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日華
遂昌縣妙高街道辦事處,浙江 麗水 323300
浙西南草莓—雜交稻制種兩熟制高效栽培技術
劉日華
遂昌縣妙高街道辦事處,浙江 麗水 323300
浙西南草莓—雜交稻制種一年兩熟高效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雜交稻制種后茬空閑田,提高了單位土地面積效益,水旱連作又解決了草莓的連作障礙,平均產值達3.6萬元/667 m2,經濟效益顯著,促進了浙西南山區(qū)農業(yè)增效和農民增收。
草莓;雜交稻制種;兩熟制;栽培技術
根據浙江省“畝產千斤糧萬元錢”的思路要求,探索出糧經結合的新型栽培模式——草莓—雜交稻制種兩熟制高效栽培技術。雜交水稻制種區(qū)農戶大多精耕細作,并且已經形成了優(yōu)勢特色產業(yè),而草莓相對是新興產業(yè),將兩者結合,可以說是傳統(tǒng)與現代的結合,水旱輪作,解決了連作障礙的后顧之憂。通過實施該技術,平均產值達3.6萬元/667 m2,為山區(qū)農民走出了一條致富樣板路?,F將草莓—雜交稻制種兩熟制高效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草莓于9月中旬定植,11月至次年5月中旬收獲結束;雜交水稻于4月上旬播種,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9月上旬收獲。
2.1 選用優(yōu)良的品種
大棚栽培草莓應選用淺休眠、花芽分化早、優(yōu)質高產品種,栽培時選用葉片肥大且厚、葉柄粗短、展開葉4片以上、根莖粗1 cm以上、根系發(fā)達、單株苗重25 g以上且無病蟲為害的壯苗為佳。
2.2 整地施肥,合理密植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提早15 d深翻、細翻土地,并做成寬60 cm、深25 cm的畦。每667 m2施農家肥5 000 kg,或優(yōu)質腐熟雞糞2 500 kg、磷酸二銨50 kg、硫酸鉀20 kg,施入畦中間,做成“龜”背形。定植前畦面要澆透水,于9月上中旬定植。定植時注意苗弓背朝畦外側,帶土移栽,做到“深不埋心、淺不露根”,每畦栽雙行,株距15~18 cm,每667 m2定植10 000株左右,定植后及時澆好定根水。
2.3 科學管理,防病治蟲
2.3.1 扣棚保溫
一般在外界氣溫降到8~10℃時要及時覆蓋棚膜??叟飪芍芎?,當草莓頂端花芽現蕾時,及時覆蓋黑色地膜,同時要破膜提苗,結合鋪設地膜時鋪設滴灌,每畦鋪一條。
2.3.2 溫、濕度調節(jié)
扣棚至現蕾前,棚內白天保持26~28℃,夜間控制15~18℃;現蕾到開花前白天保持22~26℃,夜間控制8~12℃;開花和果實膨大期白天保持20~25℃,夜間控制6~8℃。整個生育期內棚內的濕度不要超過70%,結合溫度的調控,在中午前后通過揭膜(草簾)放風來調節(jié)。
2.3.3 肥水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適時適量追肥。一般在定植后20 d左右追施氮肥一次,開花、果實膨大和采收前期、采收盛期,每667 m2用15%三元復合肥10 kg或尿素5 kg、磷酸二銨10 kg各追施一次,可結合澆水一起施入。
2.3.4 植株管理
為加強通風透光和減少植株養(yǎng)分消耗,除主芽外,保留2~3個側芽,其余側芽要及時摘除。及時疏花疏果,每個花序保留5~7個果實即可。同時,在整個發(fā)育過程中,應及時摘除匍匐莖和衰老葉、病葉、黃葉。
2.3.5 病蟲害防治
大棚草莓病蟲害防治以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螨蟲、蚜蟲、白粉虱等為主。白粉病、褐斑病可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世高)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防治;灰霉病可用16%己唑·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000倍噴霧防治;炭疽病可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倍液防治;蚜蟲、白粉虱可懸掛黃板誘殺,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500倍液噴霧防治;螨蟲可用1.5%掃螨凈乳油1 500倍液噴霧防治。
2.4 適時采收
草莓采收過早,漿果味道不好;采收過遲,不耐貯藏。一般以鮮食為主的大棚草莓,當果實表面著色達到70%以上時,即可分批采收上市。采收時要輕拿輕放,避免損傷花萼。
3.1 選擇適宜的制種基地
目前,遂昌本地制種一般以勿忘農公司的中浙優(yōu)系列組合為主,生育期偏長,比較耐肥,分蘗力強。一般制種基地宜選擇在縣域中部和北部地勢較平坦、海拔200~450 m、排灌方便、肥力中上、交通便利、隔離好的基地。
3.2 安排合理的播差期
根據遂昌的氣象條件,制種揚花期宜避開高溫季節(jié),又要在臺風較少季節(jié),所以安排在8月中旬較適合。該段時間溫光條件適宜,相對濕度保證,陰雨臺風概率少,可最大程度確保制種順利進行授粉異交。根據揚花期安排確定播種期,中浙優(yōu)1號制種:第1期父本4月10日播種,第2期父本4月21日播種,5月5日播母本,父母本播種時差26±2 d,葉差5.0±0.2葉;中浙優(yōu)8號制種:第1期父本4月5日播種,第2期父本4月16日播種,5月7日播母本,父母本播種時差32±2 d,葉差6.2±0.2葉;中浙優(yōu)10號制種:第1期父本4月5日播種,第2期父本4月16日播種,5月7日播母本,父母本播種時差32±2 d,葉差6.2±0.2葉。
3.3 培育壯秧,適時移栽
播種前用強氯精300倍液浸種8~10 h進行種子處理,然后催芽。育秧宜采用半旱育秧,用幼禾葆進行除草。父本播種量5 kg/667 m2,秧齡40 d左右,不宜超過45 d。母本播種量7~8 kg/667 m2,秧齡28~30 d。秧田期肥水管理分3次進行:第一次在播后13~15 d用尿素10 kg加過磷酸鈣15 kg拌勻撒施;第二次播后3周用尿素10~12 kg加過磷酸鈣15 kg;第三次在移栽前1周施起身肥(尿素15 kg),施肥時應保持田間水層1寸。
3.4 合理栽插密度,科學統(tǒng)籌肥水
制種廂寬1.8 m,父母本行比2∶9。父本株行距22 cm×33 cm,兩期父本按1∶2比例交替種植,母本行株距16.5 cm×16.5 cm,父母本行距為24 cm。每穴插2粒種子苗。
大田肥水管理以施足底肥、重視追肥、適施穗肥為原則。底肥以每667 m2碳酸氫銨25 kg+過磷酸鈣25 kg,追肥在父母本移栽后5~7 d,以每667 m2施水稻專用復合肥40 kg+尿素10 kg+氯化鉀8 kg+20%丁芐除草劑150 g,穗肥施氯化鉀5 kg,看苗決定是否增施氮肥。
3.5 預測花期,及時調整管理
7月15日開始進行父母本幼穗剝查,及時了解其幼穗分化進度。幼穗分化初期母本比父本早半期到1期,若差異在1期以上則需考慮進行調整?;ㄆ谡{整辦法有水促旱控、重施氮肥和噴施多效唑等,根據具體情況單獨使用一種或多種調節(jié)方法并用,同時監(jiān)測幼穗分化進度。
3.6 抓好花期管理,提高異交結實率
花期管理主要包括噴九二〇、去雜去劣、趕花授粉等。在母本抽穗10%時,開始噴施九二〇提穗:第一次每667 m2噴九二〇5 g兌水40 kg;次日噴第二次,用九二〇4 g兌水40 kg;隔日噴第三次,用九二〇2 g兌水40 kg;之后用九二〇1 g兌水40 kg噴霧進行養(yǎng)花,連續(xù)噴施3 d,有利于提高花粉活力和異交結實率。始穗期和揚花期是去雜保純的關鍵時期,要及時徹底去雜,確保種子質量。
3.7 加強病蟲害防治
中浙優(yōu)系列制種主要抓好稻瘟病、稻粒黑粉病和稻飛虱的防治工作。具體要根據當地植保部門的病蟲情報,選用對口藥劑適時防治。
1005-2690(2015)06-0041-02
S668.4;S511
B
劉日華(1965-),男,浙江遂昌人,學士,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yè)技術推廣工作。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