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葉川
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療法與阿莫西林三聯(lián)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比較
黨葉川
目的 比較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療法與阿莫西林三聯(lián)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效果。方法 158例消化性潰瘍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79例。對照組患者給予阿莫西林三聯(lián)法進行治療, 研究組患者給予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法進行治療, 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jié)果 經(jīng)有效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7%, 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6.1%,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研究組患者幽門螺桿菌(Hp)清除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療法在治療消化性潰瘍方面臨床效果與阿莫西林三聯(lián)法相當,但在清除Hp方面臨床效果明顯, 因此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法在治療消化道潰瘍方面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消化性潰瘍;三聯(lián)法
消化性潰瘍是臨床消化內(nèi)科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該病主要因幽門螺桿菌感染所引起[1]。若未給予及時有效地治療, 較易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嚴重者將轉(zhuǎn)變?yōu)榘┌Y。因此臨床治療消化性潰瘍的關(guān)鍵是根除體內(nèi)幽門螺桿菌, 然而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治療時間較長, 目前多數(shù)抗菌藥物對幽門螺桿菌的殺滅作用一般。本文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58例消化性潰瘍患者作為實驗對象, 并比較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療法與阿莫西林三聯(lián)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效果, 以便為臨床治療消化潰瘍提供參考依據(jù)?,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58例消化性潰瘍患者作為實驗對象, 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79例。研究組中女28例,男51例, 年齡20~75歲, 平均年齡(42.8±11.9)歲, 病程1個月~5年, 平均病程(4.5±0.7)年, 胃潰瘍31例, 十二指腸潰瘍48例;對照組中女25例, 男54例, 年齡22~76歲, 平均年齡(43.5±11.6)歲, 病程1個月~6年, 平均病程(4.7±0.9)年, 胃潰瘍36例, 十二指腸潰瘍4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平均病程時長及潰瘍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阿莫西林+奧美拉唑+呋喃唑酮三聯(lián)法進行治療, 用法用量為阿莫西林膠囊(海南三葉美好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6020281, 0.25 g/粒)2粒/次.3次/d, 奧美拉唑腸溶片(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諾捷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20064032.20 mg/片)1片/次, 每天早晚各1次,呋喃唑酮(山西云鵬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4023937, 0.1 g/片.1片/次.3次/d。研究組患者給予左氧氟沙星+奧美拉唑+呋喃唑酮三聯(lián)法進行治療, 用法用量為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上海迪賽諾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03153, 0.1 g/粒)2粒/次.2次/d, 奧美拉唑和呋喃唑酮用法用量參照對照組。兩組患者共治療2個療程, 每個療程為7 d。
1.3 療效判定標準 臨床效果根據(jù)胃鏡檢查結(jié)果及臨床癥狀進行評估, 顯效:患者臨床體征和癥狀均基本消失, 胃鏡檢查潰瘍面基本消失或未見瘢痕, 停藥1個月后未見復發(fā);有效:患者臨床體征和癥狀均有所改善, 胃鏡檢查潰瘍面顯著縮小(>50%);無效:患者臨床體征和癥狀、潰瘍面均未見改善或較前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Hp清除標準指Hp檢查結(jié)果為陰性即表示清除。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有效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顯效32例, 有效42例, 無效5例,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7%;對照組患者顯效28例, 有效40例, 無效11例,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6.1%,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5035, P=0.1136>0.05);同時研究組患者Hp清除率為88.6%(70/79),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4%(58/79),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407, P=0.0372<0.05)。
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主要是因胃黏膜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或幽門螺桿菌感染所引起。傳統(tǒng)治療消化道潰瘍的方法主要為藥物治療, 其機制主要包括抑制胃酸過多分泌以及清除幽門螺桿菌, 從而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2]。
目前, 臨床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一般以質(zhì)子泵抑制劑和廣譜抗生素為主, 然而單純的使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或廣譜抗生素治療, 其臨床效果不理想, 未能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但是通過聯(lián)合應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和廣譜抗菌藥物可起到較好的臨床效果[3]。奧美拉唑為常用的一種質(zhì)子泵抑制劑, 其可顯著抑制胃酸分泌以及降低胃酸對胃黏膜的損傷。呋喃唑酮是一種硝基呋喃類抗生素, 其具有抑制細菌氧化還原酶活性,阻礙幽門螺桿菌生長的作用。阿莫西林為廣譜型的耐酸青霉素, 其對幽門螺桿菌具有顯著的殺滅作用[4]。左氧氟沙星是一種廣譜喹諾酮類抗生素, 其抗幽門螺桿菌的作用主要為對幽門螺桿菌的DNA復制具有明顯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 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療法在治療消化性潰瘍方面臨床效果與阿莫西林三聯(lián)法相當, 但在清除Hp方面臨床效果明顯, 因此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法在治療消化道潰瘍方面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 莫翠毅, 楊維忠. 奧美拉唑聯(lián)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療老年消化性潰瘍35例.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478-479.
[2] 鄭忠法. 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guān)性消化性潰瘍的藥效分析.海峽藥學.2012.24(5):177-178.
[3] 孫覽. 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療法與阿莫西林三聯(lián)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比較.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2015(4):51-52.
[4] 余祥軍. 阿莫西林三聯(lián)療法與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效果對比.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17):3962-396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6.106
2015-06-30]
472000 三門峽市中心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