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回媽媽家,媽媽要我陪她逛街,破天荒的,一向節(jié)儉的她看中一件5000多塊錢的羊絨大衣,象征性地試穿之后,她把衣服遞給我:“來,試試看!”
時尚的款式,明亮的色澤,穿在身上,鏡子里的人煥然一新。可粗粗盤算,這價錢,夠女兒暑假兩次四宿五天京城游學了(自從女兒喜歡上旅游,我通常都是這樣換算大件物品價值)。把衣服戀戀不舍地退給導購小妹,媽媽有點急:“怎么不要呢?穿著多好啊,品牌的,一點都不貴!”
上次逛街,她看上一件150元的純棉外套,怕褪色怕起球猶猶豫豫不肯買,我知道,她是想看看有沒有更便宜的??墒乾F(xiàn)在……我突然明白過來,媽媽是打著要我陪她逛街的旗號,目的是要我買一件穿得出門的衣服,她分明就是不愿意我受到來自家庭、孩子、事業(yè)的牽絆,穿成灰頭土臉的樣子,她一直希望我有精致的生活,做一個光彩奪目的魅力女人,但我總與她的期望背道而馳。
回家的路上,媽媽不停地念叨:“你20幾歲時,每個月才掙100多元錢,可你舍得拿出一個月的工資去買條裙子,現(xiàn)在工資翻了幾十番,5000塊錢買件大衣,這是件正經(jīng)衣服啊,你卻嫌貴了!”
我跟媽媽解釋,那時候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現(xiàn)在上有老下有小,有各種亂七八糟的開支呢。再說,如今我也不是從前的消費觀和生活觀了,中年了,喜歡更舒適,不講究什么品牌時尚了。
這一下,媽媽更驚詫了:“誰不喜歡穿個品牌求個時尚打扮得漂漂亮亮呢,你思想有問題?!?/p>
媽媽的焦慮從穿著上升到生活態(tài)度:“你看你全身上下,除了黑的就是灰的,一看就讓人沉悶,孩子,生活不是這樣的,你過得太悶太苦了,天天除了上班就是讀書寫稿,要擠點時間,要學會享受生活啊!”
我?guī)缀跻Τ鰜砹?。媽媽屢次跟我說,鄰居家跟我同齡的松,總是穿著“一看就喜慶”的衣服,抱一條長毛小狗,很清閑很享受的樣子。
“像松那樣,才算會享受生活嗎?”我問媽媽。
“是啊,女人就要像松那樣,把自己倒飭得精精神神,得閑去做做瑜伽,遛遛狗喝喝茶,又不是等著你一個女人去拼生活嘛?!眿寢岋@得很激動。
我不知道怎樣才能跟媽媽解釋清楚。松的生活的確很好,可是人與人不同,她享受的不是我追求的,相比精致,我喜歡自在樸素的衣裳,就像媽媽說“天天除了上班就是讀書寫稿”,這樣的生活我非但不覺苦悶,反而是自得其樂啊。
我知道在“做自己”和“做媽媽期望中的女兒”之間,很難選擇和堅持,可也真的不希望媽媽眼里的女兒太遜色。年輕時任性不懂事,媽媽操碎了心,后來懂了媽媽的苦心,努力上進,小日子過得不比誰遜色不說,在頻頻把自己的文字發(fā)表在媒體上時,我以為我離媽媽的期望更近了一點,可沒想到在她眼里,我的生活仍然偏離,并且越來越遠。
我摟住媽媽的肩:“走,咱回去,買下好不好?”
看著媽媽臉上露出的笑容,我心里很踏實。既然我們都不可能改變原有的價值觀,那么我為什么不在媽媽面前把自己收拾得精致得體,買幾套媽媽喜歡的衣服,專門用來“衣錦還鄉(xiāng)”呢。如果這樣能讓媽媽高興又放心,我真的很樂意花點時間花點錢來做。責編/詩坤ranbaom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