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霆健
一種解決大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可行方案
◎ 文/王霆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奎屯市的陳書舍自主研發(fā)設計了一種輕型高架智能公交系統(申請?zhí)枺?01310500114.8),該發(fā)明是一種針對目前大城市地面交通頻繁的紅綠燈限行、交通擁堵及車輛數量巨大等問題設計的一種輕型高架公交系統。
輕型高架智能公交系統的特點可總結為∶“五不”是指輕高系統保證任何路段車輛互不碰頭,均向同一方向按同一速度運行,中途不停車、不換車、不限行、不擁堵、不污染,一站到達目的地;
“三便捷”是指快捷的交通系統,乘客坐上智能車選定目的地后,可自動上路,全速開行,中途不停車、不換車直到目的地,因此用時很短;方便的城市交通網絡,每個社區(qū)或居民點四周都有站點,車站有上下電梯,出行方便;舒適的乘車體驗,私密性好,冷暖空調,可通過車載觸摸屏觀看影像、玩游戲等;
“兩高”是指高架、高效。輕型高架道路在街道兩側離地面高6米以上,不占主干道,不影響現有交通,路寬3.5-4米,不影響視線;該系統車速設計為每小時54公里,即每秒15米,限載4人,車流密度可為15米一車,即每秒過一車,一條車道每小時流量為3600車次。雙層雙向,一個車站四條單行道,車流量為14400車次,客流量應在2萬—5萬;
“一低”是指低投入,該系統車小,對路基承重要求低,使用混凝土制造輕型橋墩和路基預制件即可。如果在某市建成100公里的輕高路網,配備26400輛微型電動智能車,按保守的估算,運營一年半,就可收回全部投資(即包括銀行貸款還本付息);
“四開創(chuàng)”是指開創(chuàng)一條城市交通運輸新體系,相對地面交通、地下交通、重型高架道路體系而言;開創(chuàng)城市交通無擁堵通行的新途徑,保證任何路段的車輛互不碰頭,都向同一方向按同一速度運行,因而不限行,無擁堵;開創(chuàng)公交車一站到達目的地的新紀元,由于有高架路單向無限循環(huán)的網絡化無限行、不擁堵的特點,再加上小型化的運輸工具,保證了公交車一站到達目的地的便利;開創(chuàng)公交車無人駕駛的新時代,智能車高度智能化,無人駕駛,自動運行。車上裝備有智能控制系統,能接受系統主控室、車站控制系統、路口控制系統的指令以及路邊監(jiān)控設備和指引、導引系統的信號,按它們的指令或信號起動、加速、減速、停止等,并有自檢系統、防碰撞和應急處置系統,隨時檢查自身各系統的狀態(tài)、前后車的距離,如發(fā)生故障,就啟動應急處置系統,在旁邊的停車位停下等待救援,不影響后車運行;
2014年12月26日,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技術轉移專家委員會受托在北京組織專家對“輕型高架智能公交系統”專利申請進行了咨詢評議。專家組對該專利申請的咨詢意見如下:
智能交通技術在提高運輸效率,優(yōu)化資源配置,推動城市綠色交通,科技交通發(fā)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影響,日益得到各級政府及交通決策部門的重視和推動。該專利申請?zhí)岢龅摹拜p型高架智能公交系統”的設想,試圖解決城市地面交通的信號限行和擁堵問題,提出了雙向雙層高架智能運輸系統的方案,這種構想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意和前瞻性。
該構想提出的方案以電動智能車輛為運載工具,配以安全運營控制系統,實現一站到底式交通出行服務。方案具有無障礙通行,快速、排放低、污染小的優(yōu)勢。從高架系統,車輛系統及運行系統、安全控制系統看,可利用一些成熟技術,但項目的系統集成還需要專項開發(fā),并考慮技術實施成本及綜合影響因素。
鑒于目前該項目處于概念設計階段,建議開展實驗性線路的應用研究和設計,取得相關數據,可在成功的基礎上在旅游觀光或物品運送場所建立示范線,以積累項目的技術可靠性、運行安全性、投資效益性,為進一步應用于城市公共交通領域創(chuàng)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