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新街中學 李權
淺談初中物理計算題教學
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新街中學 李權
初中物理計算題不應是數(shù)學應題的補充,而是偏重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方法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用數(shù)學語言或文字語言表述物理問題或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強化學生對物理量的理解。
逆向解題;物理量;數(shù)量關系;數(shù)學語言;文字語言
初中物理計算題教學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初中物理計算題不應是數(shù)學應題的補充,而是偏重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方法處理物理問題或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用數(shù)學語言或文字語言表述物理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強化學生對物理量的理解。各物理量并不是孤立的,通過計算可以推理出相關物理量的數(shù)量關系。所以物理計算并不單純的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現(xiàn)實告訴我們,有一部分同學一看到計算題就害怕,不知道該從哪里入手,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好把感覺用得上的公式搬上去堆積在一起。可想而知這樣做計算題是得不了分的。那么在物理計算題教學中怎樣才能讓學生規(guī)范的有條理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寫出計算題完整的解題過程呢?經(jīng)過不斷的教學總結,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首先通過讀題找出題中的物理量,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各量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每個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單位,在把物理量用符號表示出來時對應的數(shù)據(jù)要帶上單位,要么各物理量都用主單位要么都用輔助單位。接著是看題的類型,是電學還力學里面的計算還是其他的,如果是電學里面的計算還可能設計到電路,那么還得分析電路,主要是看電路里各用電在開關處于某狀態(tài)下是并聯(lián)還是串聯(lián),電流表電壓各測的是哪里的電流和哪部分電壓。如果是串聯(lián)關系則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中各物理量的規(guī)律找數(shù)量關系建立等式。如果是力學可能要作簡單的受力分析,通過受力分析來找相關物理量的關系建立等式。
在物理教學中,要求學生通過實驗過程后能表述實驗現(xiàn)象或表述實驗結果。小組成員中通過實驗或測量后能進行交流表述自己的實驗結果,也能表達自己的觀點。那么在物理計算教學中我們就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如何規(guī)范地表述自己的觀點,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把自己好見解和方法展示給大家推廣給大家。所以我們在物理計算題教學中要求學生解題時要有文字說明。每一個步驟前都必須說明這一步在做什么,在計算哪個量。這樣做不但能使老師看得明白學生是怎樣思考的在做什么,更能訓練學生用規(guī)范的語言來表述物理問題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教學時要求學生對每個物理量要全面理解,每個物理量都有自己的物理意義而且有自己的單位,還有專門的表示符號。因此,我們在計算過程中不但要寫出相應的公式,還要學會用符號來正確的表示各物理量,各物理量的數(shù)據(jù)要正確帶上單位。例如:計算一個質量為m=500g=0.5kg的物體受的重力G=mg=0.5㎏×9.8N/㎏=4.9N。
物理公式是物理計算里面的核心,是各物理量間的橋梁,它把各物理量完美地連接在一起。物理公式也是我們解題的依據(jù),只有寫出了相應的公式才能使我們的解題思維有了著陸點。怎樣才能正確地寫出相應的公式,而不出現(xiàn)用錯公式呢?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物理公式教學時,要讓學生全面的理解公式。首先要知道公式里面各符號所對應的物理量是什么;其次,是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是什么;再次,是各物理量的單位是什么,在這里可以把物理量的單位分為主單位和輔助單位,公式里面各物理量的單位要么都用單位或者都用輔助單位,即我們說的單位要統(tǒng)一。例如:對電功率公式P=W/t的理解,P→電功率→瓦特→W;W→電功→焦耳→J;t→時間→秒→s以三個物理量的單位都統(tǒng)一用各自的主單位。也可以這樣P→電功率→千瓦→kW;W→電功→千瓦時→kW.h;t→時間→小時→h這時各物量的單位都用輔助單位.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根據(jù)題中的已知物理量,選擇相應的公式靈活的來計算未知的物理量。
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解題的思路有了,但是不能有條理的寫出解題過程。先求哪個量再求哪個量還沒有搞清楚。在這里我們可以采用逆向解題,也就是從問題出發(fā)反過來找解決問題的條件。這一步先在草稿紙上完成,然后我們在寫解題過程時,按照草稿紙上逆向的順序一一寫出來,這樣就會使我們的解題步驟條理清楚。例如:放在水平面上的某一容器內裝有500mL的水,容器的質量不計,水面高h1=8cm,容器高h2=10cm,容器底部的壓力和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是多少?
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和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是多少?
分析方法:從問出發(fā)逆向找條件求解: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1,根據(jù)壓強公式F1=P1s,s為容器底面積s=50㎝2=5×10-3㎡,所以在這里關鍵是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1,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可以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計算出來。
下面我們把計算容器底部的壓力步驟寫出來,注意寫步驟的時候按以上分析順序的逆向進行。
解:由題可知容器中水的深度為h1=8cm=0.08m,水的密度ρ=103㎏/m3,計算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水對容器底部產(chǎn)生的壓力
F1=p1s=8×102Pa×5×10-3㎡=4N
求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按照以分析方法可得出。
總之,物理計算題是物理知識的一個綜合應用,目的在于檢驗學生對各物理量的理解程度及靈活運用。所以我覺得重點還是我們平時的物理知識物理方法教學,只有學生把基礎掌握好了才可能根據(jù)一定的方法來完成物理計算。我們不是讓學生為了計算而計算,而在于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方法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用數(shù)學語言或文字語言表述物理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強化學生對物理量的理解。
G633.7
:A
:1671-864X(2015)02-00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