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萍
風險管理在兒科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
蔡萍
目的探討風險管理在兒科護理中的實施效果。方法選擇2012 年7~12月我院兒科收治的168例患兒作為研究組,選擇2012年1~6月收治的165例患兒作為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風險管理措施。結果研究組護理風險事件、護理糾紛的發(fā)生率為1.79%、0.60%,低于對照組的7.27%、4.85%(P<0.05);護理滿意率為98.81%,高于對照組的89.29%(P<0.05)。結論風險因素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護理風險事件及護理糾紛的概率,提高護理滿意度。
兒科;護理;風險管理;對策分析
兒科是醫(yī)院的高風險科室之一,患兒病情進展變化快,患兒家長對醫(yī)護服務質量的要求高,是醫(yī)療護理糾紛相對高發(fā)的科室[1]。本研究于2012年7~12月將風險管理應用于本院兒科護理中,效果確切,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7~12月我院兒科收治的168例患兒作為研究組,其中男89例,女79例;年齡40 d~13歲,平均年齡(5.5±2.6)歲。選擇2012年1~6月收治的165例患兒作為對照組,其中男85例,女80例;年齡42 d~13歲,平均年齡(5.6±2.7)歲。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比較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風險管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對既往兒科病房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制定系統(tǒng)的病房風險管理和護理方案。(1)提高護理人員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護士長定期組織科室護理人員學習《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與醫(yī)療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分析國內及院外的醫(yī)療護理糾紛,從中吸取教訓,消除各種兒科病區(qū)風險因素可能引起的不安全護理行為,使護理人員從患兒入院開始即重視護理過程中的任何細節(jié),避免護理差錯發(fā)生,(2)加強兒科病房風險管理質量控制。護士長加強對護理質量及環(huán)節(jié)質量的管理,落實重點患兒的交接班工作,對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心差、散漫等現象,及時處理,獎罰分明。對醫(yī)囑用藥、節(jié)假日值班、新生兒操作及并發(fā)癥護理等重要環(huán)節(jié)進行重點管理,避免護理差錯的發(fā)生。(3)加強對科室護理人員的理論技能培訓??剖叶ㄆ谟煽浦魅巍⒆o士長講解兒科危重癥及常見病的相關知識、處理方法及注意事項,提高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水平,以使遇到急癥病例時,護理人員能做到預見性護理。定期進行小兒新肺復蘇等急救培訓,提高搶救成功率。定期派護理骨干進修,學習新技術,回院后傳授給每個護理人員,提高全體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術水平。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對比兩組護理風險事件、護理糾紛的發(fā)生率及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情況。護理風險包括:管道脫落、感染、突發(fā)意見風險等。(2)護理滿意度采用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估,滿分為100分,70分以上為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分析與統(tǒng)計,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的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護理風險事件、護理糾紛的發(fā)生率為1.79%、0.60%,低于對照組的7.27%、4.85%(P<0.05);護理滿意率為98.81%,高于對照組的89.29%(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糾紛、護理風險事件的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率對比[n(%)]
兒科重癥監(jiān)護室是高風險科室,兒科急癥起病急,并發(fā)癥危重,病死率高,容易引發(fā)醫(yī)療糾紛。因此,強化兒科重癥監(jiān)護室的風險管理工作是醫(yī)院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4]。
我院兒科于2012年7~12月對168例患兒實施了風險管理干預措施,療效確切。風險管理是指通過對已有及潛在的風險進行識別及科學的分析,并系統(tǒng)地制定護理措施以防范和減少醫(yī)療風險帶來的危害,提高護理質量。風險管理制度將護理責任貫穿于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班次,每個護士都必須認真去落實,以此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識別能力,使其對風險有預見性,有利于管理者制定的風險管理措施全面嚴格地執(zhí)行。同時,合理安排其作息時間,實施彈性排班制度,培養(yǎng)護理人員間的團結互助精神,可以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技術水平,以及對危險征象的識別,有預見性地評估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可能性,并在并發(fā)癥發(fā)生后積極果斷處理,改善預后和臨床結局。此外,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能技巧,做好護患溝通和解釋,使家長對患兒病情有正確了解,知曉可能出現的風險,獲得家長的理解,也可以減少護患糾紛[5-6]。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風險事件、護理糾紛的發(fā)生率為1.79%、0.60%,低于對照組的7.27%、4.85%(P<0.05);護理滿意率為98.81%,高于對照組的89.29%(P<0.05),這與有關報道結果一致[6-8]??梢?,風險因素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護理風險事件及護理糾紛的概率,提高護理滿意度。
[1]陳清. 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4(9):185-186.
[2]劉璇,孜依丹·買買提. 風險防范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2):161-162.
[3]劉妙盛. 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5(8):104-106.
[4]張明霞. 風險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5(6):97-98.
[5]王芳. 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9):92-93.
[6]譚海玲. 兒科護理管理中風險防范護理的應用效果[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5(15):44,46.
[7]曾月嫦,麥海娟,馬夢玲,等. 風險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下旬刊),2012,18(2):38-39.
[8]張桂香. 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23):346-347.
Effect Evalu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Pediatric Nursing
CAI P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 People's Hospital of Zepu County, Kashgar 8448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pediatric nursing.Methods168 cas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group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2 in our hospital, 165 cases of children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2. The control group took the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the research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ResultsThe occurrence rat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and nursing dispute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1.79% and 0.60%,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27%, 4.85% (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98.81%,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89.29% (P<0.05).ConclusionRisk factor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nursing care and the probability of nursing disputes,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Pediatrics,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R473
A
1674-9308(2015)32-023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2.172
844800喀什,新疆澤普縣人民醫(y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