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梅
勞動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肖像、住址、聯系方式等等。雖然這些信息為法律所保護,可一些用人單位卻偏偏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擅自冒用。那么,勞動者該怎樣打好被冒用后的“權益保衛(wèi)戰(zhàn)”呢?
冒用員工照片侵犯肖像權
【案例】在一次公司舉辦的產品推介會上,公司工作人員曾拍攝過一張姚姍姍向客戶介紹產品的照片。因姚姍姍長相嬌好、氣質頗佳,加之照片體現了相當的親和力,公司遂將之用入自己的廣告宣傳單,并從2013年11月1日起,面向公眾發(fā)放。由于許多人認為姚姍姍肯定得了不少“好處”,而事實上分文未取的姚姍姍雖一再解釋,卻被“越描越黑”。無奈之下,姚姍姍只好以事先未經其許可為由,要求公司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并賠償精神損失。但卻被公司拒絕,理由是所采用的屬于工作照,姚姍姍作為員工必須無條件服從公司利益。
【點評】公司侵犯了姚姍姍的肖像權。肖像權是指公民對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現、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權利,具體包括肖像享有權、肖像制作權、肖像使用權以及肖像利益維護權等?!睹穹ㄍ▌t》第一百條規(guī)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貫徹執(zhí)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三十九條也指出:“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奔粗灰唇洷救送?、以贏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都構成侵權。本案恰恰與之吻合:一是雖然姚姍姍系公司員工,但鑒于肖像權屬于個人,決定了公司不能因為勞動關系的存在而取得對其肖像的使用權,如需要使用,仍必須事先征得姚姍姍同意,但事實卻非如此。二是公司冒用的目的在于為自身創(chuàng)造效益。
冒用員工名字侵犯姓名權
【案例】早在2012年6月1日,趙靜茹便與一家公司簽訂了一份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2013年12月,公司為擴大經營而決定增設營銷網點。由于增設經營網點需要辦理個體營業(yè)執(zhí)照,為省麻煩,公司遂利用包括趙靜茹在內的4名員工,在應聘時提供的、用于勞動合同備案的身份證復印件,冒名辦了四份個體營業(yè)執(zhí)照。由于此舉未經自己許可,尤其出于擔心此舉日后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趙靜茹曾多次堅決要求公司糾正,但公司卻以她系公司員工,其有權決定為由拒絕。趙靜茹憤然辭職后,公司對她的糾正請求照樣不理不睬。
【點評】公司侵犯了趙靜茹的姓名權。姓名是公民借以相互識別的文字符號的總稱。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自己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人格權利,保護的客體是權利人的姓名?!睹穹ㄍ▌t》第九十九條規(guī)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guī)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薄毒用裆矸葑C法》第七條也明令禁止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這些表明,姓名權并不由于身份的變更而失去,公司不能因為取得對趙靜茹的管理、教育、支配權,而獲得對其姓名的使用權。也即意味著公司未經趙靜茹許可或授權,擅自以趙靜茹的名義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當屬侵權。而姓名權的核心是姓名的維護權,即姓名權人在其權利受到侵害或遭受妨害的情況下,有權提出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請求,以保護和實現自身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