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雯 劉偉恒
西沙必利聯合乳酸菌素片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觀察
張淑雯 劉偉恒
目的評價西沙必利(普瑞博思)聯合乳酸菌素片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方法 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采用單盲、對照的完全隨機化方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實驗組給予普瑞博思及乳酸菌素片。對照組單獨給予普瑞博思。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后實驗組總有效率90%明顯高于對照組7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發(fā)現明顯不良反應,個別出現輕度不明顯腹瀉。結論 通過臨床觀察, 進一步證實普瑞博思聯合乳酸菌素片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確切, 而且藥物不良反應極輕微, 適合在臨床推廣使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西沙必利;乳酸菌素片;療效
功能性消化不良目前是消化系統(tǒng)門診最多見的功能性胃腸疾病。由胃和十二指腸功能紊亂引起的持續(xù)性或反復發(fā)作上腹不適、疼痛、飽脹、早飽、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癥狀。經過化驗、胃鏡檢查排除引起這類癥狀的其他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分為餐后不適綜合征和上腹痛綜合征兩型[1]。功能性消化不良這種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 同時造成醫(yī)療費用高漲。據此本院2011年4月~2014年11月對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療療效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1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臨床確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 其中男35例, 女45例。年齡35~55歲。合并慢性胃炎10例, 占12.5%;40例存在精神因素誘發(fā)史;占50.0%;20例長期因工作有不良飲食史和吸煙、飲酒史(飲食不規(guī)律, 涼熱辛辣刺激飲食),占25.0%;10例系糖尿病胃輕癱患者, 占12.5%;均符合Romell FD診斷標準。采用單盲、對照的完全隨機化方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診斷 羅馬Ⅲ型診斷標準中FD分為2個亞型, 即餐后不適綜合征和上腹疼痛綜合征。依據羅馬Ⅲ診斷標準,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須符合以下1點或1點以上:患者存在以下一項或多項:①餐后飽脹不適;②早飽感;③上腹痛;④上腹部燒灼感。而且沒有可以解釋上述癥狀的其他器質性疾病, 病史≥6個月, 且近3個月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年齡在45歲以上不具有:消瘦、貧血、嘔血、便血、吞咽困難、腹塊、精神心理障礙等癥狀的患者[2]。經過化驗、胃鏡檢查排除引起這類癥狀的其他器質性疾病即可明確診斷。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40例使用普瑞博思, 10 mg/次, 3次/d口服;實驗組40例在此基礎上加服乳酸菌素片, 4片/次,3次/d, 在三餐前、睡前嚼碎服用, 連用2周。對兩組患者治療療效進行對比觀察。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癥狀完全或基本消失。有效:癥狀有改善或減輕。無效:癥狀未有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顯效25例, 有效11例,無效1例, 3例失訪, 總有效例數36例, 總有效率達90%。對照組顯效18例, 有效10例, 無效9例, 停止治療3例, 總有效例數28例, 總有效率為70%。通過對比, 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不良反應 兩組均未發(fā)現明顯不良反應, 個別出現輕度不明顯腹瀉。
目前FD是一種臨床常見的胃腸功能性疾病, 病因和發(fā)病機制至今不清, 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約50%以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精神心理障礙[3]。此外遺傳因素、急性胃腸道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也與發(fā)病有關。常存在動力障礙、內臟感覺過敏、胃底對食物的容受性舒張功能下降、胃酸分泌異常或酸敏感性增加等病理生理改變[3]。糖尿病胃輕癱發(fā)生率增多等。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經全面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的基礎上, 首先判斷患者有無下列器質性疾病的“報警癥狀和體征”:45歲以上, 近期出現消化不良癥狀, 有消瘦、貧血、嘔血、黑糞、吞咽困難、腹部腫塊、黃疸等,消化不良癥狀進行性加重。若有及時轉診上級醫(yī)院治療。因此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療遵循綜合治療和個體化治療原則。除建立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 調整飲食結構和習慣,避免煙、酒及服用非甾體抗炎藥, 避免過度疲勞外, 減輕精神壓力, 同時進行藥物治療。本院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給予普瑞博思聯合乳酸菌素片進行治療, 大部分患者得到很好的治療。
普瑞博思又名西沙必利, 為西安楊森制藥廠生產, 規(guī)格10 mg/片, 本品為第三代新型的胃腸促動力藥, 屬于苯甲酰胺衍生物, 通過刺激胃腸道肌間神經叢上的5-羥色胺型受體, 增加肌間神經叢節(jié)后末梢釋放乙酰膽堿, 而產生全胃腸促動力作用[4]。不影響多巴胺受體, 而是選擇性地作用于胃腸道壁肌間神經叢神經節(jié)后末梢, 促進乙酰膽堿的釋放(增加釋放的時間與數量), 刺激整個胃腸道而發(fā)揮促動力作用。而乳酸菌素片是近年來研制的消化類非處方藥物, 系采用鮮牛乳為原料, 經生物發(fā)酵制成的嗜酸乳酸桿菌制劑, 能調節(jié)腸道微生物生態(tài)平衡;本品可在腸道形成保護層, 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襲;刺激腸道分泌抗體, 提高腸道免疫力;選擇性殺死腸道致病菌, 保護促進有益菌的生長;調節(jié)腸黏膜電解質、水分平衡;促進胃液分泌, 增強消化功能。和普瑞博思聯用起到增強療效互補作用。
綜上所述, 普瑞博思聯合乳酸菌素片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確切, 而且藥物不良反應極輕微, 適合在臨床推廣使用。
[1] 陸再英, 鐘南山.內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2:475-477.
[2] 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編委會.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201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112-113.
[3] 王吉耀.內科學(下冊).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2: 1028-1052.
[4] 閔慶峰.新編鄉(xiāng)村醫(yī)生合理用藥培訓教材.北京:科技出版社, 2012:104-10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097
2014-12-18]
161614 黑龍江省克山縣西城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