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肝臟超聲診斷125例臨床分析
楊梅
目的探討超聲診斷肝臟疾病的價值, 總結常見肝臟疾病的聲像學特征。方法125例接受超聲診斷肝臟疾病的患者, 分析其超聲診斷結果, 并總結聲像學特征。結果本組125例患者, 經(jīng)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脂肪肝58例(46.40%)、肝血管瘤24例(19.20%)、肝囊腫18例(14.40%)、肝癌18例(14.40%)、肝膿腫7例(5.60%)?;颊呔哂休^為典型的聲像學特征。結論運用超聲診斷肝臟疾病具有很好的運用前景, 常見肝臟疾病均表現(xiàn)出較為典型的聲像學特征。
超聲診斷;肝臟疾?。宦曄駥W特征
受飲食結構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影響, 肝臟疾病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盡早發(fā)現(xiàn)肝臟疾病有利于提前針對治療,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彩色多普勒超聲因其無創(chuàng)、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和診斷符合率高等優(yōu)勢, 在肝臟診斷中得到了廣泛運用[1]。本院近年來積極推廣肝臟超聲診斷, 取得了較好效果?,F(xiàn)將有關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10月在本院行肝臟超聲診斷的患者共125例, 男78例, 女47例;年齡22~75歲, 平均年齡(48.4±12.6)歲。行手術治療18例, CT掃描檢查18例。
1.2 檢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空腹至少8 h后檢查。根據(jù)情況, 檢查前予以排氣、導瀉。使用ALOKA-α10彩色多普勒超聲, 探頭頻率3.5 MHz。患者仰臥位、側臥位(右、左)、立體位, 行劍下縱切位、肋緣下斜切位、肋間橫切位檢查。先觀察肝臟大小、形態(tài)、回聲情況。再對占位性病變形態(tài)、回聲、大小及周邊組織關系進行分析, 并檢查血流征象。
本組125例患者, 經(jīng)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①脂肪肝58例(46.40%), 其中:輕度27例(21.60%), 中度25例(20.00%), 重度6例(4.80%)。②肝血管瘤24例(19.20%), 其中:單發(fā)15例(12.00%), 雙發(fā)6例(4.80%), 3個及以上3例(2.40%)。最小橫截面積2 mm×2 mm, 最大橫截面積58 mm×70 mm。18例自愿接受CT掃描, 均獲證實。③肝囊腫18例(14.40%),其中:左葉11例(8.80%), 右葉4例(3.20%), 左右葉3例(2.40%), 直徑8~34 mm。④肝癌18例(14.40%), 其中:右前葉8例(6.40%), 右后葉9例(7.20%), 左外葉1例(0.80%)。所有患者均行手術治療, 術后病理證實原發(fā)性肝癌16例, 轉移性2例。⑤肝膿腫7例(5.60%), 其中:左葉4例(3.20%), 右葉3例(2.40%), 直徑3~10 cm。
肝臟是人體主要的實質臟器之一。近年來, 受飲食結構、過度飲酒、長期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 肝臟疾病發(fā)病率不斷攀升, 已經(jīng)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及早發(fā)現(xiàn)肝臟疾病并采取針對措施, 對于預防肝臟疾病惡化、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目前, CT、MRI、實驗室檢查及B超等都在肝臟疾病診斷中具有很高的準確率。但是CT和MRI費用較高, 一般用于肝癌等嚴重疾病的確診。實驗室檢查操作相對繁瑣, 而且容易受到干擾, 往往作為輔助檢查手段。超聲診斷具有無創(chuàng)、簡便、安全、快速、診斷符合率高的優(yōu)點。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聲分辨率高, 可以清晰顯示肝臟血流狀況, 準確區(qū)分肝臟各段葉, 被認為是肝臟疾病診斷的重要方法[3]。
本研究對125例肝臟疾病患者行超聲診斷, 從診斷結果來看, 以脂肪肝發(fā)病率居首位, 共58例(46.40%), 其次為肝血管瘤, 有24例, 占19.20%, 肝囊腫和肝癌均有18例, 占14.40%, 肝膿腫7例(5.60%)。脂肪肝是常見的肝臟疾病, 尤其是在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的時代背景下, 高脂肪、高膽固醇攝入量逐步增多, 加大了脂肪肝的發(fā)病率。脂肪肝可以分為彌漫性脂肪肝和非均勻性脂肪肝。彌漫性脂肪肝超聲可見肝彌漫性腫大, 表面平滑但邊緣變鈍, 患者前方肝組織回聲增強, 后方肝組織回聲減弱。非均勻性脂肪肝超聲可見肝實質內回聲增強, 管壁回聲模糊至消失。
肝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 也是較為常見的肝臟疾病。超聲典型圖像:可見類圓形病灶, 內部回聲均勻, 多見強回聲,病灶周邊回聲增強, 與周圍肝組織界限清楚。一般在加壓探頭后, 可見壓扁現(xiàn)象, 探頭移開后恢復。肝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超聲診斷肝癌的準確率較高。本組超聲診斷18例肝癌者, 均于術后證實, 診斷符合率為100%。肝癌可分為原發(fā)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原發(fā)性肝癌可見肝臟腫大, 外形不規(guī)則, 肝內有實質性腫塊。彩色多譜勒超聲(CDFI)示血管插入型紅色血流征。轉移性肝癌可見中間強回聲, 淋巴結轉移低回聲, 腫瘤為“牛眼征”。CDFI難見彩色血流征, 但周圍肝血管可觀察到紅藍血流征。
肝囊腫約占肝臟疾病的15%左右[4]。本研究肝囊腫18例, 占全部患者的14.40%。肝囊腫分先天性肝囊腫和肝包蟲囊腫。先天性肝囊腫可見類圓形無回聲區(qū), 邊緣光滑, 界限清楚, 后方回聲增強。肝包蟲囊腫超聲可見密集點狀回聲,形態(tài)不規(guī)則。肝囊腫是一種細菌感染疾病, 發(fā)生率較低。臨床上易誤診為肝膿腫。一般在膿腫早期, 可見邊界不清的局限實性低回聲。在膿腫形成期, 可見無回聲液性暗區(qū)。在膿腫恢復期, 病變無回聲區(qū)縮小, 呈實性中強回聲。
綜合本研究的結果, 運用超聲診斷肝臟疾病具有很高的運用價值, 常見肝臟疾病均表現(xiàn)出較為典型的聲像學特征,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1] 詹祥.超聲診斷肝臟異物1例.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3,26(11):740.
[2] 趙樹勛.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在肝臟血管瘤治療中的應用分析.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13, 24(12):1512-1513.
[3] 夏玉光.超聲診斷急腹癥的臨床應用分析.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14, 29(S2):51.
[4] 張鑌.肝臟疾病的超聲診斷分析.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4, 22(2): 310-31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7.026
2014-11-03]
476100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超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