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保鋒
改良Devine術治療小兒完全型隱匿陰莖臨床觀察
楊保鋒
目的 探討改良Devine術在小兒完全型隱匿陰莖中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50例小兒完全型隱匿陰莖患兒,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25例。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guī)的Devine術治療, 觀察組患兒實施改良的Devine術治療, 對兩組患兒手術時間、手術過程中的組織損傷情況以及術后陰莖長度等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兩組患兒術后的陰莖長度與術前進行對比,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對照組患兒的術后長度與觀察組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手術時間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包皮水腫的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在手術過程中都沒有出現(xiàn)尿道、神經(jīng)及血管的損傷。結論 將改良Devine術應用于小兒完全型隱匿陰莖患兒的治療中, 具有安全性好、創(chuàng)傷小、治療效果好、操作簡單等諸多的優(yōu)點, 并且能夠很好的克服傳統(tǒng)Devine術中的不足, 具有非常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Devine術;小兒完全隱匿陰莖;臨床治療效果
小兒完全型隱匿陰莖是一種由于先天性的肉膜發(fā)育異常所導致的陰莖顯露異常, 臨床治療過程中, 常會對患兒實施矯正治療, 其中一種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就是Devine術治療, 但是這種治療方式常會引發(fā)包皮水腫, 通過實施Devine術改良能夠在小兒完全型隱匿陰莖的治療中取得良好治療效果[1,2]。本文主要對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25例實施改良Devine術治療的小兒完全型隱匿陰莖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了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小兒完全型隱匿陰莖患兒50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其中對照組的25例患兒年齡2~13歲;觀察組的25例患兒的年齡3~15歲, 兩組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平臥位陰莖為小丘狀突起、陰莖短小、睪丸發(fā)育及排尿正常, 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的Devine術治療;觀察組患兒給予改良Devine術治療, 具體的改良方法為: ①在患兒的陰莖背側縱向的將狹窄包皮口切開, 在與冠狀溝相距約0.5 mm處將包皮內板環(huán)形切開, 并牽引患兒龜頭, 將Bucks筋膜外增厚纖維索帶予以游離切除, 并切除陰莖皮下異常發(fā)育的淺筋膜層組織, 直到將陰莖根部暴露, 陰莖的伸縮達到患兒滿意為止;②在不切除患兒趾骨脂肪墊的情況下, 用兩根4-0線針在患兒陰莖皮膚向下腹的皮膚縫穿, 在患兒陰莖海綿體的根部兩側分別縫穿少量發(fā)育良好的淺筋膜層組織以及與其相對應的陰莖海綿體白膜, 從患兒的陰莖根部皮膚出針, 以便于患兒的陰莖體能夠附著在陰莖的海綿體白膜之上, 用凡士林紗布墊在絲線之間, 然后應用彈力子黏繃帶進行適當?shù)募訅? 將陰莖海綿體懸吊拉起, 在此過程中要注意防止出現(xiàn)血管與陰莖背神經(jīng)的損傷, 手術之后要對患兒的皮瓣血運及龜頭的血運情況密切觀察, 每天應用聚維酮碘對患兒的尿道口實施3次消毒, 并應用1周左右的抗生素, 為了防止患兒出現(xiàn)陰莖勃起, 應該給予患兒適量的鎮(zhèn)靜劑。
1.3 療效評定標準 手術前后患兒的陰莖沒有變化為無效;患兒的陰莖大部分顯露, 陰莖體具有輕度的回縮為有效;患兒的陰莖能夠完全顯露, 不存在退縮現(xiàn)象為顯效??傆行?有效率+顯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術后的陰莖長度與術前進行對比, 觀察組術后陰莖長度(3.7±0.55)cm明顯長于術前(2.6±0.85)cm, 對照組術后陰莖長度(3.5±0.46)cm明顯長于術前(2.7±0.90)cm,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對照組患兒的術后長度與觀察組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手術時間(44.7±1.5)min與觀察組的(40.3±1.7)min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出現(xiàn)無效患者, 對照組顯效17例,有效8例, 觀察組顯效21例, 有效4例,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手術后對照組患兒中出現(xiàn)了6例包皮水腫, 觀察組患兒中沒有出現(xiàn)包皮水腫, 兩組患兒的包皮水腫的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在手術過程中均未出現(xiàn)尿道、神經(jīng)及血管的損傷。
小兒完全型隱匿陰莖是一種先天性的陰莖畸形疾病, 該病在青春期前的兒童中比較常見, 很容易導致包皮陰莖頭炎與尿道外口炎, 對于患兒的生理與心理健康都具有較大的影響,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 一種常用的治療方式就是Devine術治療[3]。
傳統(tǒng)的Devine術治療具有術后組織反應重、創(chuàng)傷大、切口多的缺陷, 且容易引發(fā)包皮水腫, 通過對Devine術實施改良, 能夠有效的減少陰莖水腫的發(fā)生, 在改良之后的手術方法中, 對包皮實施環(huán)形切口, 不僅能夠增加其美觀性, 還能夠有效去除其中的發(fā)育不良組織, 在有效延長陰莖長度的同時, 還具有安全性好、切口小, 不會引發(fā)包皮水腫的優(yōu)點[4,5]。
本次研究中, 兩組患兒的手術時間與陰莖長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但是觀察組患兒的包皮水腫發(fā)生率明顯的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 改良Devine術在小兒完全型隱匿陰莖中具有非常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1] 鄧宏達, 梁仁致, 鄧生智.改良Devine術治療小兒隱匿性陰莖36例療效觀察.中國全科醫(yī)學, 2008, 11(17): 1584-1585.
[2] 朱千三, 江少波.改良Devine術矯治小兒隱匿性陰莖42例.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2, 22(7): 570-571.
[3] 段燚星, 郭璽, 向旻, 等.改良Devine術治療小兒隱匿型陰莖的療效.廣東醫(yī)學, 2012, 33(23): 3571-3572.
[4] 王新江.改良Devine術治療小兒隱匿性陰莖的效果觀察.山東醫(yī)藥, 2011, 51(46): 48-49.
[5] 占必興, 李國棟, 余奉安.改良Devine術矯正小兒隱匿性陰莖療效觀察.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11, 26(2): 141-14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082
2014-11-24]
455000 河南省安陽地區(qū)醫(yī)院泌尿兒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