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晶晶
小學英語課程改革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實際語言運用的能力。隨著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被逐漸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但由于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解和操作存在偏差,“只重形式,忽視實質(zhì),缺乏實效”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不甚理想。
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小組合作學習由20世紀70年代美國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提出,它以小組合作性活動為主體,系統(tǒng)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合作和互動來促進學習,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英語語言實踐的機會,促進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也為學生構建了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為每個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另外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間互幫互助,團結合作能力得以提升。
二、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小學英語教學必不可少的教學方式,但不難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一些問題。
(1)過于注重合作學習這一形式,普遍存在“為合作而合作”的現(xiàn)象。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游離于教學目標,缺乏相應情境,活動反饋不足,其有效性大打折扣。
(2)合作學習小組多按照按前后或相鄰座位編排,未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合作學習小組結構不合理,不利于不同特質(zhì)、層次的學生進行優(yōu)化組合、優(yōu)勢互補。合作學習小組在教師統(tǒng)一“安排”下進行,學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潛能的發(fā)揮。
(3)合作學習活動的評價不科學,評價方式過于單一,過于注重小組整體成績,而忽視個體評價,評價語言單調(diào),缺乏感情色彩,且評價的頻率把握不當。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策略
1.科學分組,創(chuàng)設良好的合作學習環(huán)境
結構合理的分組是合作學習實施的基礎。教師在編排小組時,應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既注重組內(nèi)成員間的互補,又保證各小組的總體水平基本一致,實現(xiàn)組內(nèi)合作、組間競爭。常用的分組形式主要有:①自然座位式。同桌兩人小組的合作學習小組適用于記憶鞏固單詞、兩人對話的操練。前后四人的小組可用于多人對話的操練、任務型活動等。②差異組合式,即合理搭配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③自由搭配式。由學生自由選擇合作的對象,適用于進行綜合型的對話練習時。如在學習:father、mother、sister、brother等詞時就可應用這種分組方式。④大組合作式。一般以縱向的一排為一組,可用于分組競賽和游戲比拼,如開展小火車式的問答和單詞拼讀接龍等。
2.多種形式擴充小組合作學習范圍
教師應有意識地圍繞教學內(nèi)容,拓展合作內(nèi)容:①Free talk(自由交談)。在熱身環(huán)節(jié)、復習舊知識環(huán)節(jié)或練習句子句型時,可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自由對話。②Play games(做游戲)。做游戲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較為普遍。如學習身體部位后,為了使學生熟練掌握單詞,安排“我說你做”的游戲,分小組進行,學生在開展游戲的同時加深了對單詞的掌握和理解。③Role play(角色表演)。教材中故事部分,為學生提供了使用英語的語境,教師應結合教材內(nèi)容,指導小組成員加強句型的訓練,鞏固舊知識,學習新知識。④Make a survey (調(diào)查活動)。小學英語教材中安排了許多調(diào)查活動,如在五下英語Unit 3 My Birthday Part B lets talk中的“Group Work”,讓組內(nèi)的學生當小記者,互相采訪組內(nèi)成員,并做好記錄,學生在調(diào)查的過程中熟練掌握了重點句型。
3.巧妙指點,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
在小組合作學習組織過程中,教師應制定有效的合作學習規(guī)則,并以教學目的為指導、以教學內(nèi)容為基礎、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環(huán)境條件設計科學的合作學習任務,合理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次數(shù)和時間,難易適中。在分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扮演好調(diào)控者、促進者、參與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在各小組間巡回指導,及時給予點撥、鼓勵和幫助,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如學生在情景對話、角色表演的過程中出現(xiàn)語言表述錯誤時,教師要指出并更正,又如及時制止語言霸權主義,使組員都有均等的表達機會。
4.建立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恰當?shù)脑u價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有必要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注重評價形式和評價指標的多樣化,即學生自評、組員互評、教師評分等有機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合作意識、合作表現(xiàn)、目標達成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價。同時注意評價語言豐富化,書面評價和口頭評價相結合,并適度調(diào)整評價頻率,將評價的重心落在激勵小組集體合作達標上,同時不忘對學生個體的評價。
在小學英語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及交流能力。因此,我們有必要探索提高小學英語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策略,以促進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提升。
(特約編輯 熊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