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顯國 (重慶市永川區(qū)南大街畜牧獸醫(yī)站 402160)
小反芻獸疫疫苗臨床應用技術要點
龔顯國 (重慶市永川區(qū)南大街畜牧獸醫(yī)站 402160)
隨羊小反芻獸疫的防控形勢日趨嚴峻,如何堅持以防為主的方針,采取當前最高效的疫苗預防接種措施以達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需要有一套成熟的疫苗應用技術。結合小反芻獸疫疫苗實踐應用中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分析,總結出較完善的疫苗應用技術要點,意在有效防范小反芻獸疫情。
小反芻獸疫;疫苗免疫措施;技術要點
小反芻獸疫活疫苗為凍干苗,有效期為12個月,筆者認為-20℃條件下保存有效期才足以得到保障,要保證冷凍保存期間,不能有斷電、反復凍融的情況發(fā)生,否則有效期將相應縮短。在取用過程中,需堅持如下規(guī)范化操作,才能確保疫苗能產(chǎn)生真實效價。
(1)使用前仔細檢查疫苗型號、包裝、標簽等是否完整,以及核對疫苗名稱、生產(chǎn)批號、批準文號、保存期和有效期、生產(chǎn)廠家等信息是否正確,避免誤選誤用。
(2)進一步檢查疫苗瓶蓋是否松動、包裝有無破損、是否超過保存期、色澤是否正常等,以及與說明是否相符,內(nèi)容物有無雜質(zhì)、色變、發(fā)霉等現(xiàn)象,若有上述異常則要禁止使用。
(3)稀釋疫苗前要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按疫苗瓶標簽上注明的用法用量 (可免疫頭份),以專用生理鹽水稀釋至1頭份/ml,充分搖勻,無論大小,每只羊頸部皮下注射1ml。
(4)在從冷鏈設施中取出疫苗脫溫后,仍然不能斷掉冷鏈環(huán)節(jié),即使在稀釋后接種注射疫苗的空檔期間,疫苗瓶內(nèi)剩余的疫苗也要置于有冰塊的冷藏箱 (包)內(nèi)保存,有條件的,應置于溫度恒定于-10℃左右的小型可移動冷藏箱內(nèi),則可確保稀釋疫苗在4h以內(nèi)有效;視地區(qū)具體情況,比如干熱河谷地帶,環(huán)境氣溫較高,則置于冰塊冷藏包內(nèi),也應在2h以內(nèi)用完疫苗,其它溫度相對較低的地區(qū),可適當延長使用期,但不超過4h,若勉強延期使用則可能導致免疫失敗。
結合臨床操作實踐總結,筆者推薦實用操作技術:
正確的接種部位是頸部皮下,注射時,應采取有效的保定措施,然后,以單手食指和拇指捏攏羊頸部皮膚呈一道皺褶狀,另一只手持注射器,從皺褶頂部以45°夾角進針,刺穿進入皮下,推注藥液無阻滯感,則說明藥液進入真皮層,如此所產(chǎn)生的免疫效果為最佳;要精準掌握注射部位及進針深淺,避免注射到大血管及神經(jīng)組織密集的部位,或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反應加劇。
按照疫苗使用說明,每瓶羊小反芻獸疫凍干苗為100頭份,以100ml稀釋液稀釋后可注射100只羊,但實際應用結果為每瓶疫苗僅能注射40~60只羊,究其原因為注射器和針頭選用不當。若使用常規(guī)的獸用10~50ml注射器、12號以上注射針頭,很容易造成疫苗瓶內(nèi)藥液抽取不干凈、注射器內(nèi)殘留藥液過多、注射劑量把握不準確、拔出針頭后藥液大量遺漏等,由此造成疫苗嚴重損耗,損耗率可高達50%以上,也可能影響免疫效果。因此,建議廣大獸醫(yī)員接種羊小反芻獸疫苗時,以選用一次性注射器 (10~20ml人用一次性注射器)、7~8號細管針頭為好,可以有效解決以上制約問題。
所注射疫苗必須全程冷凍保存,取用脫溫后須限時用完(4h以內(nèi));疫苗稀釋后必須搖勻,抽取疫苗只能統(tǒng)一用1顆消毒、無菌針頭,禁止用接種針頭抽取疫苗;注射器和針頭使用前皆應高溫煮沸消毒、晾干備用,規(guī)模羊場盡量做到一羊一針頭,稀釋后的疫苗在2h內(nèi)用完效果最佳,使用后的疫苗包裝瓶及殘留藥液應當即焚燒掩埋。
實踐中接種前須對整群待免羊進行視診,認真檢查羊群整體健康狀況,及時挑出帶病及營養(yǎng)嚴重不良的個體,只能接種健康、適免羊只,不適接種個體應另舍隔離飼養(yǎng),日后適時補免,以減少免疫應激性綜合征,以及防止導致羊只加重病情或造成死亡損失。
秋冬季氣溫驟降時,采用 “高純度黃芪多糖+小柴胡散或荊防敗毒散”,夏季高溫時采用 “高純度黃芪多糖+麻黃魚腥草散或銀花散”,四季皆宜的組方是 “高純度黃芪多糖+維生素 (主要是VC、VE)”,拌料或混飲,于免疫接種前后3~5d連續(xù)整群飼喂,可以有效防止羊只接種后產(chǎn)生免疫應激性綜合癥、鞏固本次免疫效價,但要禁止在免疫前后給羊群口服抗生素、礦微添加劑等,以免影響本次免疫效果。
龔顯國 (1967.5-),男,重慶市永川區(qū)人,大專,獸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