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如此“劫富濟貧”,兒媳帶著孩子住回娘家
帖子一開始,“洋洋的媽媽”就交代了丈夫的情況。丈夫G是名醫(yī)生,典型的鳳凰男,上有哥哥,下有妹妹,從上大學那天起,全家人就指望他將來能光宗耀祖?!把笱蟮膵寢尅鄙L在城市,是名護士,婚房首付是她在國外的姐姐贊助的。兩人當初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洋洋的媽媽”就是看重了G的孝順。
結(jié)婚之后,G很顧家,除了小家之外,當然還顧及著遠在農(nóng)村的老爸老媽。老家一來電話,不管是要錢還是辦事,他都應承下來,從來不讓家人失望。“洋洋的媽媽”稱,為了還房貸,她和丈夫的日子過得十分節(jié)儉。可這一切,遠在農(nóng)村的公婆根本不知情,整天只是想著怎么從他們這里要錢,好拿去貼補條件較差的大兒子和小女兒。
“洋洋的媽媽”記得第一次跟丈夫回家,婆婆就給她上了一課。那天,她剛走進廚房,婆婆就和她說自己養(yǎng)大3個孩子多么不容易,特別是供養(yǎng)G上學多么艱難,繼而說G賺錢也不易,女人必須勤儉持家。一大圈繞下來,婆婆終于亮出了潛臺詞——嫌兒媳衣服買多了,浪費錢,不是個會過日子的人。
可這些還不算什么,第二天一早,“洋洋的媽媽”剛一起床,就看見小姑子拿著她的發(fā)夾在頭上比畫,手上還戴著她睡前摘下來的手表。“洋洋的媽媽”還沒來得及說什么,小姑子率先放話,讓“洋洋的媽媽”把發(fā)夾和手表送給她,并說:“你這些東西都是用我哥的錢買的,當初為了我哥能上大學,我吃了多少苦??!”言下之意,現(xiàn)在到了你們該回報的時候了!這事后來被婆婆知道了,可是婆婆什么也沒說?!把笱蟮膵寢尅边@才明白了,丈夫有今天跟他們?nèi)乙郧暗母冻龇植婚_,現(xiàn)在是他們家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了。
2013年7月,結(jié)婚5年后,房貸終于還完,G提出要把父母和妹妹接來住幾天。哪知,小姑子一來就挑起了事端:“你們?nèi)兆舆^得這么好,可惜將來沒人繼承家業(yè)?!薄把笱蟮膵寢尅庇幸粋€女兒,名叫洋洋,聽了小姑子的話,她心里很不是滋味:“怎么沒人繼承了?我們有洋洋?!毙」米咏酉聛淼脑捵尅把笱蟮膵寢尅备由鷼猓骸芭畠涸缤硎且蕹鋈サ?,家產(chǎn)要由男孩繼承才是正理?!?/p>
在飯桌上,小姑子又把剛才的話題續(xù)了上來,并直接提出:“大哥家生的是男孩,你們這房子應該留給大哥家孩子,這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薄把笱蟮膵寢尅币宦牐ⅠR跟小姑子理論,差點吵了起來??晒牌哦汲聊徽Z,看那架勢,就像是早就商量好了一般?!爱敃r我就在想,這事肯定沒那么容易結(jié)束?!?/p>
果然沒多久,G突然對“洋洋的媽媽”說:“大哥家的兒子下學期上初三,家里人想把孩子送到城里來借讀一年,住在我們這里?!薄把笱蟮膵寢尅币婚_始沒同意,G卻一再軟磨硬泡地勸她:“以前為了我上大學,大哥大嫂吃了很多苦,現(xiàn)在他們好不容易求咱們一次,我不能不幫。”最終,“洋洋的媽媽”被迫同意。
沒過幾個月,公婆也借著照顧孫子的理由住進了家里。自此,婆媳戰(zhàn)爭不斷上演。
一年后,侄子要參加中考,應回原籍考試,按理說可以回老家了。不料,孩子一點也沒要走的跡象?!把笱蟮膵寢尅焙芪竦亟o大伯哥打了個電話:“大哥,孩子快中考了,我們這里人多,影響孩子復習,要不你們把孩子接回去?!笨墒?,大伯哥沒同意,還說讓孩子先住著,以后再說。
這一等,等來了大問題。不久,丈夫告訴“洋洋的媽媽”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要把大哥孩子的戶口遷到他們家,或者直接把孩子過繼給他們。“洋洋的媽媽”堅決不同意,并立即把侄子的東西收拾好,讓大哥來把孩子接回家。誰知,“洋洋的媽媽”給大伯哥打電話,一直打不通。事后,G又對“洋洋的媽媽”說:“侄子過繼的事,我一開始也不同意,但是爸媽說都是自己兄弟,應互相幫襯一把。仔細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狈蚱迋z誰也說不服誰,大吵了一架。吵到最后,婆婆發(fā)話了:“你們生活條件好,一個孩子是帶,兩個孩子也是帶,還有我和你爸能幫你們,你為什么不同意?”聽了這話,“洋洋的媽媽”跟婆婆爭執(zhí)起來:“這是在我家,而且這房子的首付也是我姐出的,你們趕緊把孩子接走!”不料,小姑子卻一把將“洋洋的媽媽”推倒在地……
吵架之后,“洋洋的媽媽”帶著洋洋回到了娘家,并準備離婚。在她看來,如果丈夫要想挽回一切,那就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不再提侄子過繼的事。
一帖激起千層浪,眾說紛紜論是非
“洋洋的媽媽”在天涯論壇痛訴了自己的遭遇,希望網(wǎng)友們給她出出主意,告訴她該如何走出眼前這個困局。孰料,一石激起千層浪,跟“洋洋的媽媽”同病相憐的人不在少數(shù),形形色色的故事無奇不有。
網(wǎng)友118稱——
我老公也是農(nóng)村的,有個妹妹,在外打工。大學畢業(yè)后,我老公自己創(chuàng)業(yè)。剛開始,我們?nèi)兆雍茈y,本想求老公家里資助一點,可他們說家里都是農(nóng)村人,哪有錢支持我們。后來我們經(jīng)濟條件慢慢好轉(zhuǎn)了,婆婆就主動來我們家,說要幫我們照顧女兒。沒想到婆婆住進我們家以后,隔幾天就會找老公要一些錢,說是貼補給小姑子。
小姑子看到我老公做生意發(fā)達了,也動了做生意的心思,就讓婆婆來當說客,向我們要錢開公司。婆婆見我不同意,竟然說:“我問自己的兒子要錢,又不是問你要錢,你為什么橫加干涉?”我不明白,難道就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好一點,就該被婆婆拿去接濟小姑子?
一些遭遇過父母“劫富濟貧”的子女們,也都想問這個問題。一位婆婆的自我告白,或許能給我們一些答案。
“許阿姨”發(fā)帖說——
我也是一個當婆婆的,在這里忍不住想給天下父母說幾句公道話。我是所謂的城里人,可家里條件并不好,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大學畢業(yè)后,留在北京工作;小兒子沒考上大學,開了一家餐館,后來生意不好倒閉了,欠了十幾萬元債。哪個當父母的,不盼著自己孩子好,當然是哪個有困難就幫哪個。我們年紀大了,已經(jīng)力不從心,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大兒子,再說兄弟姐妹之間,本就該互相幫助。我出面擔保幫小兒子找大兒子借了幾萬元,大兒媳還好,什么也沒說。不過,后來小兒子生意又失敗了,錢實在還不上,只能一拖再拖。
我跟孩子爸爸沒辦法,只好把養(yǎng)老金拿出來先替他墊上。大兒子又幫他弟在北京找了份工作,工資不高,勉強養(yǎng)活自己。看孩子苦成那樣,我們也心疼,便偷偷貼補他一些錢,而這些錢,很多都是大兒子給我們養(yǎng)老用的。這些事,被大兒媳知道了,說我們只顧小的不顧大的。其實,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只希望孩子們都幸福,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這個有難幫這個,那個有難幫那個,盡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人老了能力有限,能想到的蠢辦法就是讓條件好的孩子幫扶條件差的孩子,或許做事方法欠妥當,但心是好的,也算不上“劫富濟貧”。如果硬要把“劫富濟貧”這頂帽子扣在我們頭上,也是父母無奈之下,不得不選擇的辦法。
只要夫妻同心多商量,營造圍城內(nèi)外和諧并不難
面對父母的“劫富濟貧”,父母和子女都有自己的委屈和理由。是父母的錯,還是子女太小氣,也不能簡單一概而論。
下面是網(wǎng)友“小薇”講述的故事,或許會傳遞給我們一些正能量——
我婆婆一直覺得我和老公在城里生活得很好,工資又高,家里有什么事都找我們。幾次之后,我和老公就感覺壓力很大,但直接拒絕婆婆肯定會傷感情,于是我們商量著把婆婆接到家里住一段時間,讓她明白一下我們在城市生活工作也不容易。
于是,老公去老家把婆婆接了過來。婆婆剛來的時候,總讓我們陪她一起去超市,買上一大堆的營養(yǎng)品,然后打電話給鄉(xiāng)下的大哥和在縣城的二哥來拿回去。加上老家親友人來人往,自從婆婆來了以后,家里的開銷瞬間升了一級。還好,老公是個開明之人,經(jīng)商量以后,我們決定讓婆婆當一個月的家。我們在月初把固定的生活費交給婆婆,拜托她用這些錢來維持家里一個月的日常生活。
剛開始幾天,婆婆還是經(jīng)常去買一些東西找人帶回老家。很快,月初給婆婆的生活費就用了大半,她很自然地找老公要錢。老公這次也哭窮,說這個月所有的生活費再也沒有多余的了,如果現(xiàn)在就用光了,下半個月就難以為繼了。
婆婆開始以為老公只是說著玩,到了后半月,發(fā)現(xiàn)老公真的沒有再給生活費,她才開始著急。這時,我才找婆婆談心,告訴她,其實我們兩個在城市里打工也不容易,每天辛苦上班賺取的工資并不高,加上城里什么都得花錢,日子過得并不寬裕。經(jīng)過推心置腹交流,婆婆終于明白了我們生活的難處。從此,婆婆屢次對老家親人說我們在城里生活不容易,真心實意幫我們精打細算過日子。 " " " " " " " " "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插圖:劉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