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丹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漸深入,在教育領域,高中物理新版教科書的面世引起了物理教育領域的極大關注,新版本物理教科書不僅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有創(chuàng)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內(nèi)在的科學觀創(chuàng)新。本文將從科學觀的角度出發(fā),結合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的實際,對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中的科學觀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書;科學觀
前言:科學觀是指人類對科學本身的認識,科學觀的內(nèi)涵十分豐富,在基礎科學教育中,主要反映為科學本質(zhì)觀和科學價值觀,他們也是科學素養(yǎng)的核心成分之一。本文將從科學本質(zhì)觀和科學價值觀兩個角度,對高中物理新教材中的科學觀進行詳細闡述。
一、科學本質(zhì)觀
(一)科學知識的本質(zhì)——暫時性與持久性并存
人類對科學知識的認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且隨著人類認識知識的增加,未知的事物也在增加,所以著名的物理學家增說過“人的知識越多就越會感覺到自己的無知”,人類對物理知識的認識是暫時性與持久性并存的。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這一點體現(xiàn)的十分明顯,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對物理知識的認定已經(jīng)不是那種斬釘截鐵的語氣,而是要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永遠敞開著進步的大門。當前學生學習的物理知識,只有在現(xiàn)代的人類認識條件下時正確的,并不意味著是永遠正確的,新版本教材對物理科學知識的本質(zhì)認識是十分深刻的,同時也是這樣向?qū)W生展示的。
新版本教材的這種科學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自己對科學技術的觀念,讓學生對物理科學有一個系統(tǒng)的、全面的認識,同時也解除了物理教學活動中教材對學生思想的束縛和視野的遮蔽,傳統(tǒng)的物理教材告訴學生物理知識就是這樣的,是亙古不變的、不容置疑的,所以學生在這種教育長期影響下,失去了對“權威”質(zhì)疑的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往往沒有創(chuàng)新思維、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高中物理教材的這一科學觀,也是響應了新課程標準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要求。
(二)科學探索的本質(zhì)——邏輯與想象的結合
物理學科是一個理性的學科,充斥在物理學科之中的思維方式也是理性的,但是在物理科學的探索道路上,光有理性是不行的,因為理性往往就意味著創(chuàng)造性的缺失,所以在物理學科的探索活動中,嚴密的邏輯和合理的想象是其本質(zhì)。離開了合理的想象,嚴密的邏輯只是周而復始的計算;離開了嚴密的邏輯,想象也只能是空泛的白日夢,所以在物理學科的探索活動中,一定要將嚴謹?shù)倪壿嬎季S和合理的想象連結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物理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物理探索能力、物理創(chuàng)新能力[1]。
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邏輯與想象的結合體現(xiàn)的極為充分,物理教材不再僅僅重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而是對學生的合理想象給予同樣的重視。
例如:在新教材的課后討論環(huán)節(jié)中,“質(zhì)子帶正點,但質(zhì)子卻能聚合在一起構成原子核,根據(jù)你的推測,原因可能是什么”、“為什么物體在真空中下落的情況與在空氣中下落的情況不同?關于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猜想?”在新版教科書中這種新式問題的出現(xiàn),展現(xiàn)出了對學生科學觀培養(yǎng)的重視。
(三)科學事業(yè)的本質(zhì)——科學與社會互動
物理知識作為一個系統(tǒng)性的知識體系,其之所以構建的如此龐大、復雜并不是由科學家孜孜不倦的鉆研決定的,而是由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求決定的,所以物理學科帶有鮮明的社會實踐性,是一個實踐性極強的學科[2]。
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對物理知識的這一本質(zhì)特點有詳細的展示,在傳統(tǒng)的物理知識教學活動中,物理知識往往會被當做單純的知識而被教授,教師對物理知識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獲取高分的工具”上,所以在物理知識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動性并不符合物理知識的實踐性,新版本教材對物理知識實踐性的強調(diào),恰恰彌補了這一點[3]。
二、科學價值觀
(一)科學的外在價值
物理科學是學生在未來社會實踐中的主要武器,對這一件武器,要讓學生對其有充分的認識,所以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對物理知識的兩面性進行了詳細的闡釋,首先物理知識對社會經(jīng)濟建設是有著基礎性的作用的,這不能否認,但是物理知識的發(fā)展和應用同時給人類帶來的苦難也是不可否認的。
在新版本教材中對物理知識本身價值的介紹變得更多了,例如: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讓學生們討論“交通工具的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原子彈的發(fā)明是利是弊?”這些問題的提出和討論,讓學生們充分的認識到,自己掌握的這件物理知識武器,是一把“雙刃劍”,能夠建設這個社會,也會造成負面的影響[4]。
(二)科學的內(nèi)在價值
物理知識作為一種科學系統(tǒng)的知識,其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素質(zhì),同時也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因為物理知識本身是一個非常嚴謹?shù)目茖W體系,其內(nèi)部的每一個知識和定理都是以特定的方式相互連結的,所以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不僅能夠滿足自身對物理知識的好奇心,同時也能夠極大的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思維的縝密性,而這些素質(zhì)是學生其它素質(zhì)發(fā)展的基礎,所以說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中的科學觀,是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5]。
結論:人教版新教科書的出版,不僅僅意味著教材內(nèi)容和教材形式的轉變,更大程度上是物理教材中科學觀念的轉變,這種轉變是本質(zhì)的轉變,能夠改變學生對物理知識和物理學科的認識,促進學生的物理知識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賀平.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課標教材的比較分析與調(diào)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溫曉雷. 中美高中物理教科書科學方法呈現(xiàn)方式的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3]溫博.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書和英國A Level版教科書的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4]張燕梅. 我國30年來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書內(nèi)容現(xiàn)代化的變遷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
[5]楊曼,李倩.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書中的科學探究及其呈現(xiàn)方式[J]. 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3,12:169-1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