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墨茶社 為什么制度關不掉一盞燈
某企業(yè)有一個開放式的大辦公室,有200人在一起辦公。由于管理不到位,經(jīng)常發(fā)生辦公室的燈、空調(diào)徹夜未關的現(xiàn)象。
為此,行政部想了許多辦法去解決。他們起初貼上一張“人走燈滅”的溫馨提示,并在早會上強調(diào)此事,效果不佳;后來,發(fā)出了言辭懇切的通知,要求大家務必注意,效果也不好;再后來,干脆出臺相關處罰措施,抓到“犯人”罰款100元等??傊?,他們期望通過制度進行管理,但每每采取措施之后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管理者只好不斷加大制度建設力度。結果是,制度加碼,管理復雜,效果不好,員工抵觸。
類似的問題也發(fā)生在酒店。酒店老板每當看到客人離開客房之后,電視和電燈都開著,很是心痛。他也曾想過用制度解決問題,但是他明白,客人可能因為這些制度壞了心情,酒店會因小失大。后來酒店員工開動腦筋,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來:房間鑰匙(IC卡)既可以開門,還可以插卡取電??腿穗x開的時候取走鑰匙,電源立即被切斷。酒店的這個聯(lián)動方法屬于機制的范疇,是防呆機制的一種。它源于智慧,優(yōu)于制度,管理簡單,效果良好。
針對同一問題,一家公司的員工想出了另一個辦法:他們在辦公室大門的門楣上方懸掛了一個卡通畫,只要一鎖門,卡通畫會掉下來,上書“你關燈了嗎?”。這個聯(lián)動方法也屬于機制的范疇,是糾錯機制的一種。
故事折射出一個淺顯而有用的道理,制度固然重要,但機制比制度更重要,更可靠。所以管理者務必充分認知機制的力量,活用各種機制,把管理做簡單,改善管理效果。大到國家或社會管理,小到企業(yè)或家庭管理,都要善用機制的力量。
所謂機制,就是一種牽一發(fā)動全身的結構化方法,它會對管理對象產(chǎn)生遠大于制度的約束力。下面用一個例子進行說明。
在一家企業(yè),為了防止員工在裝配機器過程中漏裝螺絲(最容易犯的錯誤),提出了這樣幾種機制。第一種,在數(shù)個螺絲盒上安裝感應器和蜂鳴器,只要作業(yè)者未按規(guī)定順序從螺絲盒中拿取螺絲,蜂鳴器就會報警。第二種,設計了一只有數(shù)個手指的機械手,手指末端裝有只能吸起一顆螺絲的磁鐵。每個裝配節(jié)拍開始的時候,機械手會自動吸起規(guī)定數(shù)目的螺絲,操作者只要把機械手上的螺絲裝完就行。第三種,事先把每臺機器所用螺絲分別配送在不同工位上,各個工位作業(yè)者只要把配好的螺絲裝完即可。雖然以上三種機制的約束力不同,但是都能不同程度減少員工犯錯的機會。試想,如果有人以諸如“每漏裝一顆螺絲罰款100元”這樣的制度來解決問題,是十分可笑的。
借助于制度的管理通常都是事后實現(xiàn)的,這樣的管理不僅效果不佳,而且失敗成本和管理成本高。而善用機制的管理通常都是事前實現(xiàn)的,防患于未然,不僅管理效果好,而且管理簡單、高效和人性化。
(責任編輯:龐永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