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藍帶”,大多數(shù)人腦中一閃而過的是美國的啤酒品牌Blue Ribbon,但是在美國,“藍帶”絕不只意味著清涼爽口的啤酒這么簡單,還象征著美國中小學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我們覺得,有必要就George的情況和您談談?!?/p>
接到學校通知的邵太太沒想到,因為兒子,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又增加了一個新的經(jīng)驗——在美國被“請家長”。George是邵太太的16歲兒子,中文名字叫邵志杰,半年前跟著父母移民到美國加州,目前正在圣約瑟夫中學(Saint Joseph High School)讀9年級。
“George在學校表現(xiàn)很好,數(shù)學成績很優(yōu)秀,但是上課幾乎不怎么發(fā)言,作業(yè)時好時壞,最近兩周的測試也沒能通過。我們希望通過和您的溝通,幫助George改善現(xiàn)在的情況”,學校的教員這樣告訴邵太太。通過和教員的談話,邵太太基本了解了兒子的學習情況。為了讓兒子能跟上學校的進度,工作忙碌的邵太太和丈夫開始每晚抽出時間對兒子進行輔導。隨著對兒子輔導的深入,邵女士和丈夫發(fā)現(xiàn)兒子的課業(yè)深度和壓力都超出了他們之前的預期,這和他們最初對美國教育的設想相差甚遠。
為兒子學習成績擔憂之余,邵太太也不禁開始思考:“不是說美國的學生很輕松嗎?為什么兒子和國內(nèi)上高中的學生一樣,不僅每天要寫作業(yè),而且還有周測試?”沒過多久,邵太太就從一位教會的朋友那得到了答案:因為George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藍帶”學校(Blue Ribbon school)。
什么是“藍帶”學校?和美國普通學校有什么不一樣?教會朋友的答案顯然沒能解釋邵太太的所有問題,反倒更引起了邵太太的好奇心。
不是所有的重點學校都叫“藍帶”學校
很多剛移民到美國或者正打算移民的家長都像邵太太一樣,完全沒有聽過什么是“藍帶”學校。中國人印象中“藍帶”是啤酒,可美國教育界的“藍帶”究竟又象征著什么呢?
對于這個問題,資深留學顧問Grace沒有采納美國教育部對“藍帶”學校的官方解釋,而是給出了一個更為通俗易懂的說法:“藍帶是美國政府授予中小學校的最高榮譽,可以理解為‘美國教育界的奧斯卡’,換成一個中國家長更容易理解的說法就是國家級重點中學。但是全美每年能獲得‘藍帶’榮譽的學校屈指可數(shù),所以可以套用一句流行的廣告語——不是所有的重點學校都叫‘藍帶’學校?!?/p>
事實上,Grace所說的屈指可數(shù)毫不夸張。美國教育部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在全美數(shù)萬所中小學中,僅有3.9%的學校曾經(jīng)獲得過這個榮譽?!八{帶”學校是美國激勵辦學成功的一種積極性做法,起源于1982年聯(lián)邦教育部所提出的“藍帶”學校計劃(Blue Ribbon Schools Program)。教育專家Christian強調(diào):“申請‘藍帶’學校的審查非常嚴格,除了要考察學校課程、教學和學生成就等方面,申請學校至少必須具備5年以上的歷史,換言之,申請學校所提出的資料,是以第六年整學年的經(jīng)營績效為主”。不同于中國中小學公立教育體制,美國教育部每年評選出的這些“藍帶”學校中既包括公立學校,也包括很多頂級私立學校。
邵太太的兒子George所在的圣約瑟夫中學就是一所私立中學,在2002年憑借出色的教學和優(yōu)異成績獲得了美國教育部頒發(fā)的“藍帶”學校稱號。
美國中學教育≠輕松
聽完邵太太和兒子George的在美求學經(jīng)歷,很多人不禁會問:“國外不是素質(zhì)教育嗎?美國學生上學不是應該很輕松嗎?”正是出于這種看法,很多家長送孩子出國讀中學,就是為了擺脫中考和高考,給孩子一個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并以此為跳板,提前鎖定美國常春藤頂尖大學,這代表了不少家長的心聲。
但現(xiàn)實和想象還是不一樣的,國外的中學生并不如想象中那般輕松自在。
教育專家Christian介紹:“一般高中上午8點開始上課,下午3:05下課,全天上6節(jié)課。學科老師會根據(jù)上課內(nèi)容布置作業(yè)。作業(yè)內(nèi)容是分級的,最少的一級需要35分鐘,還有45分鐘和55分鐘的。美國高中是4年,分9至12年級,一般高年級的學生修的課程都較難,每門布置的作業(yè)時間上限是55分鐘。如果一人修5門,5個55分鐘就是4個多小時,作業(yè)負擔相當重,這和國內(nèi)高三學生的學業(yè)壓力不相上下?!?/p>
而George所在“藍帶”學校對學業(yè)的要求更高,老師也更嚴格。圣約瑟夫中學每門功課都有周測驗, 成績?nèi)坑涗洠?折成百分比累計, 定期報告家長, 一次沒考好總成績都會受影響。George兩次周測驗都沒有通過,邵太太自然就收到了學校的“請家長”通知。以George的成績在普通中學或許還可以排名中上,但他從普通學校轉學到“藍帶”學區(qū)就成了落后生,這就好像中國的普通學校尖子生轉到重點學校時的表現(xiàn)一樣。
Christian就以George為例強調(diào)說:“不僅從普通學校轉學到‘藍帶’學區(qū)的學生家長,從國內(nèi)學校來美國讀中學的家長也同樣需要注意,美國中學生不是想象中那么輕松,中國學生就讀都需要一段調(diào)整和適應的時間。即使在美國讀中學,想進入頂級大學也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在這方面美國12年紀的學生和中國的高三生是完全一樣的?!?/p>
對有些課外活動也會Say No
不管好萊塢的電影,還是美國校園劇都留給大眾這樣一個印象:Party、社團、樂隊以及各種球隊……學生來者不拒,總有參加不完的課外活動。銀幕外,美國中學的確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借此豐富校園文化、種族和社會經(jīng)濟的多樣性和發(fā)揮學生的特長。課外活動更是美國大學錄取學生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
但學生和家長不要被這種表象迷惑,在美國中學,特別是“藍帶”學校,參加課外活動的前提還是以學業(yè)為重。關于美國中學的課外活動,留學顧問Grace認為:“國內(nèi)家長還是對課外活動過于緊張,要么恨不得什么課外活動都參加,急于融入;要么就把課外活動當成洪水猛獸,怕影響孩子的學業(yè)。事實上,美國中學的課外活動和課程比重還是非常均衡的?!?/p>
雖然學校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課外活動,但當學生因為某項課外活動無法按時完成作業(yè)或者無法通過測試的時候,教員會很快聯(lián)系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在這一方面,“藍帶”學校做得更好。“藍帶”學校一方面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像圣約瑟夫中學除了各種傳統(tǒng)球類還有經(jīng)濟挑戰(zhàn)協(xié)會、社會和生態(tài)組織等多達27個不同種類的俱樂部;另一方面,“藍帶”學校的教員會在入學之初就提醒學生和家長在選擇課外活動時要量力而行,如果孩子在“藍帶”學校的成績不理想,最好減少課外活動以確保成績。等到成績提高之后,再逐漸增加課外活動。
George平時就喜歡打籃球,和其他生活在洛杉磯的孩子一樣也是湖人隊的忠實球迷,但技術不錯的他要想在學?;@球隊找到一個位置卻不容易,因為教員已經(jīng)明確表示:“技術當然是學校球隊選拔隊員的第一標準,但圣約瑟夫中學的校隊還有一條標準,就是隊員的每科成績都必須達到B,否則就無法入選?!笔聦嵣?,圣約瑟夫中學的籃球校隊已經(jīng)對很多申請者say no,原因自然還是希望他們首先能顧好自己的學業(yè)。
畢業(yè),他們都去哪了
類似于國內(nèi)的重點中學的美國“藍帶”學校教學質(zhì)量高,超前教育普遍,開設了很多AP課程(美國大學預修課程),教學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出美國精英中的精英。那這些“藍帶”學校的畢業(yè)率又怎么樣呢?他們的畢業(yè)生又進入了什么樣的大學呢?
教育專家Christian給出的答案是:“藍帶”學校的學生畢業(yè)率均超過90%以上,很多學校更是一直保持了100%的畢業(yè)率,而且大部分畢業(yè)生均能考入美國名校。
以佛羅里達的清水灣中央天主高中(Clearwater Central Catholic High School)為例,這所“藍帶”學校學生的畢業(yè)升學率高達100%,75%的學生獲得了總額為95萬美元的“遠大前途獎學金”,2012年畢業(yè)生共獲得250萬美金的大學獎學金。畢業(yè)生大多順利升入哈佛大學、布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康奈爾大學、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杜克大學、西北大學、美國空軍學院和美國海軍學院等美國頂尖名校。
“事實上,清水灣中央天主高中并不是什么特例,比如位于路易斯安那的德漢姆學校(The Dunham School)、馬里蘭的約翰卡洛爾學校(The John Carroll School)以及George就讀的圣約瑟夫中學的學生畢業(yè)率都是100%,畢業(yè)生大多都升入了‘常春藤’大學等頂級名校?!{帶’畢業(yè)生一直都是美國頂級大學的常客。”留學顧問Grace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