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權(quán)* 王春紅
(空軍羊坊店干休所衛(wèi)生所,北京 100843)
為了解和掌握老干部健康狀況及疾病情況,為進一步做好保健工作提供依據(jù),2014年我所51位老干部參加體檢,現(xiàn)將體檢結(jié)果分析如下。
1.1 對象:2014年某干休所51名離休干部參見體檢,年齡最大90歲,最小78歲,平均83.9歲;男性48名,女性3名。
1.2 方法。體檢項目:一、基本情況;二、家族史與既往史;三、物理情況[一般情況、內(nèi)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婦科(女)];四、檢驗項目:血尿常規(guī)、便潛血、肝炎標志物、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腫瘤標志物;五、輔助項目:①胸部X線正位片或胸部CT;②心電圖;③彩色超聲[甲狀腺、肝、膽、胰、脾、腎、膀胱、前列腺(男)、女性乳腺及盆腔]。
1.3 診斷標準。高血壓診斷標準依據(jù)《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血壓持續(xù)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或近2周服用降壓藥物者診斷為高血壓。糖尿病診斷標準依據(jù)《中國糖尿病診斷標準》(2013年):空腹血糖≥7.0 mmol/L(2次),或餐后2 h加上1次隨機血糖都≥11.1 mmol/L,或正在接受降糖藥物治療者診斷為糖尿病。男性血尿酸>420 μmol/L,女性血尿酸>357 μmol/L,且無痛風發(fā)作定義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血脂異常診斷標準依據(jù)《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07年),總膽固醇(TC)≥5.18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3.37 mmol/L,三酰甘油(TG)≥1.70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1.04 mmol/L診斷為血脂異常。超重診斷標準依據(jù)《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試用)》(2003年):BMI≥24 kg/m2為超重,BMI≥28 kg/m2為肥胖。
根據(jù)我所2014年51例老干部體檢報告,主要疾病患病例數(shù)及患病率(患病例數(shù)/51)見表1,檢出主要疾病前5位分別是高血壓34例(66.7%)、冠心病34例(66.7%)、高血尿酸血癥25例(49.0%)、超重及肥胖23例(45.1%)、高脂血癥 17例(33.3%)。
表1 主要疾病及患病率(n=51)
2014年,我所離休干部平均年齡83.9歲,80歲以上占98%,高血壓、冠心病患病率分別為66.7%,已進入高齡、高發(fā)病期。高血壓、冠心病、高尿酸血癥、高脂血癥、超重及肥胖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占主要疾病的前5位,基本能反映出干休所老干部疾病譜情況,慢性病管理工作刻不容緩。
結(jié)合老干部特點,高齡,長期生活在北方地區(qū),在職期間從事較高強度腦力勞動,一部分老干部飲食習慣吃鹽重。離休后老干部工作強度降低,工作、生活壓力減低,節(jié)奏放慢,沒有注意體育鍛煉和勞逸結(jié)合,導致體質(zhì)量增加;飲食超質(zhì)量,高脂高糖高攝入過多,活動減少,導致營養(yǎng)比例失調(diào),出現(xiàn)血脂、血糖、血尿酸升高,超重或肥胖等現(xiàn)象。超重與肥胖、缺乏體力活動均是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1]。本次體檢結(jié)果顯示,高血壓、冠心病患病率66.7%,高脂血癥患病率33.3%,心腦血管疾病仍是危害老干部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在保健工作中應加強對老干部的健康教育: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讓他們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心理狀態(tài)、飲食習慣,適當運動,并將高血壓、冠心病、高血酸血癥、超重及肥胖、高脂血癥作為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重點。
在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過程中,所有藥物治療均應同時改善生活方式為輔助治療[2]。教育老干部控制體質(zhì)量,保持正常體質(zhì)量,使體質(zhì)量指數(shù)在20~24 kg/m2,防止肥胖。飲食少鹽低油,每日食鹽量在6 g以下;減少膳食脂肪,適量補充蛋白質(zhì);少食糖果和甜食,多吃蔬菜和水果,補鉀補鈣,增加含鈣高的食物(如綠葉蔬菜、鮮奶、豆制品等),增加或保持適量體力活動,戒煙限酒,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合理用藥,平穩(wěn)降壓,盡可能使用1天1次服藥,具有24 h降壓療效的長效藥物。定期監(jiān)測血壓,監(jiān)測心血管疾病其他危險因素及并存的相關(guān)疾病變化,每月對治療反應進行評估,酌情調(diào)整治療方案。個體化治療應兼顧并存的相關(guān)疾病及其他危險因素。
對患冠心病老干部進行心絞痛、心梗知識、生活方式調(diào)整和長期用藥宣教,經(jīng)常提醒他們隨身攜帶急救藥盒,適當運動提高生活質(zhì)量,避免情緒激動、飽餐、便秘,戒煙限酒,減輕精神負擔,禁止高脂肪、高蛋白及油膩食物。對冠心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煙、飲酒等綜合防治情況進行檢測,每個季度對危險因素的控制進行評估,然后為老干部提出指導意見。
對患高尿酸血癥老干部,進行健康知識宣教,限制飲酒和高嘌呤食物(如心、肝、腎等)的大量攝入;每天飲水2000 mL以上以增加尿酸的排泄;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藥物如噻嗪類利尿藥等[3]。飲食適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攝入應稍低,每天給予50~70 g;脂肪可減少尿酸的排泄,因此應控制在50 g左右;重視膳食纖維素的作用;攝取充足的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高尿酸血癥常與代謝綜合征伴發(fā),應積極行降壓、降脂、減重及改善胰島素抵抗等綜合治療。
超重與肥胖屬于現(xiàn)代“文明病”、“富貴病”,其發(fā)病率主要與生活水平呈正相關(guān)。通過健康宣傳,使老干部對肥胖的危害性有正確的認識,認識到肥胖是一種疾病,是引起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冠心病的危險因素[4]。肥胖可縮短預期壽命,損傷身體健康,已成為重要的世界性健康問題之一。改變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長期堅持,是治療肥胖癥最重要的步驟。飲食限制總熱量,采用低熱卡、低脂肪飲食。適當增加膳食纖維,鼓勵食用新鮮水果、蔬菜和粗糧,限制飲酒。運動的同時要有計劃進行飲食調(diào)節(jié),在保證日常生活和運動所需的能量之外,應節(jié)制飲食。并發(fā)高血壓、糖尿病及冠心病時,應按相應疾病的運動方案進行。運動治療以有氧代謝運動為主,運動量過大易發(fā)生骨關(guān)節(jié)損傷,有氧運動時間一般為每次20~30 min,每周3次。
高血脂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糾正血脂異常的目的在于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的患病率[3]。高脂血癥患者治療以飲食治療為基礎(chǔ),病根據(jù)病情、危險因素、血脂水平?jīng)Q定是否或開始藥物治療。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血脂異常最重要的措施,也是藥物治療血脂異常的基礎(chǔ):合理膳食,預防血脂異常的關(guān)鍵是控制飲食量,低脂飲食同時注重合理的營養(yǎng)搭配;控制體質(zhì)量;加強運動:有氧運動、強度適中、規(guī)律運動、長期堅持;戒煙限酒;保持心理平衡和保證充足睡眠。藥物治療適用于不能進行飲食及非調(diào)脂藥物治療或治療后不滿意的對象。
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是一種多因素長期積累的疾病,通過定期體檢、健康知識宣教、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及慢性病管理,有效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血尿酸、體質(zhì)量等項目達標,避免慢性病的危險因素能有效控制慢性病發(fā)展,提高生活質(zhì)量、延年益壽。
[1]張立平,陶國樞,李建生.中老年保健科學實用指南[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6:352-364.
[2]戚紅,鮑風清,吳兆國.空軍干部醫(yī)療保健個性化健康管理手冊[M].北京:長征出版社,2005:116-125.
[3]陳灝珠,鐘南山,陸再英.內(nèi)科學(8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4:762-790.
[4]吳麗明.肥胖癥的病因與危害[J].中國醫(yī)學科學,201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