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亮
(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qū)畜牧獸醫(yī)水產局163515)
禽腦脊髓炎的實驗室檢疫和防治措施
汪亮
(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qū)畜牧獸醫(yī)水產局163515)
引起禽腦脊髓炎的病原為禽腦脊髓炎病毒。該病毒主要侵害雛雞,使成年雞產蛋量下降?;茧r的典型病癥是共濟失調和快速震顫,頭頸部震顫尤為明顯。本文重點介紹了禽腦脊髓炎的實驗室檢疫方法(中和實驗和熒光免疫實驗)及防治措施。
禽腦脊髓炎;雛雞;實驗室檢疫;防治措施
雞、雉雞、鵪鶉和火雞都可自然感染。各種年齡的雞都可被感染,但出現(xiàn)明顯癥狀多見于3周齡以下的雛雞[1]。8周齡以上的雞可對本病產生抗體,感染時并不表現(xiàn)臨診癥狀。攜帶病毒的雛雞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祻碗u具有免疫力,但并不傳播病毒。在自然條件下,本病基本上是腸道感染。垂直傳播也是本病重要的傳播方式,當易感雞群在性成熟后接觸到病毒,通過母雞就可使種蛋發(fā)生感染。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生,尤其是育雛的高峰月份。若雛雞都來自感染雞群,則發(fā)病率為40~60%,病死率平均為30%左右。本病傳播較為迅速,可能會波及全群。
雛雞若經口或接觸傳播而被感染,其潛伏期至少為1d;若雛雞經胚傳遞而被感染,其潛伏期一般為1~7d。自然發(fā)病常于雛雞1~2周齡時出現(xiàn),但如果是由垂直傳播感染,則在出雛后7d內就能見到病雛。雛雞典型病癥是共濟失調和快速震顫,尤其是頭頸部震顫明顯。成年雞不出現(xiàn)神經癥狀,但產蛋量會暫時性地下降10~15%。
病死雛雞幾乎沒有明顯的大體病變,僅見腦部輕度充血,有時可在肌胃的肌層出現(xiàn)灰白區(qū),少數(shù)病例可見延腦和小腦明顯出血,大腦兩側出現(xiàn)透明狀腦水腫的病變。組織學病變特征表現(xiàn)為非化膿性腦脊髓炎,全身組織器官都有淋巴細胞增生現(xiàn)象。腦膜充血并有淋巴細胞浸潤和膠質細胞增生,形成腦膜炎。腺胃黏膜和肌層以及胰腺間質常見局灶性淋巴細胞浸潤,在肌胃、肝和腎等組織中有時也可見同樣病變,這是本病的特征性病變之一。另外,在心、肝、脾、肺、腎和法氏囊等組織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
首先要選擇理想的病禽,一般選擇出現(xiàn)早期本病癥狀或發(fā)病不超過2~3d的病禽。一般采集病死雞的腦組織,此為較好的病料。本病病毒可在雞胚腎細胞或雞胚成纖維細胞培養(yǎng)物中生長繁殖,出現(xiàn)細胞病變效應。分離和繁殖本病毒的最佳途徑為,無本病母源抗體的雞胚于5日齡經卵黃囊接種。
本試驗最好用雞胚腎作空斑減數(shù)試驗。被檢雞血清1:10~1:20作2倍系列稀釋后,分別與100個蝕斑單位的病毒等量混合,37℃作用45min,每個細胞瓶的細胞單層接種0.2ml,吸附1~2.5h,其間經常搖動;吸去多余液體后覆蓋5~8ml含1.2%純瓊脂、5%犢牛血清的細胞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5~7d,再加入2~5ml含有0.001%中性紅的覆蓋瓊脂,4~12h計算空斑。以能抑制90%蝕斑的血清稀釋度作為該血清的效價。血清效價達到1:40以上時具有診斷意義。
直接熒光抗體試驗是檢出受感染組織中抗原的可靠方法。采用熒光素標記的呼腸孤病毒抗體檢測雞滑膜中或雞腎細胞培養(yǎng)物中的細胞漿中的抗原。
不從疫區(qū)引進種蛋?;疾∧鸽u產的蛋不宜留作種用。發(fā)病雞群應隔離、淘汰、深埋,因為感染雞與易感雞或成年雞之間可以發(fā)生水平傳播。
免疫預防。感染康復雞和接種疫苗的雞均可產生較強的抵抗力,并將抵抗力通過卵黃傳給子代,使孵出的小雞在4~6周齡內具有抵抗力。目前,免疫接種所使用的疫苗有禽腦脊髓炎“Calnek1143株”弱毒活疫苗和禽腦脊髓炎油乳劑滅活疫苗兩種[2]。
目前使用的活疫苗由于對小雞仍有致病力,因此宜給10周齡以上的后備種雞通過飲水、滴鼻或點眼全群使用,也可只給5%的雞口服疫苗,通過排毒而達到同群感染。
對正在產蛋的雞群最好使用滅活疫苗,因為活疫苗可能影響產蛋,給3月齡雞接種滅活疫苗后2周,瓊脂擴散試驗抗體效價多數(shù)在1:4以上,持續(xù)9個月。以上兩種疫苗可以單獨使用,也可配合使用。弱毒疫苗在8~10周齡及產前接種;滅活疫苗在開產前1個月肌肉注射。也可以在10~12周齡接種弱毒疫苗,在開產前1個月再接種滅活疫苗。
[1]劉立新.禽腦脊髓炎的診治[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06(3):67.
[2]劉國信.禽腦脊髓炎的防治[J].中國禽業(yè)導刊,2008,25(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