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娜 杜小穎
大連市中心醫(yī)院,遼寧大連 116033
對于腦卒中后抑郁來講,屬于一類比較常見的并發(fā)癥,在腦卒中發(fā)病之后的2個月~1年中較為多發(fā)[1]。因抑郁反應無顯著臨床特異性,所以很難被發(fā)現(xiàn)。如果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那么將會對患者神經功能康復構成極大的威脅。鑒于此,該課題對“腦卒中后抑郁對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進行分析與探究具有較為深遠的重要意義。
腦卒中后抑郁屬于急性腦血管病灶中的一種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在21%~47%左右[2]?;颊吲R床主要癥狀涵蓋了情緒低落、食欲不振及生活期望值降低等,尤其是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況尤為顯著。鞠樹紅[3]等經研究表明,腦卒中后抑郁患者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況會對神經功能康復造成直接的影響,從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神經功能障礙紀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等。針對腦卒中后抑郁的這些因素,臨床便對其非常重視,希望在找出相關影響因素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有效策略,從而使腦卒中患者后抑郁情況得到有效改善,最終使患者神經功能的康復得到有效促進。
有學者經研究表明,利用SPECT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腦血流量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患者左額葉局部腦血流量呈減弱趨勢,減弱程度和抑郁程度呈正相關關系[4]。由此表明,對于腦卒中后抑郁患者,其發(fā)病原因和左側額葉病灶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并且,當發(fā)病部位前緣與額極越來越緊接的情況下,抑郁便會越來越嚴重。但是,大部分學者經研究表明,腦卒中后抑郁和以上因素存在的關聯(lián)性較低。
腦卒中后抑郁的發(fā)生與在發(fā)病時神經功能損害的程度存在顯著的聯(lián)系性,主要體現(xiàn)為功能障礙越嚴重,則抑郁程度也高,其發(fā)生率也約高。劉勇林[5]等經研究表明,腦卒中后抑郁明顯者通常存在神經功能損害。這也就是說,腦卒中后抑郁和神經功能損害之間存在相關性。
大量學者在研究腦卒中后抑郁對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時,會考慮患者的兩大因素,其一是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其二是患者參與社交活動的能力。大量文獻資料表明,日常生活能力強,積極參與社交活動的腦卒中患者,通常發(fā)生抑郁癥的程度較輕;反之,如果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低,且很少參與社交活動,則發(fā)生抑郁癥的程度較為嚴重。兩項數據很好地表明了腦卒中后抑郁對患者神經功能康復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對于腦卒中患者,在發(fā)病早期做好抗抑郁治療措施便顯得極為重要,這樣才能夠為患者神經功能的早日康復提供保障依據。
在臨床治療及研究工作中,可以發(fā)現(xiàn)腦卒中后抑郁并非是一種簡單的情緒反應,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機制具有動態(tài)性的特點。對于腦卒中后抑郁慢性期患者,可能只是一種反應性的抑郁改變,對于腦卒中后抑郁急性期患者則由生物學決定[6]。針對上述研究結果,面對腦卒中患者,便需要加強康復功能鍛煉,以此使抑郁癥狀得到有效改善。除此之外,還需要對抑郁癥狀的治療給予充分重視,以此使患者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能夠得到有效改善。
對于腦卒中患者,做好相關防治工作顯得極為重要,這樣才能夠降低抑郁癥的發(fā)生,具體措施如下:
①健康宣教。對腦卒中患者做好相關知識宣教工作,讓患者了解疾病的特點,及治療過程需注意的問題。并通過網絡渠道宣傳預防腦卒中病癥的相關知識,以此增強廣大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
②家屬的支持。護理人員需告知家屬支持患者,給予患者關心的重要性,在生活上細心照顧患者,并鼓勵患者參與合理的活動,同時注重患者精神狀態(tài)的變化,以此為盡早發(fā)現(xiàn)病灶及治療提供保障依據。
③心理治療。對于腦卒中病癥,責任醫(yī)生需積極給予治療,對患者知道進行肢體功能康復鍛煉[7]。相關護理人員積極主動與患者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況,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使患者消極情緒得到有效消除,舉例治療成功的病例,為患者治療樹立自信心。
④藥物治療。如本組研究提到的氟西汀,應用在腦卒中后產生抑郁癥患者中,效果顯著,在臨床治療中對這類藥物需合理進行使用,以此使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得到有效促進,進一步為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提供依據。
伉奕[9]等抽取了80例腦卒中后抑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常規(guī)方法應用于對照組患者治療中,將常規(guī)方法結合氟西汀應用于觀察組患者治療中,研究結果表明:對于漢密頓抑郁量表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經治療后,觀察組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用藥期間,觀察組患者不存在不良反應,各項身體指標檢查發(fā)現(xiàn)和對照組比較,存在顯著優(yōu)勢。由此表明:腦卒中后抑郁對神經功能康復有著嚴重影響。若不采取及時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則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極大的威脅。因此,對患者進行腦卒中治療過程中,需充分重視抑郁癥的治療,這樣才能為患者神經功能康復奠定基礎。
[1] 莊驚奇,王晨,張曉軍.腦卒中后抑郁早期干預對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2(4):37-39.
[2] 王雪.腦卒中后抑郁對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6):21-23.
[3] 鞠樹紅,劉愛寧,蔡力群,等.早期心理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焦慮患者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8(12):62-65.
[4] 殷萍.魏亞芬.腦卒中后抑郁及其對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探析[J].中外醫(yī)療,2014(4):84-85.
[5] 劉勇林,肖衛(wèi)民,吳志強,等.腦梗死后抑郁及其對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探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16):68-69.
[6] 魏立平,李文波,許曉輝,等.帕羅西汀治療腦卒中后抑郁及對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J]. 醫(yī)藥論壇雜志,2011(3):95-96.
[7] 章睿.腦卒中抑郁狀態(tài)患者抗抑郁治療對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25):70-72.
[8] 李藿.腦卒中后抑郁及其對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探析[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3(10):108-109.
[9] 伉奕.腦卒中后抑郁抗抑郁治療的效果及對神經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7):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