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暉
金秋九月,新的小班孩子就要入園了,他們將面臨新的環(huán)境和生活,這不僅是對孩子的挑戰(zhàn),更是對家長和教師的考驗。一些孩子在入園之初會出現(xiàn)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適應(yīng)困難,其最為突出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就是:哭鬧!此外還會出現(xiàn)喝水少、吃飯難、拒絕玩幼兒園的玩具、不睡午覺、不參與集體活動等多種不適應(yīng)行為,那么幫助孩子渡過這一適應(yīng)期,將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yīng)能力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孩子入園適應(yīng)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就是“分離焦慮”,那么教師應(yīng)怎樣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情緒,如何幫助孩子盡快穩(wěn)定情緒,順利入園呢?
關(guān)注每位孩子,給予愛心教育
孩子剛?cè)雸@,情緒波動大,老師對孩子給予關(guān)心的同時、更應(yīng)該對他們給予更多的耐心及細心。
1.和孩子接觸中語言要溫和平緩,讓孩子感受到教師的愛,這樣易于清除他們的畏懼心理:在幼兒園盡量稱呼孩子小名,創(chuàng)造一種親切、自然的氣氛:經(jīng)常擁抱、親吻孩子,用這種身體語言起到安撫作用。
2、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盡可能地回答,不要讓孩子感覺到被冷落;蹲下與孩子講話,使孩子覺得老師是愛她的、可信賴的:針對不同類型的孩子,教師們還要給他們適當宣泄的機會和時間、滿足其情感的需要。
針對孩子特點,實施放松教育
1.孩子哭鬧是一種表達、發(fā)泄方式,孩子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不知所措,對媽媽把他送出來的憤怒用哭鬧的方式發(fā)泄出來,心里會得到平衡。我們要做的就是放松,輕松地對待孩子的哭鬧,讓孩子感覺上幼兒園沒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很好玩兒,使孩子逐漸接受并參與到活動中來。
2.為使孩子能較快的順利入園,可以給孩子多一些的自由:如可帶自己喜愛的玩具、圖書和一些孩子較依戀的物品等來園。
3.多用肯定性語言,少用否定性語言,如:“你很乖,好好玩玩具,媽媽會早點來接你?!焙⒆勇犃藭芨吲d,若說成“你不乖,媽媽就不來接你?!焙⒆泳蜁罂蓿驗樗€不能很好理解兩句話之間的關(guān)系,而只注意了后半句,怎能不哭呢?
4.讓孩子從戶外活動中尋找快樂。來到幼兒園,幼兒更需要的是寬松、和諧、自由、溫馨的環(huán)境。在孩子們?nèi)雸@第二天,教師應(yīng)有序地組織孩子走出教室,一方面帶領(lǐng)他們參觀幼兒園漂亮的環(huán)境,參觀大中班哥哥、姐姐的有趣的活動和游戲,另一方面讓他們在戶外放松心情,尋找快樂。
巧抓教育時機,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規(guī)則是要告訴孩子做事情的底線和是非標準。小班是孩子跨入集體生活的—個開始,也是進行常規(guī)培養(yǎng)教育的關(guān)鍵期。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采用游戲活動法。 孩子剛?cè)雸@,為了盡快穩(wěn)定孩子情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可適時的順應(yīng)孩子的特點,讓孩子動起來,比如,游戲:《變變變》玩法:教師邊拍手邊說:“一,二,三”孩子接著說“三,二,一,拍拍肩膀,變變變”之后變成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梢耘纳眢w的任何部位,反復進行游戲。 2.采用個別引導法 在組織活動中,教師要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注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剛?cè)雸@,有的孩子比較任性,以自我為中心,很多時候不能按教師的要求做;也有些孩子不理解教師對大家說的話,對這些孩子就應(yīng)采取個別引導教育的方法,面對面地告訴他,他會很認真地聽并按要求去做。 3.采用常規(guī)培養(yǎng)法 對一些常規(guī)性、原則性的問題遵循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從而加以培養(yǎng),細心引導,有助于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比如,為了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講故事時要求孩子們坐好了安靜地聽。 4.采用談話兒歌引導法 遇到一件事情以談話的方式先請孩子們說,這件事怎么辦,有的小朋友這樣做了,對嗎?為什么?應(yīng)該怎樣做?在討論活動中,也是孩子自我成長的過程,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并能監(jiān)督檢查部分自制力較差的孩子。如來園哭,沒禮貌,不吃飯,不喝水,不睡覺,亂扔玩具好嗎?接著就可以隨即教孩子一些相關(guān)的兒歌:如《寶寶有禮貌》“好寶寶,有禮貌,進園就問老師早,回家問聲媽媽好,大家跨我是好寶寶?!?/p>
利用多種方法,加強能力培養(yǎng)
在家里,孩子的事情家長幾乎全部包辦,到了幼兒園,孩子難免產(chǎn)生畏懼心理,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要在在進餐,午睡,上廁所三個方面著重培養(yǎng):
1.幼兒進餐時的組織與培養(yǎng)。
孩子進餐時掉飯粒、翻飯碗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我們一般建議家長給孩子準備一件防濕的小罩衣,這樣里面的衣服不會濕,也易于清洗??衫蔑埱皶r間學習一些兒歌和手指游戲,如:《吃飯歌》吃飯時,坐坐好,手拿勺,碗扶牢,細細嚼來慢慢咽,一口一口全吃掉。
當孩子表現(xiàn)好時,我們要抓住時機及時表揚,可以說:“寶寶把碗里的飯都吃光了,還吃了青菜,和老師說話也很有禮貌,真是個好孩子”。當孩子不好好吃飯時,老師要及時地給予提醒,同時要多與家長溝通,取得他們的配合,一起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2.幼兒午睡習慣的養(yǎng)成。
孩子剛?cè)雸@時,往往會被新鮮的環(huán)境、玩具所吸引而暫時忘卻對家人的思念,但一到午睡時間,有的孩子不愿午睡,甚至哭鬧。這時如果老師強行把他抱到寢室,只會適得其反,反而影響其他孩子。我們允許個別哭鬧厲害的孩子在教室里自由玩耍,由另一位老師一邊陪著孩子游戲,一邊安慰其情緒。等孩子有點困了,再由老師撫拍著使其入睡。
3.幼兒如廁時間及習慣的培養(yǎng)。
小班孩子剛?cè)雸@,拉褲、尿褲現(xiàn)象比較正常,尤其是對于貪玩的孩子和睡得較沉的孩子,應(yīng)特別提醒,并加以正確的培養(yǎng)和對待,教師一定要耐心、細致,不能著急。尤其要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特別值得提出的一點是:無論是接送、進餐、午睡,還是如廁等,這些習慣的養(yǎng)成一定要和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家長了解孩子各種正確的作息習慣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周六周日對孩子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千萬不能覺得孩子周末在家休息就可以讓其隨心所欲的放松,這樣不但影響老師在園一周的培養(yǎng)成果,而且對孩子行為的培養(yǎng)極其不利。
指導家長,家園同步,效果更佳
孩子的入園焦慮很多是由家庭教育的不當引起的。家長要了解幼兒園的活動,要做到:
1.送孩子入園時放松心情,了解孩子哭是發(fā)泄的一種方式,適當哭點也沒什么。多和孩子談?wù)撚變簣@里的新鮮事情,以輕松愉悅的情緒帶動孩子。
2.若孩子不愿上幼兒園,千萬不要用嚇唬、欺騙的方法,比如有的家長說“不上幼兒園就會被瘋子背去”“不上幼兒園媽媽就不要你”等等,這樣即使孩子被迫來幼兒園了,也不會有好情緒,而會缺乏安全感,較長時間不能適應(yīng)。
3.對孩子的不良習慣不要反復去提,適當?shù)?,反而會有助于消除壞習慣,養(yǎng)成好習慣。
總之,新生孩子入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孩子分離焦慮情緒考驗著老師、家長的耐心和毅力。相信只要家園能細心觀察,密切配合、耐心解讀,付出真心,就能和孩子一起度過難關(guān),使他們能盡快適應(yīng)幼兒園生活,走進幼兒園,快樂起步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