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爽
(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吉林 大安 131300)
腫瘤患者化療期間的臨床護理
劉玉爽
(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吉林 大安 131300)
腫瘤患者;化療;臨床護理
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一種重要手段,然而化療藥物在殺滅或抑制腫瘤細胞生成的同時,也不同程度地損害正常的細胞,并有嚴重的不良反應,造成組織臟器的損傷。因此,必須加強化療患者的臨床護理,以減輕藥物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杜絕由操作不當所致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為此,筆者總結分析臨床實踐中腫瘤患者化療期間的臨床護理措施如下。
1.1心理護理:癌癥患者的心理極其脆弱、敏感,長期化療使患者身心疲憊,治療依從性較低[1],護士應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因人而異,認真做好心理護理,解除其心理障礙。首先,護士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以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盡量從各方面協(xié)助患者滿足其心理和身體需要。護士應主動與患者交流,對患者表現(xiàn)出充分的尊重、同情和理解,運用專業(yè)知識講解疾病發(fā)生的原因和化療的主要目的、意義,及時介紹化療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反應和注意事項,使患者正確認識化療,解除思想顧慮,幫助患者調整心理準狀態(tài),介紹成功的案例,使之很好地配合治療,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2飲食護理:根據(jù)患者愛好,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做到合理營養(yǎng)和合理飲食。要給予患者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維生素和足夠的能量。化療期間患者常出現(xiàn)食欲差甚或厭食,此時應囑家屬盡量給患者一些適合胃口、多樣化飲食,少量多餐,必要時給予鼻飼或靜脈營養(yǎng)療法。一般清晨胃腸反應低,可指導患者正常飲食,并在飲食后的3~4 h為患者滴注化療藥物,可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機會?;熀鬄榛颊哌x取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鼓勵患者進食。
有吞咽困難者,應給予流質飲食,取半臥位,以免食物反流,避免發(fā)生吸入性感染和窒息。對嘔吐劇烈者,可給予新鮮果汁,或慢慢嚼碎咽下冰塊或果汁冰塊。對于惡性嘔吐劇烈者,在接受化療前2 h內避免進食,在治療后以少量多餐方式,提供溫和無刺激的食物,避免濃烈的調味品及煎炸、油膩的食品,避免同時攝食冷、熱的食物,避免刺激性嘔吐的發(fā)生。
1.3環(huán)境護理: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病房環(huán)境,保證病房內干凈、整潔、舒適,保證患者得到充分休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要采用聽音樂、看電視等注意力轉移法,轉移患者對自身不良反應的過度關注,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的耐受度,降低不良反應的感受程度[2]。
2.1熟練掌握輸液技術:化療藥物均應新鮮配制,抽吸化療藥物的針頭不宜直接靜脈注射?;熐皯鹊稳氲葷B葡萄糖或生理鹽水。靜脈穿刺力求準確,提高一次成功率,不宜反復回針,減少穿刺對血管造成的損傷,避免藥物外滲。拔針前回吸少量血液在針頭內,以保持血管內負壓,然后迅速拔針,用無菌棉球壓迫穿刺部位3~5 min,同時抬高穿刺的肢體,以避免血液反流,防止針眼局部瘀斑,有利再穿刺的順利完成。聯(lián)合化療時,在加藥前必須檢查確認針頭在血管內的,方可按順序加藥,滴注多種藥物時應間隔一段時間,防止藥物相互作用引發(fā)的不良后果。
2.2藥液外漏的護理:如果注射部位刺痛、燒灼或水腫,提示藥液外漏,需立即停止用藥并更換注射部位,同時根據(jù)化療藥物的不同選用不同的解毒劑皮下封閉漏藥部位,如滲硫酸鈉適用于氮芥、絲裂霉素、更生霉素溢出,透明質酸酶適用于長春新堿外漏??刹捎玫葷B鹽水封閉其他藥物,其方法為:用20 mL注射器抽取解毒劑,菱形注射于漏液部位周圍,為防止疼痛還需局部注射2 mL普魯卡因,必要時4 h后重復注射。也可冷敷漏液部位或濕敷硫酸鎂,直到癥狀消失。
3.1消化道反應的護理:胃腸道黏膜上皮細胞增殖旺盛,故對化療藥物極為敏感,??梢饜盒摹I吐等不良反應。護士應遵醫(yī)囑在化療前給予鎮(zhèn)靜劑或止吐劑,為患者準備好痰盂,以免嘔吐物污染床單元。注意觀察患者嘔吐物的性質、顏色和數(shù)量,必要時通知醫(yī)師及時做常規(guī)生化檢查,因為嚴重嘔吐可喪失大量的消化液,造成酸堿平衡失調和水電解質紊亂。氮芥類藥物可刺激副交感神經,常引起痙攣性腹痛的發(fā)生,此時可給654-2等解痙藥物,必要時可針刺內關等穴位。
3.2骨髓抑制造血功能障礙的護理:絕大多數(shù)化療藥物有骨髓抑制的不良反應,隨之而來的是白細胞和血小板的下降,此時最容易發(fā)生出血傾向和敗血癥。因此,病室內應保持清潔衛(wèi)生,定期進行空氣消毒和空氣培養(yǎng),限制探視及陪護,以減少交叉感染的發(fā)生。密切觀察病情和生命體征的異常變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報告醫(yī)師,以進行妥善處理。當白細胞下降至1.0×109/L時,要采取保護性隔離措施,囑患者少活動,減少探視,預防交叉感染,給予升白細胞藥物、針灸等治療[3]。
3.3口腔黏膜潰瘍的護理:發(fā)生口腔黏膜潰瘍后,口腔黏膜失去了天然屏障作用,已發(fā)生感染。因此,必須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每日用漱口液漱口,指導患者用軟毛牙刷,減少口腔內細菌生長繁殖的機會?;煏r持續(xù)將冰塊含在口腔內,使口腔血管收縮,降低口腔內血藥濃度。若已經發(fā)生口腔潰瘍,更應加強口腔護理,加利多卡因或局部擦利多卡因在漱口液中,及時清除口腔內膜脫落的黏膜和細菌等腐敗物質,保持口腔清潔,促進患者進食以減少能量消耗,促進口腔黏膜潰瘍面的愈合。
3.4靜脈炎的護理:化療藥物毒性大、濃度高及反復刺激血管易損傷血管內膜,造成平滑肌痙攣,引起不同程度的靜脈炎。所以,護士應注意選擇性使用和保護靜脈,逐步提高靜脈穿刺技術,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穿刺時先接生理鹽水,成功后可給化療藥物,每種藥物之間靜脈輸入200~250 mL生理鹽水,最后再快速靜脈滴注20 mL生理鹽水,使殘留于血管壁上的化療藥物得到稀釋,減少局部組織刺激,有效預防靜脈炎的發(fā)生。
3.5泌尿系毒性反應的護理:化療藥物可大量破壞腫瘤細胞和正常組織細胞,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高尿酸血癥。如大劑量應用氨甲喋呤時,藥物通過腎臟以原型排出,其代謝產物在酸性環(huán)境中易沉淀甚至形成結晶造成尿路阻塞,導致腎功能衰竭。此時應采用水化和堿化的方法預防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水化能保證藥物快速從體內排出,故應鼓勵患者多次飲水,保證每日入量在4000 mL以上,尿量在3000 mL以上,對入量已夠但尿量少者,應遵醫(yī)囑給予利尿劑以促進藥物排泄。尿堿化時保證pH在6.5~7以上,可加速溶解和排出代謝產物,避免沉淀產生尿酸結晶。所以,護士在患者每次小便后應測尿pH值,如在6.5以下應報告醫(yī)師及時增加堿性藥物用量。另外環(huán)磷酰胺在體內代謝后是以原型排出的,如攝水量不足,藥物在尿中過度濃縮可導致出血性膀胱炎的發(fā)生。護理實踐中要囑患者大量飲水,重點觀察有無膀胱刺激癥狀、排尿困難和血尿的發(fā)生。
在惡性腫瘤患者化療期間,應做好如何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進一步提高療效,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質量。在化療的同時嚴密觀察病情及用藥后反應并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患者進行全面的健康指導,使患者能自覺地配合各種檢查治療,不斷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治療效果,保證化療的順利完成,這不僅可以密切護患關系,也可以提高患者滿意度。
[1]黃紅娣.循證護理在腫瘤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1):49-50.
[2]薛聚香.綜合護理干預對白血病患者化療致胃腸道反應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5,20(23):12-14.
[3]岑朝蕾,董曉武.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PICC置管腫瘤患者依從性及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53(3):149-151.
R473.73
A
1671-8194(2015)23-0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