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是一部乍看故事情節(jié)很簡單,實際上卻并不好懂的電影。
鏡頭很碎,很多空鏡,影片一開頭就是梁洛施站在臺北的一棟高樓樓頂,仰望光線瞬息萬變的天空,很久很久。張艾嘉有意放慢了開頭10分鐘的節(jié)奏,然而接下來的敘述也并不暢快淋漓,三個年輕人陸續(xù)出場,牽出了三條線,每條線索都聯(lián)結著二三十年前的過去,曾經健在的父母和破碎的原生家庭。生活表面上常規(guī)平淡,但其實并不順利,情節(jié)的推進很慢,一段敘述總是戛然而止,然后回到久遠的從前,時間點一直在來回跳躍,就好像大海中的一個漩渦,每轉一圈,下落一點,很慢很慢地把人吸到最底層?!捌写蟛糠质虑榘l(fā)生在5年前,有一些事情更久遠,發(fā)生在現在的只有哥哥34歲的生日?!贝藭r全片已經臨近尾聲。
在張艾嘉讀到《念念》的時候,“還不是劇本,是三個故事”。故事的作者是一個在臺灣電影圈發(fā)展多年的日本人蔭山征彥?!八麑懙氖亲约旱慕洑v,他一個人來臺灣,和父母很長時間不和解,但是后來想改變,結果發(fā)現弟弟結婚這樣的大事,家里人都沒有通知他。他以此寫了兩場戲,我被他的真實感動,女孩子可能比較容易訴說心里的渴望,但是很少有男孩子愿意這樣袒露心扉?!?/p>
張艾嘉的一個朋友告訴她,他平時一看電影就瞌睡,《念念》是他一生中第一次看電影沒有睡覺?!八f他看了三次,看到第三次的時候,他坐在電影院里大哭?!?/p>
張艾嘉反復說,《念念》講的不是故事,而是情緒?!半娪捌鋵嵖梢圆挥媚敲粗v白,然后把情感推到一個不同的層次上去?!薄赌钅睢酚幸粋€“色彩計劃”,賦予不同的主角以不同的顏色,育美是一種深紫色,配以淺淺灰灰的藍綠色,阿翔是一種有涌動感的暗紅,育男則是一種明亮、爆炸性的橘黃。片子里拍了一場育男的夢境,整個畫面有一種油畫的質感?!耙婚_始,我就認為,這部電影的色彩一定是要很濃重的,一定要跟現在所謂的小清新電影有所區(qū)別,小清新電影的顏色通常很干凈,淡淡的色彩,但是我覺得這部戲的感情是非常強烈的,所以我一定要用很重的東西,來抓到內心的感受。”
不到兩個小時的片子,張艾嘉花了9個月的時間,剪出三版,刪掉了40分鐘,主要是對白,目的是為了讓《念念》看起來更不像一個“大家習慣看到的所謂的故事”。影片中的人物常常正說著臺詞,鏡頭的角度就突然從平視轉向仰視,黯淡逼仄的現實俗世,一下子被置換為遼闊的天空、云朵和大海,對話變成了對畫面的注解。拍片時,張艾嘉要求攝影師“捕捉大自然的情緒”,攝影師問,海的情緒是什么,天空的情緒是什么,張艾嘉回答說她也不知道,“因為我們不知道,所以要去捕捉,希望捕捉很多大自然的景象,和我們不知道的情緒,每一天都在變化,我覺得這就是人生”。
影片很大一部分內容發(fā)生在綠島,這是哥哥(育男)和妹妹(育美)出生和度過前半部分美好童年的地方。在蔭山征彥的故事里,育男的老家原本設定在北海道。“我跟投資者說不可能在北海道,因為太昂貴了。剛巧有個攝影師朋友去綠島工作,寄了綠島的相片給我,我跟阿莊(影片監(jiān)制)就飛去那里看,發(fā)現它既是臺灣,又不是臺灣。只離開(本島)18海里,但當地人會說‘你們臺灣人’什么的。我覺得這是個有趣的地方,就開始寫綠島?!本G島和臺灣之間的這種隔離感,后來幻化成了影片中三個主角之間咫尺天涯的距離感。育美和男友阿翔,明明在同一時間去了同一家醫(yī)院,只不過一個在上一層,一個在下一層,各自懷揣著難以向對方言說的心事,就這樣不知情地擦肩而過。育男和育美長大后,一個住在綠島,一個住在臺北,彼此始終沒有聯(lián)系,然而綠島和臺北有多遠呢?在臺北出差的育男要趕回臺東醫(yī)院看望他病危的父親,上午發(fā)車,下午就能到。“可是他們就像活在不同的兩個世界。”飾演成年育美的梁洛施,和飾演成年育男的柯宇綸,直到最后一場戲才真正碰頭。
“人生有些事情,不到時候就是不會發(fā)生?!薄赌钅睢分杏幸粓鰬颍窃谂_北車站旁邊的星巴克,外面是臺風過境的狂風暴雨,大量人流滯留車站,育男和育美先后走進這家星巴克,站在同一個位置。“寫這場戲的時候我在掉眼淚?!睆埌握f,“你和他在生命中或許曾經多少次相遇過,可是就是不知道。命運讓你一直要到該知道的那一刻,才真的知道。”
很多人說,《念念》是一部關于童年創(chuàng)傷的電影。從這個角度講,《念念》和同時期在內地巡演的林奕華的《恨嫁家族》有些相像,然而,注重現場效果的舞臺劇更多的是一種淋漓盡致的爆發(fā)和吶喊,而張艾嘉的電影由于有了大屏幕的距離,始終保留一份安靜、內斂和自省。拍《念念》時,張艾嘉已經60歲了?!爱斈愕轿疫@個年紀的時候,你會開始回想我的家庭、我的過去、我的成長、我父母跟我的關系,這些親密關系在我人生中的位置。”
張艾嘉自己其實是幼年喪父,母親也不太管她,把她丟給祖父母,等于她的整個童年和青春期缺失了嚴格意義上的家庭。楊瀾曾經在訪談中問過她,是否與母親達成了和解,她回答道:“我當年沒有抱怨,因為我的個性,沒有想那么多,我就很接受那些事情,沒有分辨過母親的對錯,我覺得我的人生態(tài)度因為我的個性的關系變得比較單純。”
7年前,張艾嘉拍了《一個好爸爸》,這主要是個喜劇,古天樂飾演的主角是一個黑幫老大,從小與單身母親相依為命,陰差陽錯結了婚,有了一個女兒?!昂趲屠洗笠矔杏H密關系,他有母親、老婆、女兒,我想講述他生活中圍繞這三個女人發(fā)生的故事,一定很有趣?!?/p>
及至《念念》,張艾嘉開始更直接地討論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代際關系?!拔覀兂Vv,上一代要原諒下一代的青春跟魯莽,但從來沒有反過來想,其實父母也有很多過去,做了一些事情,是我們無法理解的。說不定父母在他們的人生中有很多遺憾,在潛意識里影響著孩子。這些關聯(lián),直到有一天這些孩子成長到某個階段,真正要對他們下一代負責任了,才會去挖掘出來?!?/p>
影片中,三個主角的父母,幾乎都是猝然離世:育男和育美的父母,一個是突發(fā)心臟病,一個是難產而死。阿翔的父親是浪跡大海的水手,一次船難之后,再也沒有回到岸上,連尸體都沒有。三個主角的遭際,一開始也都是被動的——在自然成長過程中被打斷、被禁止或者被放置。“我們沒有選擇自己的童年的余地,蠻無辜的。”“但是小孩子長大了,就要學會和過去相處?!?/p>
于是,當張艾嘉拍《念念》這樣一部電影時,多了很多講故事的視角,有男性的,也有女性的,有子女的,也有父母的?!斑@個故事有很多種講法,我試圖尋找最好的一種?!彼约涸浾f過,她導的所有電影,其實都只有一個主題,就是“愛”,“翻來覆去地講,說到底就是這個人和愛的關系”?!啊赌钅睢愤@部片子,我作為導演,我有很深的情在里面,可是我的情并不是跟著里面的某一個人,我是跟著整件事情,這個事情發(fā)生了幾十年,我跟著這幾十年一起走。這個事情對我來講已經過去了,所以我能夠愛著每一個角色,呵護每一個角色,里面沒有誰對誰錯,每個人做的決定,都是在那一剎那他自己最渴望的,這些東西我們很難去給它一個罪名。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經歷做出自己的決定,然后承擔決定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