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錦義
(福建博越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淺析光澤體育中心室內體育館建筑設計
鄭錦義
(福建博越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當前,在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大環(huán)境下,隨著現(xiàn)代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人們對體育運動的熱情日漸高漲,建設一座有一定規(guī)格的體育館,成為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礎配套設施。在本文中,筆者結合光澤體育中心室內體育館的工程設計實踐,對體育館的建筑設計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體育館;建筑設計;設計要點
體育館的工程建設是一項極具專業(yè)性的系統(tǒng)性工作,不僅要滿足體育館各類功能的管理與操作體系,為使用者提供一個舒適的鍛煉環(huán)境。同時還要使體育館體現(xiàn)自身的內涵和地方特色。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本文從體育館的總體布局、交通組織、平面布局、造型設計、視線設計、聲處理等方面分析了體育館的建筑設計。
本工程位于南平市光澤縣城南路西側,昌南二路南側,光澤縣黨校北側;該體育館的建設旨在為光澤縣提供一定規(guī)格的室內體育項目競技比賽場所、日常全民室內體育健身場所,兼顧文藝演出、集會、展覽及其它可擴展功能。擬建體育館包括一個2616席觀眾比賽廳及其配套設施??傆玫孛娣e10741.76m2,總建筑面積16240.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13054.5m2,地下建筑面積為3186.2m2。
總平面布置及交通組織遵循的原則:整合原有場地,將場地和建筑主體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通過合理導入人流進出、充分利用高差組織人車分流等方式,解決人流的疏散問題。各種人流、車流、輔助流線依功能細致劃分,妥善設置,合理布置,互不干擾,交通順暢。
場地南側設消防車道,結合北向昌南二路和東向城南路形成環(huán)型車道。車流從北向道路進入西側大平臺下架空停車區(qū),或通過大平臺底下兩個坡道下到地下停車場。
因基地面積較小,建筑主體及配套設施采用集中布置,建筑體量呈東西走向,結合東、西向觀眾出入口處的樓梯大平臺設置人員集散廣場。東、西向廣場均可通過室外大臺階到達南、北向室外大平臺,通過室外平臺合理組織、疏導包括運動員、記者、裁判、貴賓和器械輔助等各種人流的水平交通。觀眾出入口設在東、西向樓梯大平臺,運動員、運動器械、貴賓等出入口設在南向室外平臺,記者、裁判等出入口設在北向室外平臺,如圖1。
3.1 平面功能布局
(1)地下層主要布置停車和設備用房。
(2)一層布置:乒乓球訓練館、運動員熱身館等運動輔助用房、設備用房等,場地北向一層設置體育用品商店。
圖1 體育館總平面圖
(3)二層設置比賽場地、觀眾席、新聞媒體、貴賓室等,沿比賽場地周邊布置。觀眾通過二樓室外樓梯到達三樓東、西兩端觀眾休息廳進入觀眾席。貴賓、運動員、裁判、記者、運動器材、競賽組織用房等配套用房與比賽場地聯(lián)系方便,流線清晰,并各自擁有獨立入口門廳。
3.2 造型設計
體育館主造型呈規(guī)則對稱多邊形形狀。外墻裝飾呈菱形排列布置,采用掛板、玻璃、格柵等不同材質組合,通過外立面的虛實對比和進退凹凸等造型處理手法,增加建筑的動感與雕塑感,表現(xiàn)體育運動的速度、力量等特質。外觀簡潔,線條飽滿,與特定的場地及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如圖2。
圖2 體育館沿路透視圖
3.3 工藝設計
(1)比賽池按24m×38.4m設計,可滿足籃球、排球、羽毛球和網(wǎng)球等項目的正規(guī)比賽需求。比賽廳的座席沿比賽場地長邊布置,共設固定座席1912席(含主席臺34席)活動坐席696席和8個殘疾人座席。當活動座席收起時,可提供更大的活動場地,滿足集會、文藝演出等功能需求。
(2)觀眾席視線設計
體育館的視線設計原則:①看得見、看得清,可滿足觀眾欣賞比賽的要求;②視覺不失真,俯視角≤30°,同時,為消除行走困難心理,臺階不應過陡。
本館觀眾視點選在比賽場長軸邊線中點上空30cm高處。觀眾席首排高度取850cm高,排深85cm,坐視眼高115cm。視線高差值大于6cm??磁_視線升高,采用折線計算法(用作圖法復核),根據(jù)公式Yn=(Yn-1+Kn-1×C)×Xn/Xn-1求得,經(jīng)調整橫走道前9排座位升高值為40cm,橫走道以后座席升高值取45cm,最后5排取50cm,主席臺臺階高度為80cm。最大俯角為25.29°,最大水平視距31m,在通視、明視、真實、舒適等幾方面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3)比賽大廳建筑聲學設計
體育館應滿足良好的視聽條件,語言清晰度指數(shù)RASTI在0.6以上,保證語言的清晰度。聲學處理方案應結合形式、荷載與裝飾要求,滿足防水、防潮和防霉變等技術指標的要求。體育館使用的擴聲系統(tǒng),應達到館內比賽語言一級、音樂擴聲二級指標。觀眾廳聲學設計技術控制指標:最佳混響時間(滿場):f500~ 1000Hz時,T60=1.5s;館內背景噪聲允許值(空館):綜合NR-35曲線及LA≤40dB(A);擴聲聲壓級聲場不均勻度要求:館內擴聲最大聲壓級應≥98dB、館內聲場不均勻度≤10dB。
本工程屋面為網(wǎng)架結構,比賽廳空間大,易形成回聲,有混響時間長等不利因素,需通過聲學設計來達到較好的音質條件。
①比賽大廳體育V=46121m3,四周側墻面面積S墻=1620m2。
②比賽大廳吸聲量估算:
a.吸聲墻及聲量:
b.觀眾席吸聲量:
c.吊頂吸聲量:
③比賽大廳聲設計用料
a.網(wǎng)架天花懸吊空間吸聲體
面積:2154m2。
布置:懸吊于網(wǎng)架下弦。
材料:25×50方鋁管骨架,穿孔鋁板孔徑φ4,穿孔率28%,孔板內側鋪設離心玻璃棉,玻璃布包裝。
b.側墻吸聲面層:
面積:1296m2。
材料:輕鋼龍骨,三角插式龍骨框架,鋪離心玻璃棉,穿孔鋁板,孔徑φ4,穿孔率28%,板后貼無紡布一層。
c.比賽場池四周做2400高阻燃式吸音布。
3.4 主要建筑構造及建筑裝修
3.4.1 比賽場地木地板構造
自下而上構造為:素土夯實120厚夯石灌砂基層,120厚C15混凝土墊層,30厚C25細石混凝土面層,隨砌隨抹撒干硬性1∶1水泥砂漿壓實感光,刷冷底子油一道,1.8厚石油瀝青聚氨酯防水涂料,20厚1:3水泥砂漿保護層,20×100木墊層,50×80木格柵中距400,20×120松木主地板45°斜鋪,鋪油氈紙一層,30× 40長條企口硬木地板。
3.4.2 二層室外平臺構造
自下而上構造為:鋼筋混凝土板上刷冷底油一道,1.8厚石瀝青聚氨酯防水涂料,30厚APP改性瀝清防水卷材,40厚C25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加鋼絲),20厚1:2水泥砂漿結合層,廣場磚面層,純水泥漿擦縫。
3.4.3 金屬屋面系統(tǒng)構造
采用雙層板做法:面板采用高強鍍鋁鋅壓型鋼板0.53厚。保溫隔熱層50厚玻璃棉,容重24kg/m3。底板采用高強鍍鋁鋅壓型鋼板0.47厚。主檁16#鋼,次檁C15015鍍鋅檁條。
3.5 建筑防火設計
(1)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建筑周邊能夠形成環(huán)形消防車道。建筑底層設置有直接對外出口的消防控制室。室內裝修用料均嚴格按照消防規(guī)范中的耐火等級。
(2)建筑防火分區(qū):本工程地面層分三個防火分區(qū)。比賽大廳包括二、三層的觀眾席,觀眾休息廳及周邊各技術用房,配套用房為防火分區(qū)A。比賽大廳是個無法分隔的大空間,比賽大廳空間設計標高4.5~20.4m,頂部側向設有排煙設施,鋼網(wǎng)架結構用耐火極限1.5h的防火涂料罩面。底層空調機房、變配電房、發(fā)電機房等設備用房為防火分區(qū)C;底層其余配套用房部分防火分區(qū)B。每個防火分區(qū)均有二個以上疏散口,疏散寬度滿足消防要求,各防火分區(qū)之間用甲級防火門或防火卷簾分隔。
(3)安全疏散:體育館安全疏散的重點是比賽大廳的觀眾疏散,涉及觀眾廳疏散口數(shù)目,疏散寬度與疏散時間等三方面內容。本工程觀眾廳共有8個疏散口,每個疏散口疏散人數(shù)338人,符合規(guī)范第5.3.5條要求。疏散口總寬度(觀眾廳至休息廳、廊)17.4m,疏散外門總寬度(休息廳至室外)為19.2m,均滿足規(guī)范5.3.11條平坡地面0.43m/100人的要求。其它疏散口寬度均大于疏散規(guī)定的寬度。
當前,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也逐漸高漲。體育館在完善城市功能、開展體育賽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城市建設中應重視體育館的建筑設計,確保其功能的發(fā)揮。
[1]李啟蘭.淺談體育建筑設計的要點與難點[J].建筑材料裝飾(規(guī)劃設計),2010(09).
[2]李娟.分析鹽城體育館建筑設計[J].2013(23).
[3]王龍康,王衛(wèi)東.淺析大同市體育館建筑設計[J].山西建筑,2012(24).
[4]張偉.分析體育館的建筑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0(21).
TU245.2
A
1673-0038(2015)24-0011-02
201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