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梅
初中語文新課標中對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十分關(guān)注;語文素養(yǎng)是一種以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為主要依據(jù)的整體素養(yǎng),其中包括了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對語言和詞匯的積累、語文學習的能力以及個人的思維能力和文化素質(zhì)等等方面。而語言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我們?nèi)粘T趯W習和生活當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閱讀、交流、寫作等能力。因此,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的過程中,應該主要從以下幾個關(guān)鍵點來入手。
針對初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其核心內(nèi)容就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能力的養(yǎng)成,我們在對學生語言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涉及語感的問題。所謂的語感就是學生們對于語言的內(nèi)容以及表達方式所產(chǎn)生的全方位的反應,這個能力主要是依靠著學生在日常的語文課程教學當中,通過大量的語言詞匯積累,以及對聽說讀寫等經(jīng)驗的累積之上而逐漸生成的,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在對于初中生語感養(yǎng)成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做到讓學生充分地對教材進行體會,并在體會與聆聽教材的這一過程中,逐漸地學會如何去感悟:
(一)在聆聽當中形成感悟:教師可以在語文教材的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貙W生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qū)φZ文教學材料當中的語音、語氣以及語勢進行有針對性的把握,同時還可以適當?shù)厥褂枚嗝襟w教學技術(shù),通過多媒體工具對語文材料的語音、語氣的播放,讓學生在對語言教材的聆聽過程中,充分地感悟教材當中作者所要傳達的意境與語感。
(二)在朗讀過程中體會語感:在語感的掌握和領悟上,除了要運用多媒體工具讓學生進行聆聽以外,教師還應該讓學生進行分組的朗讀,通過對語言教材當中意境的理解,以及對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的品讀,充分地將材料當中的語感朗讀出來;同時教師還應該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讓學生們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充分的聯(lián)想、思考和判斷,進而從根本上對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理解和感悟。培養(yǎng)和提升語文語感最為快速有效的方式就是對語言的積累,厚積才能夠薄發(fā);教師應該教會學生有效記憶和背誦的方法,讓學生對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多看、多讀、多背,從而累積更多的語言詞匯以及交流方法,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課標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最為有效的途徑,初中生的語文教學過程,主要是讓學生進行看圖說話和寫話。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抓住這一特點來充分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和訓練;在進行看圖說話、寫話的教學訓練過程中,我們的教師先要用單幅的圖片作為學生學習的教材,通過對學生看圖、說圖以及按照圖片寫圖等方法的訓練,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掌握語言的能力。在這一引導過程當中,我們的教師還應該仔細地檢查學生寫圖時錯別字的問題,要鼓勵學生利用字典等工具書,完成對生詞和不會寫的詞匯的重新認識;其次,對于具備多幅圖片的教學材料,學生們在進行看圖說話以及寫話訓練的時候,教師還要充分地引導學生去發(fā)揮自身的想象能力,爭取讓學生通過看圖、說圖和寫圖的方式將多幅圖的教學材料完整的連貫起來,并組成一個小故事,這種方式的訓練能夠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更加完整的提升,并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對于初中的學生而言,他們往往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比較喜歡展示自己,在任何時候都特別迫切的想要向他人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初中生們的主觀思維能力也比較完善。因此我們的老師應該充分的抓住初中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多加入一些簡單的課文互動與實踐,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們渴望表達的愿望,讓學生在課堂的教學過程當中敢說、會說、能說,從而在根本上促進學生們對于自身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例如在《木蘭詩》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奶釂枺簽槭裁椿咎m要替父從軍?花木蘭替父從軍經(jīng)歷了哪些坎坷等,并以此為核心內(nèi)容,讓學生們圍繞著這個話題進行分組討論,并大膽地與老師進行互動;同時教師也應該尊重學生所發(fā)表的言論,并對敢于參與互動的學生給予表揚,從而讓學生們個個都能夠積極主動地發(fā)言,進而為整個課堂營造出一種活潑歡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這種互動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增強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還能夠?qū)W到更多課本當中學不到的知識內(nèi)容,進而使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更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