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雅,杜華艷,殷湘潔
(無錫市人民醫(yī)院 腫瘤科,江蘇無錫214023)
地塞米松注射液濕敷治療PICC置管處濕疹的效果觀察
周惠雅,杜華艷,殷湘潔
(無錫市人民醫(yī)院 腫瘤科,江蘇無錫214023)
目的:探討地塞米松注射液濕敷對PICC穿刺點局部濕疹的護理效果。方法:將100例PICC置管處局部濕疹的患者隨即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分別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加生理鹽水10mL濕敷與皮炎平軟膏外涂進行治療,觀察比較兩種方法的效果。結(jié)果:實驗組運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加生理鹽水10mL濕敷,獲得滿意療效。實驗組顯效41例,有效4例,緩解率為90%,無效5例;對照組顯效11例,有效5例,緩解率為32%,無效34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χ2=44.0,P<0.01)。結(jié)論:PICC管周圍皮膚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加生理鹽水10mL濕敷效果顯著。
地塞米松;濕疹;經(jīng)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dǎo)管
經(jīng)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dǎo)管 (PICC)留置時間長,特別適用于長期化療的腫瘤患者,臨床應(yīng)用具有較好的安全性[1]。由于患者帶管時間長,穿刺處長期使用透明敷料貼,隨著氣溫升高,夏季來臨,PICC置管處濕疹不斷增多,局部皮膚發(fā)紅,周圍出現(xiàn)紅斑、丘疹、水皰等多形性損害,給患者帶來了生理和心理的影響,并且頻繁更換敷料不僅增加了醫(yī)療費用,也增加了護士的臨床工作量[2]。對此,筆者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加生理鹽水10mL濕敷治療PICC置管處濕疹和用復(fù)方醋酸地塞米松軟膏外涂做比較,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加生理鹽水10mL濕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5月~2012年6月穿刺PICC管898例,將100例置管處有濕疹的患者,按抽簽法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18~73歲,平均46歲;對照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齡20~75歲,平均41歲。兩組患者均為癌癥患者,在進行對比治療前均與患者溝通,取得其同意。兩組患者性別構(gòu)成比,平均年齡,營養(yǎng)狀態(tài)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先采用常規(guī)PICC維護方法后再用無菌生理鹽水棉球清潔濕疹面,實驗組先在0.9%氯化鈉溶液10mL加入地塞米松5mg搖勻后,用該溶液紗布濕敷于 PICC置管處濕疹面,時間 >10min,范圍大于濕疹范圍3cm,待干后穿刺處改用無菌紗布覆蓋,3M真絲膠布固定,每48h換藥一次,觀察病情變化[3]。對照組用華潤三九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復(fù)方醋酸地塞米松軟膏 (999皮炎平軟膏)均勻外涂在PICC穿刺點周圍濕疹處,改用無菌紗布覆蓋,3M真絲膠布固定,每48h換藥一次。兩組均48h觀察皮膚變化并記錄結(jié)果,共觀察2周。囑患者避免出汗過多,禁止用手抓撓濕疹表面。
1.3 觀察指標及評分標準[4]
患者的癥狀、體征觀察包括瘙癢程度、炎癥程度、鱗屑肥厚程度、靶皮損面積 (最大長度×最大寬度)等,視病情輕重按0~4級評分。療效判斷標準:臨床療效基于靶皮損直徑、紅斑、浸潤肥厚、瘙癢等參數(shù),采用計分法進行評定。根據(jù)臨床癥狀和體征改善程度 (療效指數(shù))分別評定為顯效、有效和無效3級。改善程度 (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 100%。顯效為療效指數(shù)60%~100%,有效為療效指數(shù)20%~59%,無效為療效指數(shù)<20%。緩解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可供療效評價的病例總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兩組PICC置管患者濕疹的療效比較:見表1。實驗組50例,起效最快為1h,平均7d痊愈,治療后皮損明顯好轉(zhuǎn)。對照組50例,起效最快為2d,痊愈時間大約2周。實驗組緩解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P<0.01)。
表1 兩組PICC置管患者濕疹的療效比較 (例)
PICC管因其方便,有效和安全的特性而被廣泛應(yīng)用。但有部分患者在PICC管處容易患皮膚濕疹,由多種原因造成。皮膚濕疹也是皮膚損傷的一種表現(xiàn),而損傷嚴重時可引起皮膚破潰、滲液,從而影響導(dǎo)管留置時間,導(dǎo)致置管失效,同時增加患者經(jīng)濟負擔。本研究提出,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加生理鹽水10mL濕敷可有效治愈PICC置管處濕疹。
通過對100例PICC置管處濕疹觀察分析原因:春季至夏季,氣溫較高,南方氣候潮濕、悶熱;滲液、滲血、局部代謝產(chǎn)物及汗液等潮濕物長期刺激局部皮膚;透明敷貼由于透氣差、粘貼牢固后就像覆蓋一層膜,濕熱堆積在局部,聚集于表皮,代謝產(chǎn)物及汗液等刺激物難以排出,導(dǎo)致不同程度的濕疹發(fā)生;由于腫瘤患者化療次數(shù)多,PICC管需長時間留置,穿刺點局部皮膚反復(fù)受消毒液刺激;腫瘤患者化療后機體抵抗力下降,皮膚黏膜保護屏障能力下降[5]。
對此,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加生理鹽水10mL濕敷治療PICC置管處濕疹獲得較滿意療效,其機制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guān):地塞米松是糖皮質(zhì)激素,糖皮質(zhì)激素具有很強的抗炎作用,對各種因素(包括細菌性、化學(xué)性、機械性和過敏性等)所引起的炎癥反應(yīng),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在炎癥早期能抑制炎癥細胞向炎癥部位移動,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致炎活性物質(zhì)的合成,穩(wěn)定溶酶體膜,減少5-羥色胺、緩激肽、慢反應(yīng)物質(zhì)的釋放,增加血管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使血管收縮,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從而緩解紅、腫、熱、痛等癥狀[6-7],局部濕敷,可收縮皮膚末梢血管,促使充血減輕,炎癥滲出減少;傳到及放散局部炎癥蓄熱,抑制末梢神經(jīng)沖動,減輕局部不適感,從而發(fā)揮其消炎、鎮(zhèn)定、止癢、控制感染、抑制滲出和促進皮膚愈合等作用。皮炎平主要成分為激素類,可達到一定抗過敏作用,但抗炎、減少滲出的作用極弱,對PICC置管處濕疹效果欠佳。
在發(fā)生PICC置管處局部濕疹后,護士對患者的皮膚處理方法極其重要。在局部濕敷前,護士向患者解釋濕敷目的,使其消除焦慮情緒,積極配合治療,盡快減少過敏反應(yīng),使患者感覺舒適。濕敷面積應(yīng)大于濕疹范圍3cm,待干后覆蓋無菌紗布4層在PICC置管處,為避免導(dǎo)管滑出,使用3M真絲膠布固定,并加以10cm寬的彈力繃帶外固定,才能有效地保護導(dǎo)管而不易滑出血管外。
地塞米松有抗菌消炎、抗?jié)B出作用,配置簡單、方便快捷、副作用少等優(yōu)點,經(jīng)濟適用,易于臨床推廣。
[1]范愛飛,郭輝,謝榮萍,等.質(zhì)量管理小組在降低化療患者PICC導(dǎo)管感染率中的作用[J].現(xiàn)代護理,2006,12(28):2707-2708.
[2]王愛霞.新型敷料美皮康治療II、III期壓瘡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14):93.
[3]張順奇.PICC置管患者的日常維護及并發(fā)癥的護理[J].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xué)雜志,2008,5(12):1134-1135.
[4]崔盤根,林麟,畢志剛,等.抗人白介素8單克隆抗體乳膏治療濕疹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研究[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6,39(7):394-396.
[5]杜國琴.透明敷貼所致皮膚問題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0):35.
[6]楊潔,王東平,李薇.地塞米松浸泡PICC導(dǎo)管對預(yù)防靜脈炎的作用[J].南京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2008,28 (11):1523-1524.
[7]趙奎金.地塞米松外涂用治療阿奇霉素靜脈輸液致局部不良反應(yīng)的觀察[J].護理研究,2005,21(7): 1177-1179.
R471
B
1002-2376(2015)03-0051-02
201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