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偉
CT篩查早期肺癌的價值分析
徐志偉
目的 對多排螺旋CT在早期肺癌篩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2012-08—2013-08進行體檢的1 602例無癥狀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人員均給予低劑量胸部掃描,并定期隨訪高危人群。結果檢查后,共發(fā)現(xiàn)110個非鈣化結節(jié);經病理證實,共檢出5例早期肺癌,早期肺癌診斷率為0.31%;其中,2例在高危人群中檢出,檢出率為1.3%;3例在非高危人群內檢出,檢出率為0.2%。結論 對早期肺癌患者應用低劑量多排螺旋CT進行掃描,能夠獲得滿意篩查效果。
多排螺旋CT;低劑量;早期肺癌;診斷
肺癌是臨床中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是原發(fā)性支氣管癌,主要經腺體部位、支氣管黏膜發(fā)病,常常伴隨血液播散、淋巴結轉移等癥狀。目前,臨床診斷肺癌主要運用影像學檢查,但傳統(tǒng)CT的檢出率比較低,不能早期確診,進而影響患者預后[1]。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多排螺旋CT在早期肺癌的診斷中得到廣泛應用,具有較高的診斷率[2]。對多排螺旋CT篩查早期肺癌的診斷價值進行探討,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08—2013-08在我院進行體檢的1 602例無癥狀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 426例,女176例;年齡30~62歲,平均年齡(42.2±4.9)歲;所有患者不同程度伴有低熱、干咳、乏力等臨床癥狀。肺癌高危人群:年齡60歲以上或者吸煙每年超過400支以上者或者伴有惡性腫瘤家族史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多層螺旋CT掃描,應用掃描儀(美國GE公司生產;light speed 16層螺旋CT掃描儀或者light speed 64層螺旋CT掃描儀),進行掃描前,首先指導患者進行先吸氣、后屏氣的動作;進行掃描時,首先使用腹帶束緊胸部輪廓,給予全肺掃描,在整個檢測過程中,注意保持呼吸深度的一致;將電流設置為30或者50 mA,電壓設置為120 kV,螺距設置為1.375∶1;安排經驗豐富的醫(yī)師對掃描結果進行讀片,對結節(jié)大小、部位、內部特征、密度以及邊緣情況等進行觀察,并結合計算機肺結節(jié)分析軟件對其進行輔助診斷,得出結論。如首次檢查后,對肺內結節(jié)不明確的患者以及無肺內結節(jié)的高危人群進行普通CT檢查或者多排螺旋CT檢查一次,如伴有肺癌癥狀,則隨時進行復查。
經過檢查后,共發(fā)現(xiàn)110個非鈣化結節(jié),其中,94個良性結節(jié)(占85.5%),13個為不排除惡性結節(jié)但需進行短期隨訪(占11.8%),3個惡性結節(jié)且需接受手術治療(占2.7%)。152例高危人群中,130例復查,其中1例患者首次篩查未檢查到結節(jié),3年后復查發(fā)現(xiàn)結節(jié),并給予手術治療,病理檢查結果確診為早期肺癌。13例為不排除惡性結節(jié)但需進行短期隨訪的患者,3例進行復查,其中1例5個月后進行復查,結節(jié)較之前增大,考慮為惡性結節(jié)并行手術治療,病理檢查確診為早期肺癌;另外2例10個月后進行復查,大小均無較大變化,經3年后復查,大小依然無變化,但結節(jié)出現(xiàn)點樣鈣化,判定為良性結節(jié)。
5例惡性結節(jié)且需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病理確診均為Ⅰ期肺癌,其中,3例腺癌,2例鱗癌。多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篩查結果表明,共檢出5例早期肺癌,早期肺癌診斷率為0.31%;其中,2例在高危人群中檢出,檢出率為1.3%;3例在非高危人群內檢出,檢出率為0.2%。
肺癌是一種具有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的腫瘤疾病,由于發(fā)展早期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不易被發(fā)現(xiàn),進而導致早期診斷率較低,一旦確診后,病灶往往已惡化,肺癌發(fā)展快速,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給患者的治療、預后效果產生一定影響。近年來,肺癌發(fā)病率在不斷提高[3]。目前,肺癌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受到吸煙、職業(yè)與環(huán)境接觸、電離輻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遺傳以及大氣污染等因素影響。有研究表明,長期大量吸紙煙是導致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其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給人類身體健康與生命帶來較大威脅[4]。但由于早期肺癌患者缺乏明顯的臨床癥狀,且癥狀不具有特異性,因此,選擇適宜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來,國外研究表明對早期肺癌進行檢查最有效的影像學方法為低劑量CT[5]。本組研究中,對1 602例無癥狀體檢者進行篩查,共發(fā)現(xiàn)5例肺癌,且均為Ⅰ期肺癌,早期肺癌診斷率為0.31%。篩查肺癌率低于其他研究成果,可能受到篩查樣本少、失訪例數(shù)多等因素影響。檢出的5例早期肺癌患者,2例在高危人群中檢出,檢出率為1.3%;3例在非高危人群內檢出,檢出率為0.2%,表明,在高危人群中肺癌的篩查率高于非高危人群。
共檢出110個非鈣化結節(jié),但惡性腫瘤比例較少,可能受到我國為感染性肉芽腫高發(fā)地區(qū)因素影響。結節(jié)越小,那么定性診斷就越困難,如僅僅通過醫(yī)師觀察影像學資料進行診斷分析,會有一定誤診率。因此,如良性結節(jié)不能準確判定,那么除了定期隨訪外,還可采取CT引導下穿刺活檢或者應用支氣管鏡等方法,進而提高正確診斷率,減少良性結節(jié)切除。對患者給予低劑量螺旋CT檢查,能夠使患者在一次屏氣下完成檢查,避免呼吸相不一致導致出現(xiàn)的層面不連續(xù)情況,并能夠避免重復掃描和漏診,減少心臟大血管搏動產生的偽影,且輻射量較低。
綜上所述,對早期肺癌患者應用多排螺旋CT掃描,能夠提高正確診斷率,利于早期確診。
[1]唐威,吳寧,黃遙,等.4 690例無癥狀健康體檢者低劑量CT早期肺癌篩查研究[J].中華腫瘤雜志,2014,36(7):549-554.
[2]蔡強,吳寧,周麗娜,等.計算機輔助檢測系統(tǒng)在低劑量CT篩查者非鈣化肺結節(jié)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4,48(1):63-66.
[3] 閆忠,王云俊,許海英,等.低劑量螺旋CT掃描在早期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3):122-123.
[4]肖信書.低劑量CT篩查肺癌同目前常規(guī)隨訪CT比較[J].醫(yī)藥與保健,2014,22(01):142-143.
[5]牛心剛,劉玉濤,李娟,等.塵肺大陰影與肺癌團塊的CT鑒別要點[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3,22(10):913-914.
2014-12-01)
1005-619X(2015)06-0588-02
10.13517/j.cnki.ccm.2015.06.014
131500 長嶺縣醫(yī)院CT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