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菁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神經內科,湖南長沙 410008
腦卒中是一種難治性疾病,嚴重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該病具有高發(fā)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特點。臨床研究表明,早期康復護理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促進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功能的全面恢復。而神經內科護士是否具備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能否為患者提供有效、正確的康復指導,則對患者的康復和預后起著決定性作用。該研究該院的60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調查了解神經內科護士對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認知和活動現狀,并分析其相關影響因素,從而為臨床實踐提供有效指導。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神經內科護士60名,年齡23~30歲,平均年齡(27.3±2.5)歲,學歷情況:本科及以上32名,大專24名,中專4名;所有護士在神經內科工作年限1~7年,平均(5.3±0.4)年。
均取得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均排除不直接為患者提供服務的護士,排除康復科護士,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
通過咨詢專家、回顧文獻等方法初步形成神經內科護士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活動現狀調查表,調查表內容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一般資料,即年齡、職稱、文化程度和工作年限以及繼續(xù)教育參加次數;第二部分為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的相關知識與態(tài)度,總分100分,第三部分則為康復護理活動調查,總分100分。調查前與醫(yī)院相關部門進行協調,以取得其同意與配合,并向調查對象解釋說明調查目的、內容以及注意事項和填寫方法,調查完成后,由調查者統(tǒng)一收回、整理。本次發(fā)放問卷60份,其收回60份,有效問卷60份,有效回收率100.0%。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和Excel對上述數據進行匯總分析,行t檢驗和方差分析等,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以P<0.05視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護理的綜合知識掌握程度平均得分(59.3±2.2)分;康復護理態(tài)度平均得分(71.3±4.7)分,康復護理活動現狀平均分值(58.4±3.5)分。
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護理知識影響因素包括職業(yè)、婚姻狀態(tài),影響康復護理態(tài)度的因素則為年齡和職業(yè),影響活動現狀因素則為年齡、職稱、工作年限等。
結合目前所有的研究資料來分析,腦卒中是臨床上一種難治性疾病,嚴重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該病具有高發(fā)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特點,隨著臨床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發(fā)展早期康復護理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促進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功能的全面恢復。而神經內科護士是否具備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能否為患者提供有效、正確的康復指導,則對患者的康復和預后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護理效果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醫(yī)院社會職能的體現。這就需要引起廣大臨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給予其足夠關注,尋找其中的不足之處,找到問題的根源,并結合實際,實施針對性處理,在本次研究中,經過調查研究發(fā)現,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護理的綜合知識掌握程度平均得分(59.3±2.2)分;其研究結果說明,護士對腦卒中偏癱護理知識掌握程度不足,而影響其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齡、學歷、婚姻狀況、生育與否以及工作年限等,本調查中,康復護理態(tài)度平均得分(71.3±4.7)分,從整體水平來分析,神經內科護士對康復護理態(tài)度呈現積極、良好的態(tài)度,在調查中發(fā)現,隨著護士年齡的增加、工作時間的增加,其對康復護理知識掌握程度也不斷提升,因此,在護理工作中表現更為積極主動;本調查的康復護理活動現狀平均分值(58.4±3.5)分;說明康復護理活動現狀不容樂觀,調查中顯示年齡越小、工作時間越短的護士,其康復護理活動越少,反之越多,說明年齡、職稱和工作年限是其中的重要影響因素。
腦卒中作為臨床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影響患者健康與生活質量??祻妥o理是基于康復醫(yī)學神經功能原理的基礎上,對偏癱患者實施科學、全面的護理的一種有效模式,能夠針對患者患肢實施功能訓練,增強患者獨立性,使患者快速康復。為此,對腦卒中患者實施早期功能康復訓練,有利于患者各項肢體功能的快速康復,有研究結果顯示:若人體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損,損傷部位周圍神經細胞也會衰竭,給予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訓練,則利于這些細胞的復活,有效地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并提高患者康復率。根據本調查研究結果,提出以下相關對策。
本文調查結果顯示,神經內科護士康復知識掌握程度不夠,要求醫(yī)院和相關科室給予高度重視,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如開展知識講座、坐談會、交流會或者對護士進行再教育,以提升護士知識水平,國內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護士開展有效的繼續(xù)知識教育,能夠有效提升護士康復護理知識水平。另外,醫(yī)院還可以結合臨床實踐,制定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范,使護士的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進而為患者提升正確的康復護理。
在加強護士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還要增強護士技能水平的提升,為此,醫(yī)院和相關科室可以組織護士定期進行正規(guī)康復訓練的教學影片,或者由資深人員進行示范和演講,也可以組織護士到更好的醫(yī)院進行交流學習,或者請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和操作指導,通過這樣一系列培訓,逐步提升神經內科護士技能水平。
建議醫(yī)院或科室建立相應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給予護士提供康復知識學習機會,實施康復護理操作技能訓練與指導,并進行實時考核,對護士培訓內容掌握情況進行全面考核和評價,根據其結果,進一步制定更科學的培訓計劃,進而保證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正確、及時、有效的康復護理。
[1]張雪,郭威,黃芬,等.神經內科護士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認知和活動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3,2(2):38-42.
[2]何平.神經內科護士對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認知和活動現狀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1):195-196.
[3]洪方.神經內科年輕護士腦卒中康復護理知識認知水平的調查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4,20(23):2786-2787.
[4]郭曉彥.早期強化認知功能訓練結合運動想象療法對腦卒中患者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27(15):216-217.
[5]郭曉彥.結構式心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應對方式的作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29(16):259-260.
[6]閆星晨,劉培茹.規(guī)范三級康復治療對卒中后遺癥期偏癱患者關節(jié)活動度和肢體運動功能的影響[J].醫(yī)學綜述,2015,20(36):3811-3813.
[7]吳莉君,張育平,肖瑞英,等.個體化家庭訪視護理對回腸代膀胱腹部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5,11(22):1945-1948.
[8]張靜.腦卒中后遺癥家庭康復護理模式[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5,21(29):2578-2580.
[9]張曉嵐,鄭訪江,邱玉梅,等.甘肅省護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J].西部中醫(yī)藥,2015,9(7):77-80.
[10]李慧鵬,吳平恭.中醫(yī)手法在促進腦卒中偏癱和失語患者康復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31(12):152-153.
[11]孫冬梅.不間斷懷舊療法在老年腦卒中后認知功能康復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3):28-30.
[12]Duo-Yu Wu,Min Guo,Yun-Suo Gao,Yan-Hai Kang,Jun-Cheng Guo,Xiang-Ling Jiang,Feng Chen,Tao Liu.Clinical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earl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2015,21(2):10-12.
[13]邱雁飛,梁妙玲,李秀芬,等.偏癱康復訓練視頻在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內科,2015,5(19):733-734.
[14]Quinn Terence J,Paolucci Stefano,Sunnerhagen Katherina S,Sivenius Juhani,Walker Marion F,Toni Danilo,Lees Kennedy R.Evidence-based stroke r-ehabilitation:an expanded guidance document from the 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ESO)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ischaemic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2008.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official journal of the UEMS European Board of Physical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15,29(48):6080-6081.
[15]陳靜,寧陽.個體規(guī)范化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和認知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31(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