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碧輝
臨床上,血液透析患者常發(fā)生脂代謝紊亂和并發(fā)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左心衰竭等,是患者最重要的并發(fā)癥及死亡原因[1],尤其是急性左心衰竭,病情兇險,發(fā)病率高,可達45%~50%,可導致患者突然死亡[2]。脂代謝紊亂的發(fā)生可能和患者腎功能的減退、透析不充分、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有關,但具體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3]。而急性左心衰竭的發(fā)生一般認為與脂代謝紊亂、透析是否充分、高血壓有關[4-6]。為探討研究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左心衰竭的發(fā)生與脂代謝水平的關系,予以早期干預治療,本研究將90例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按是否發(fā)生急性左心衰竭分為急性左心衰竭組(心衰組)和未并發(fā)急性左心衰竭組(非心衰組),進行統(tǒng)計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株洲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慢性腎炎患者32例,糖尿病腎病患者29例,梗阻性腎病11例,多囊腎6例,高血壓腎損害12例。按是否發(fā)生急性左心衰竭分為急性左心衰竭組(心衰組)和未并發(fā)急性左心衰竭組(非心衰組),其中急性左心衰竭竭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22~76歲,平均(47.9±6.4)歲;未未并發(fā)急性左心衰竭組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 21例,年齡 21~82歲,平均(50.9±8.5)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有心悸,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口唇發(fā)紺,端坐呼吸,咳嗽等急性心力衰竭的表現(xiàn), 依據(jù)急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7]均符合發(fā)急性左心衰竭的診斷標準,按 killip法分級標準為Ⅱ~Ⅳ級。
1.3 治療方法 2組的治療方法完全相同,均采用常規(guī)血液透析治療模式,貝朗Dialog透析機,雙級反滲透析用水。透析液為碳酸氫鹽透析液,透析時間3~5 h,血流量200~300mL/min,其中行動靜脈瘺管者65例,中心靜脈導管者25例。
1.4 觀察指標 檢測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 A 1(apol-A 1)、總蛋白(TP)、反應蛋白(CRP)、白蛋白(Alb)等,將2組檢驗指標進行比較。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方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心衰組與非心衰組的實驗室指標比較 與非心衰組相比,心衰組TG(2.6±0.8)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9.44,P<0.05)。炎癥指標中,心衰組 CRP(14.6±5.4)明顯高于非心衰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1.30,P<0.05)。其余指標TC、HDL-C、LDL-C、apol-A 1、TP、Alb 2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32,2.01,1.77,1.03,2.49,1.84,P>0.05)。見表 1。
表1 2組血液透析患者的實驗室指標比較(±s)
表1 2組血液透析患者的實驗室指標比較(±s)
注:與心衰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TC TG HDL-C LDL-C apol-A 1 TP CRP Alb心衰組 40 4.1±1.2 2.6±0.8 1.0±0.2 2.4±1.1 1.1±0.2 65.2±6.8 14.6±5.4 32.4±6.5非心衰組 50 3.9±1.1 1.4±0.6a 1.2±0.5 2.3±1.0 1.3±0.4 67.3±7.6 7.2±4.5a 34.3±5.4
2.2 患者合并高血壓、感染率比較 與非心衰組相比,心衰組患者合并高血壓(32.00%)和合并感染(54.00%)顯著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82,7.46,P<0.05)。見表 2。
表2 患者合并高血壓、感染率比較[n(%)]
急性左心衰竭竭是臨床常見的急性重癥之一,慢性腎衰竭是心力衰竭的獨立危險因素[7]。心力衰竭是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并發(fā)癥之一,也是導致透析患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透析患者發(fā)生急性左心衰竭的誘因很多,如透析不充分使體內內毒素蓄積過多,引發(fā)心肌收縮力減弱,導致急性左心衰竭;透析不充分還能造成水鈉潴留引起高血壓,使患者血壓保持在高水平,加重心臟后負荷引發(fā)急性左心衰竭;同時還能引起電解質、鈣、磷代謝紊亂及血清白蛋白降低造成機體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風險引發(fā)急性左心衰竭。
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謝紊亂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增多。近年來,很多學者開始致力于研究提高透析效率,改善患者預后和生存質量。血液透析患者多有高脂血癥,表現(xiàn)為TG升高,TC正?;蚪档?。血清中白蛋白的水平降低可增加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病變的發(fā)生率及病死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液透析患者的脂代謝紊亂主要表現(xiàn)為HDL及apo-A 1降低,TG和脂蛋白及LDL升高。普通人群中,降低患者LDL水平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而在透析患者中脂代謝水平的異常與患者的病死率無明顯的相關性。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血脂異常與心血管事件呈正相關[8]。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TG水平與急性左心衰竭的發(fā)生關系明顯。與非心衰組相比,心衰組TG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液透析患者的HDL及apo-A 1降低,TG和脂蛋白及LDL升高。與非心衰組相比,心衰組患者合并高血壓(32.00%)和合并感染(54.00%)顯著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發(fā)生急性左心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的脂代謝水平主要為TG增高。而血液透析患者的HDL及apo-A 1降低,甘油三酯和脂蛋白及LDL升高[9]。另外患者合并高血壓或感染也會增加其急性左心衰竭發(fā)生危險,臨床治療中應控制患者血壓及感染等。
[1]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553.
[2] 林向東,陳志斌,徐慶,等.慢性腎功能衰竭維持性血透患者的心功能變化[J].臨床醫(yī)學,2012,27(1):44-45.
[3] Senti M,Romero R,Petro-Botet J,et al.Lipoprotein abnormalities in hyperlipidemic and normalipidemic men onhemodialysi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J].Kidney Int,2013,41(5):1394-1399.
[4] Hiroaki O,Willsm FK.Lipid abnormalities in end stage renal disease[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2,13(supply):45-49.
[5] Robert D,Jeanmonod R,Favre H,et al.Changes in lipoprotein by the remnant kidney tissue or bionephretomy in chronic uremic patients treated by hemodialysis[J].Metabilism,2012,38(6):514-521.
[6] Stefoni F,Scolari MP,Cianciolo G,et al.Membranes,technologies and longterm results in chronic haemodialysi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0,15(Suppl 2):12-15.
[7]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3,38(3):195-208.
[8] 張春,鄧安國.慢性腎臟病心血管并發(fā)癥的危險因素與防治[J].臨床內科雜志,2013,24(5):439-442.
[9] 石明,賈努漢,丁國華,等.血液透析對尿毒癥患者心臟功能的影響[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3,4(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