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凡塵最遠,和心靈最近?!钡ぱ隆⒈毯?、長谷、幽潭、清風、明月、古城,當步入山明水秀、如詩如畫的泰寧,或是在古城的某個轉角打個盹、發(fā)個呆、守本黃頁,一嘆古城生活的浪漫和唯美;或是在丹霞山頂做個深呼吸,放歌群峰,嫣然一笑,與丹山秀水為友;再或是在這充滿濃濃年味的春節(jié)里,和當?shù)厝艘黄鸫道瓘棾?,載歌載舞……逍遙泰寧,這個春節(jié)長假用一種最贊的享樂方式,釋放身心。
游大金湖 逍遙在碧波蕩漾之間
大金湖岸涯盤回曲折,山溪與湖水交匯并流,迂回環(huán)繞山前。湖山相依,湖中有山,山中有湖。有人贊道:“湖中四時容山影,環(huán)山無處不清波”,可見其丹山秀水,妙不可及也。
鐘山鼓嶺,一面面巨大的洞穴構成的巖洞,古剎廟宇隱現(xiàn)其間,建筑與景致渾然天成,構造獨特。無數(shù)細小的洞穴則狀若蜂巢,層層套疊,千姿百態(tài)的造型演繹著地質奇觀的千萬年隱秘線索,演繹著千姿百態(tài)的地球故事。
赤壁丹霞的雄渾厚重,總是讓人升起一種激昂澎湃之感。寬約500多米、高約100米的壁面寸草不生,如城壘突兀,倒影紅透湖水,因此巧借古之“赤壁”的名聲,直呼其為“大赤壁”。碧水丹山,斐綠疊丹,雖沒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但綠水浩蕩,丹崖壁立,斑斕絢麗,氣度不凡,別有一番意境。
泰寧古城 逍遙在古樸靜謐之間
這是一座沉浸在古樸靜謐中的小城,處處流露著詩情畫意。千百年來,閩越族人、中原游民、客家先民跋山涉水,來到這里開山辟土,安家落戶,相互交融,培養(yǎng)了新泰寧人廣闊的胸襟和堅忍不拔的性格,造就了泰寧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
一個小城的千年光陰,如同一幅畫卷,觸手可及:東門的明城墻、巷口的繡衣坊,記錄了古城曾有的輝煌;街心直石鋪路卵石鑲邊,傳承著宋朝皇宮的遺風;路旁石沿古井,伴隨著動人的故事源遠流長。但古城并非只有古韻,新城張揚宋明風骨,閩越習俗,延續(xù)古城文脈。
大源儺舞 逍遙在原始放縱之間
泰寧大源村,在終年云霧縹緲的云深之處,海拔高出縣城400多米,從縣城坐車到大源村約一小時。沿著山道彎彎曲曲繞進大源,迎面看到一座漂亮的雕花門樓,上面寫著“福塘”二字,透著幾許古色古香,它的背后是一座自明代保存下來的嚴氏宗祠,全村人逢年過節(jié)在祖屋公祀祭拜,中堂上保留著上百個先祖的神牌。
大源有個最大的特色就是“儺舞”。在現(xiàn)代人視野中消失的儺,在大源依舊延續(xù)著,大源人愛儺、善儺,儺在大源由來已久,在大源村看大山里的儺,同時看的也是一部村莊的文明史。盡管大源村民的儺表演,姿勢并不復雜,有時甚至拙劣可笑,但我們一樣能感覺到,那代代相傳的表演節(jié)拍,那移形換步的鼓點。新春,在泰寧大源把儺帶著,就是把祝福帶著、把對來年的美好祈愿帶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