿管、切口有無滲出等), 要進行床頭交接, 交代家屬若使用熱水袋(水溫不可高于50℃)熱水袋用布套包裹,勿使皮膚直接接觸。因為有手術患者仍出于麻醉狀態(tài), 感覺不靈敏, 以免燙傷。未清醒的患者應去枕平臥, 頭偏向一側, 待患者平穩(wěn)后, 呼吸、血壓、脈搏測量完畢將護理記錄單, 病歷一同交給病房護士, 并要求病房護士在送患者記錄單上簽字。
1.2.4 術后隨訪
1.2.4.1 一般在術后3 d內(nèi)施行, 參與手術的護士去病房探視患者, 問候患者身體恢復情況, 是否發(fā)熱, 體溫多少, 切口疼痛程度, 有無紅腫、滲出, 開腹患者詢問腸蠕動的情況。同時對患者的不舒適給予安慰、解釋, 鼓勵患者要堅強并及時與術者溝通, 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 解決問題, 讓患者盡快康復。
1.2.4.2 最后還要向患者及家屬詢問對手術室工作的滿意度, 無論是表揚、贊美還是批評和指責, 都應作為財富誠懇接受, 并認真整改, 總結經(jīng)驗, 從而提高護理質(zhì)量并提升護理層次, 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100例患者中, 2例腹外科患者行腹腔內(nèi)惡性腫瘤廣泛轉移術后不能及時活動造成腸粘連。1例骨科患者因家屬私自用沒有包裹的熱水袋致使患者腳燙傷。其余97例患者均能很好的配合麻醉及手術并順利康復, 收到滿意的效果。
手術室整體護理是圍手術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使每位患者得到完整的護理, 使手術的配合更有針對性和預見性,是順利度過圍手術期的有利保障, 并且提高了護士的責任感,增強了愛心, 督促護士不斷學習, 提高業(yè)務水平, 體現(xiàn)自身的工作價值, 這才是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所倡導的。
手術對每個患者來說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通過對患者進行的術前宣教, 讓醫(yī)務人員更好的熟悉患者, 防止接錯患者, 手術部位錯誤、用藥錯誤等, 解除患者的緊張、不安、無助心理, 贏得患者的信任和主動配合。術中護理:正確使用了非語言的交流, 觀察病情、保暖、遮羞、查對維護患者的自尊和隱私, 提高手術的安全系數(shù), 確保手術順利完成。術后隨訪:必要的健康指導, 加快康復減少并發(fā)癥, 縮短醫(yī)患距離, 融洽醫(yī)患關系, 增加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 擴大護理范疇。使醫(yī)務人員不斷總結經(jīng)驗, 改進工作, 解決存在問題, 提高護理質(zhì)量。
[1] 李旭 .今后十年我國護理管理發(fā)展趨勢.護理管理雜志, 2001, 1(1):24-28.
[2] 姜安麗.新編護理學基礎.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6: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2.153
2014-09-11]
134300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