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王賢恩
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
王 勇,王賢恩
目的 觀察左卡尼汀注射液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 將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A組)和對照組(B組)。B組給以心衰患者的標準化治療方案,A組在B組基礎上給以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療兩周后,結(jié)合B型尿鈉肽(BNP)、6分鐘步行試驗、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jié)果 試驗組血漿BNP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6分鐘步行試驗距離長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左室射血分數(shù)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在標準化治療慢性心衰患者的基礎上聯(lián)合運用左卡尼汀注射液能顯著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B型尿鈉肽;6分鐘步行試驗;左卡尼汀注射液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內(nèi)科的常見病,也是大多數(shù)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最終歸宿,生存質(zhì)量及預后都極差,5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仿,雖然目前國際標準化治療中包括運用利尿劑洋地黃制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及β-受體阻滯劑等,都顯著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也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但是治療效果仍然有限,亟須更深入研究。有研究表明心肌細胞的能量代謝障礙時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發(fā)病機制之一,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患者的預后[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細胞β-氧化分解受限,而左卡尼汀注射液能促進心肌細胞的氧化,減少游離脂肪酸、長鏈脂酰CoA等有害物質(zhì)在心肌細胞內(nèi)的堆積,預防和減輕心肌損傷。本研究旨在觀察左卡尼汀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
1.1 臨床資料 將2013年—2014年在我院心內(nèi)科以慢性心力衰竭為主要病因住院的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A組)和對照組(B組),每組50例。試驗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35歲~82歲(62.94歲±15.33歲);病程1年~8年(4.64歲±1.69歲);原發(fā)疾?。焊哐獕盒孕呐K病21例,冠心病16例,風濕性心臟病8例,心房纖顫5例。對照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37歲~80歲(58.56歲±12.45歲);病程2年~7年(4.30年±1.78年);原發(fā)疾?。焊哐獕盒孕呐K病23例,冠心病17例,風濕性心臟病6例,心房纖顫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原發(fā)疾病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基本情況
表2 兩組原發(fā)疾病的構(gòu)成 例
1.2 納入標準 經(jīng)臨床診斷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符合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制定的有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級的Ⅲ級~Ⅳ級,左室射血分數(shù)≤45%;同意并簽署參與本試驗研究治療的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變異性心絞痛;原有心臟瓣膜病合并嚴重心力衰竭,原發(fā)性心肌?。辉蟹蝿用}高壓者,肺心病患者;合并其他嚴重疾病或主要臟器疾病患者如肝腎功能不全者;免疫系統(tǒng)疾病,貧血,出血,嚴重感染(如敗血癥,肺部感染或膽道感染);惡性腫瘤患者;對左卡尼汀藥物過敏者。
1.4 脫落剔除標準 研究過程中未嚴格按照醫(yī)囑使用藥物,治療途中失去聯(lián)系者及自愿要求退出研究者,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不能繼續(xù)本研究者。
1.5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接受治療前先常規(guī)進行心電圖檢查,心臟超聲檢查,血尿常規(guī)及生化檢查,血漿BNP測定,6 min步行試驗,評價患者的心功能分級(按照NYHA分級)。檢查結(jié)束后對照組給予標準化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治療方案(利尿劑,ACEI類制劑,β-受體阻滯劑,正性肌力藥物等治療)。試驗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意大利Sigma-taus P.A生產(chǎn))每次3 g,每日一次,靜脈滴注,療程為兩周。
1.6 療效觀察指標 血漿BNP值:用藥第14天后用美國博適公司生產(chǎn)Triage全自動免疫分析儀測定血漿BNP。6 min 步行試驗: 囑咐患者在平直的30 m走廊里盡可能的快步行走6 min,試驗中不得干涉患者,不鼓勵患者,測量4次,如果4次測量距離相隔在10%之間則取平均值,如果在10%以上,則多加一次測量。治療結(jié)束后用超聲心動圖測定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
1.7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軟件分析,兩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
試驗組血漿BNP低于對照組(P<0.05);6 min步行距離長于對照組(P<0.05);左室射血分數(shù)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檢測指標比較(±s)
隨著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進步,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發(fā)展過程中除了心室重塑以外,還存在著能量代謝的重塑[2],van Bilsen等[3]提出了衰竭心肌的代謝重構(gòu)概念,心衰時心肌細胞糖、脂肪、蛋白質(zhì)代謝紊亂,心肌細胞能量代謝途徑發(fā)生異常變化。心衰時心肌細胞缺血缺氧嚴重,脂肪酸β-氧化明顯受限,導致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cids,F(xiàn)FA) 和脂酰輔酶A(acyl-coenzyme A,AcylcoA)堆積。過多的FFA 和Acyl-coA 抑制細胞內(nèi)多種酶的活性,誘導多種病理改變,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導致心功能惡化[4]。而以往的傳統(tǒng)常規(guī)治療心力衰竭患者中,強調(diào)的是運用ACEI及β-受體阻滯劑延緩心室重塑,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限,臨床效果有限。目前亟須能改善心肌細胞能量代謝的藥物來治療延緩心衰患者的代謝重塑。
本研究運用的左卡尼汀是脂肪酸代謝的必需輔助因子,有研究表明,心衰患者心肌細胞和血漿中的左卡尼汀都明顯缺乏,左卡尼汀缺乏水平與心衰嚴重度呈正相關[5]。心衰時補充外源性游離卡尼汀,可以使堆積的脂酰 CoA 進入線粒體內(nèi),減少對腺嘌呤核苷酸轉(zhuǎn)移酶的抑制,使氧化磷酸化得以順利進行[6]。另一方面,減少了游離脂肪酸及脂酰 CoA 等代謝產(chǎn)物對細胞膜的破壞,也維護細胞膜的穩(wěn)定性。本研究發(fā)現(xiàn)運用左卡尼汀的試驗組6 min步行試驗、LVEF均較對照組顯著延長,血漿BNP較對照組下降,心功能分級較對照組有進步。這是因為外源性左卡尼汀補充治療,有利于長鏈脂肪酸的轉(zhuǎn)運,減少長鏈?;鵆oA 等毒性代謝產(chǎn)物在心肌細胞內(nèi)的堆積,使ATP 產(chǎn)量恢復,對心肌細胞機械功能恢復有明顯療效[7]。
對伴有中度和重度的心力衰竭患者,左卡尼汀可改善心肌氧耗,增強患者的運動耐受性。故運用左卡尼汀既能改善心肌細胞的能量代謝,也能增加心肌細胞的氧供,同時減輕心肌細胞的脂毒性。
[1] Ingwall JS.Energy metabolism in heart failure and remodelling[J].Cardiovasc Res,2009,81(3):412-419.
[2] van Bilsen M,Smeets PJ,Gilde AJ,et al.Metabolic remodelling of the failing heart: the cardiac burn-out syndrome[J].Cardiovasc Res,2004,61(2):218-226.
[3] Ferrari R,Pepi P,F(xiàn)errari F,et al.Metabolic derangement in ischemicheart disease and its therapeutic control[J].Am J Cardiol,1998,82( 5A):2K-13K.
[4] 殷廣富,王詠梅,張家優(yōu),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游離肉堿濃度的測定及臨床意義[J].中國綜合臨床,2002,18(5):410-411.
[5] 唐瑞康.左卡尼汀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2,18(16):22-24.
[6] Rizxos I.Three-year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caused by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L-carnitine administration [J].Am Heart J,2000,139(2 pt 3):s120-123.
[7] Losterh,Miehe K,Punzel M,et al.Prolonged oral L -carnitine substitution increases bicycle ergometer performanc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ischemically induced cardiac insufficiency[J].Cardiovasc Drugs Ther,1999,13(6):537-546.
(本文編輯 王雅潔)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醫(yī)院(湖北恩施 445000),E-mail:wangyongxinnei@126
R541 R256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17.018
1672-1349(2015)17-1968-02
201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