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慧+韓霞
摘 要:中國古詩詞是華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它寓意深刻,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流淌的是祖先豐富的生活;它抒情真摯,感人肺腑;它寫景自然,怡人耳目。因此,古詩詞當之無愧成為小學生接觸古典文學的最佳啟蒙教材。重視古詩詞教學,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教學;古詩詞;方式方法
古詩詞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糧,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可它卻一直是我們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如何才能提高古詩詞的教學質量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古詩詞的美與讀
古詩詞把意境美、音韻美、哲理美融合為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學生可以從中受到美的熏陶。如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些佳句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理,既閃耀著美的光彩,又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既抓住“亦畫、亦情、亦理”的特點,又能引發(fā)學生思想情操的美化。因此,小學古詩詞教學就是一種美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對古詩的講評,擴展學生的審美視野,讓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感受,得出正確的審美標準。但是小學生畢竟閱歷和知識都有限,對很多深層的含義不能理解,筆者的策略是“淡化詩意,品析誦讀”。一首古詩有它特定的時代背景,不同的人讀它會有不同的見解,教師把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學生是不對的,也抑制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就拿詩意來說,筆者認為只要借助注釋大體理解即可,因為詩人要表達的情懷深藏于字里行間,這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美,這種意境美最好的表現方式是通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使詩情畫意盡現在學生腦海中。如何去展現?誦讀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誦讀,學生才能體會出詩的真味。重視朗讀首先要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讓學生讀出不同的感悟,同時教師要成為引領學生朗讀的組織者、合作者和促進者,讓學生漸入佳境,讀出層次。如教學陸游的《示兒》時,可按照這樣的教學流程進行朗讀指導。第一,初讀詩文,介紹背景,了解詩人的“悲愁”心事;第二,精讀詩文,了解遺憾,弄清詩人的“悲愴”心境;第三,研讀詩文,理解信念,感受詩人的“悲壯”心愿。學生誦讀詩文,抑揚頓挫,韻味無窮,不僅可以感受到漢語言的韻律之美、詩文的意境之美、形象之美,還可以積累語言,受到熏陶感染。
二、古詩詞的選與教
小學古詩詞體裁豐富,有活潑通俗的童謠、民歌,有古詩體、近詩體、漢樂府、詞,甚至曲,內容生動、健康向上,易于學生接受。如《詠鵝》,詩句形象生動,讀起來也瑯瑯上口,這種童謠或近似童謠的作品正是兒童詩歌啟蒙的好教材。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是針對不同年齡階段選編的。一、二年級學生還不具備抽象思維的能力,其形象思維也還處于較為低級的水平,這一階段的學生知識容量有限,還處于很低的層次,是識字和接觸淺易的白話文的開始,對古代文學作品則是陌生的。所以,低年級的古詩詞內容首先是通俗的,篇幅短小的,語言上朗朗上口,易于誦記。如《畫》,語言非常淺近,接近現代口語,而且內容很像一則謎語,形象生動,配有相應的“畫”。簡潔的語言、短小的篇幅極易于背誦和記憶。適合一年級的詩還有《一去二三里》。三、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語文能力,對古詩詞有了初步的接觸和認識。因此對該階段則有更高一些的要求。如王維的《竹里館》《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等很適合這個階段的學生學習,學生學習興趣盎然,積極性高,記得牢。高年級階段,學生已有較深厚的學習古詩詞的基礎,其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記憶能力等都有較大提高。為此,此階段選編的材料則篇幅稍加長,如律詩《春夜喜雨》、小令《如夢令》。學生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和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和領悟。
三、古詩詞的悟與情
詩中有畫,畫中有情,它需要教師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使古詩教學生動起來。如筆者執(zhí)教的《江雪》這首詩,如果僅僅讓學生理解漁翁孤獨寂寞,這樣的教學顯然是不到位的。所以,筆者引導學生與作者展開心靈的對話,體會作者一腔的憤懣苦悶郁結在胸,以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行動來發(fā)泄他對朝政的不滿,來表露他憤世恨時且又不愿同流合污、孤獨、高傲的感情,從而獲得與作者情感的共鳴,這也是本課教學的內容。然而,由于寫作背景復雜,而小學生的知識、閱歷、個性等方面不足,其中的感情學生很難一下子領悟出來。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出示作者的有關資料,讓學生搞清楚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無疑于“推波助瀾”,能引發(fā)學生的心靈震蕩。通過讀,學生將自己的體會、情感表達出來;通過讀,營造教師、學生、作者彼此間心靈相融、情感相通、協調合拍的良好共鳴,從而提高學生知識、能力、人格、審美、文化等方面的素養(yǎng)。
總之,優(yōu)秀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優(yōu)美的詩詞、深刻的內涵、高遠的意境、流傳的佳句、精湛的語言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語文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引導學生發(fā)現它的美,欣賞它的美,享受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