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
※ 酒后不要立刻睡覺
酒精是靠肝消化,睡覺時人體的新陳代謝緩慢,對肝不利,容易得酒精肝。建議酒后用冷水洗臉,坐著休息一會兒。飲酒過量的人,更不要任其自然入睡,如果是重度酒精中毒,很可能一睡不醒,這種情況下家人要陪在身邊,每隔2個小時叫醒醉酒者,喝一點白開水,直到完全醒酒為止。
※ 酒后不要吃醒酒藥
醒酒藥可以暫時讓人擺脫醉酒癥狀,但卻會延長醉酒時間。建議大量喝水、運動飲料,以補充電解質。
※ 酒后別睡電熱毯
飲酒過量時,體溫調節(jié)功能失調,熱量散失增多,容易使人渾身發(fā)冷。此時應保暖,但不要睡電熱毯,尤其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酒后血管擴張,心率、新陳代謝加快,血壓升高,容易誘發(fā)心梗、心絞痛等疾病。若感覺冷,可以用羽絨被或熱水袋保暖,多喝熱水。
※ 酒后不要大量喝咖啡、汽水和濃茶
酒后不要大量喝咖啡,以免加劇缺水;不要喝汽水,否則會加快人體對酒精的吸收作用,對肝臟不利,還會誘發(fā)急性胃炎等。
不少人酒后愛喝濃茶,認為酒后一杯濃茶有解酒益健康的作用。這是一種誤解。中醫(yī)陰陽學理論中說酒味辛,入肺,肺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里。飲酒應取其升陽發(fā)散之性,使陽氣上升,肺氣更強,促進氣血流通。茶味苦,屬陰,主降,若酒后飲茶會將酒性驅于腎。腎主水,水生濕,于是形成寒滯。寒滯則導致小便頻數(shù)、陽痿、睪丸墜痛、大便燥結等癥。
人在飲酒后酒中乙醇通過胃腸道進入血液,在肝臟中轉化成乙醛,再轉化成乙酸,由乙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排出。酒后喝茶,因茶葉中的茶堿可以迅速地對腎發(fā)揮利尿作用,從而促進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地進入腎臟。乙醛是一種對腎臟有較大刺激性的有害物質。而腎臟并無此解毒功能,會影響腎功能,經(jīng)常酒后喝濃茶的人易發(fā)生腎病。不僅如此,酒中的乙醇對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具有興奮心臟的作用,心臟病患者酒后喝茶危害更大。
※ 酒后不要吃退燒藥
酒精會和多種藥品發(fā)生化學反應,并產(chǎn)生有毒物質。尤其不能服用退燒藥,否則其中的羥苯基乙酰胺產(chǎn)生有毒物質,會導致肝臟發(fā)炎,甚至永久性損傷。如需服用,建議次日早晨提前1個小時服用。此外,頭孢類抗生素藥、降糖藥、降壓藥等最好也別吃。
※ 酒后不要立刻洗澡
酒后洗熱水澡或蒸桑拿容易導致熱氣聚集在人體內不散發(fā),加重醉態(tài),導致惡性嘔吐甚至暈厥。洗冷水澡,非但不能醒酒,還會使肝臟來不及補充血液中消耗的葡萄糖,加上冷水刺激,血管收縮,可能會引起感冒,甚至血管破裂等。
※ 酒后不要運動
酒精具有利尿作用,醉酒后體內水分流失更多,容易發(fā)生脫水,此時再鍛煉會加重脫水危險。酒后游泳更危險,會使身體散熱突然加快,引起頭暈、低血糖性暈厥、腿部抽筋等。
※ 飲酒的幾個誤區(qū)
誤區(qū)1:白酒傷身紅酒養(yǎng)人。很多人認為喝白酒傷身,喝葡萄酒對健康有益,多喝點也沒關系。事實上,不管是紅酒還是白酒,關鍵在于控制飲用量。
專家指出,每周酒精的進食量男性為140克以下,女性為70克以下,超過這個數(shù)字就有患酒精性肝病的危險。140克酒精就相當于50度白酒的3~4兩,也就是說,成年男性每周飲用50度的白酒不能超過3~4兩。而紅酒則要控制在每天1-2兩。
誤區(qū)2:喝酒紅臉不易醉。這句話常在宴席上被用作勸酒的理由。但事實上,醉酒和臉色并無多大關系。一些人認為,喝了酒面紅如關公是好事,認為這代表血液循環(huán)好,能迅速將酒精分解掉。不容易醉。
誤區(qū)3:臘肉香腸做下酒菜。切忌用咸魚、香腸、臘肉下酒,因為此類熏臘食品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與酒精發(fā)生反應,不僅傷肝,而且損害口腔與食道黏膜,甚至誘發(fā)癌癥。
為了盡量減少酒精對胃和肝臟的傷害,減少脂肪肝的發(fā)生,喝酒前最好先吃點東西,比如喝一杯牛奶,或吃點雞蛋和肉,因為這些高蛋白的食品在胃中可以和酒精結合,發(fā)生反應,減少對酒精的吸收。
誤區(qū)4:感情深一口悶。有些人喜歡喝快酒,喝酒的速度宜慢不宜快,飲酒快則血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會出現(xiàn)醉酒狀態(tài),若慢慢喝,體內有充分的時間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產(chǎn)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編輯:修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