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路橋工程是交通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在施工上具有距離長、工程量大以及工期短等特點,再加上施工過程中受外界因素,如氣候、地質以及地形等因素影響比較大,對施工質量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為提高路橋工程建設綜合效益,除了要做好對施工質量的管理外,還應加強對工程造價的控制,結合工程建設特點,選擇合適的措施進行管理。本文分析了路橋工程施工的特點,并從質量與造價兩個方面的管理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路橋工程;施工質量;工程造價
對路橋工程施工質量以及造價進行管理,需要明確兩者之間的關系,以免過分追求一方面而導致工程整體建設效果降低。在工程正式施工前要提前收集各項信息,對設計方案進行管理,爭取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對所有施工行為進行管理,在保證施工質量滿足建設要求的基礎上,將造價控制在預算范圍內。結合以往施工經(jīng)驗,來確定施工管理的要點,采取合理的措施來進行控制,爭取不斷提高工程建設的綜合效益。
1.路橋施工質量與造價管理所存問題分析
1.1管理意識比較低
為滿足我國交通運輸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需求,逐漸涌現(xiàn)出更多路橋工程,而路橋工程施工時與地形、地質等因素有密切的聯(lián)系,對施工行為產(chǎn)生的影響比較大,進而也會對施工質量產(chǎn)生影響。同時,工程造價是影響工程建設效益的主要因素,一般情況下都是需要提前掌握各項相關信息,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施工單位對工程建設過程中質量以及造價的重視程度比較低,并沒有認識其中的重要性,即便是隨著市場體制的改革,有企業(yè)認識到加強工程建設管理的必要性,但是更多的是將重點放在質量或者造價的一方面,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2管理模式落實
市場作為影響工程建設管理方向的主導因素,使得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逐漸不能滿足工程建設的實際需求。雖然我國路橋工程的數(shù)量不斷增多,也有更多的技術與材料被應用其中,對提高工程質量具有推動作用,但是從綜合效益角度來分析,同時也會造成造價的增加,拉低了工程建設施工單位所能獲得的盈利。以工程造價管理來說,路橋工程基本上都是采取公開招標的行使來確定工程量報價,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各項物資的消耗都是套定額換算,本質上就是將完成單位工程轉化為固定額度的實物消耗。但是在市場發(fā)展的背景下,工程所處的建設地不同其所對應的各項信息也就不同,如人工費用、勞動力以及物資等,進而會對實際建設的造價產(chǎn)生影響。
1.3兩者關系處理不當
對于任何工程的建設,施工質量與工程造價都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很多施工單位都是將管理要點集中在其中的一方面,而導致兩者關系失衡,最終降低工程建設的綜合效益。例如過分注重工程造價,為降低物資消耗,降低了對施工材料以及設備質量的要求,出現(xiàn)以次充好或者偷工減料的情況,而這在根本上對施工質量產(chǎn)生的不良影響。因此,為保證路橋工程建設效果,必須要從綜合角度進行分析,確定兩者之間的合理性,提高各項措施的落實效果,爭取不斷提高工程建設管理質量。
2.路橋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措施
2.1完善質量管理體系
以加強路橋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為目的,建立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是提高工程建設綜合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施工單位在進行質量管理時,需要從提高建設綜合效益角度出發(fā),制定以監(jiān)理為核心的管理體系,做好對每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的管理控制,確保工程施工質量滿足建設要求。另外,施工單位與監(jiān)理單位還應做好職責分配,根據(jù)路橋工程實際建設要求,成立以政府監(jiān)督為主,施工單位與監(jiān)理單位為實施者的管理體系。同時,所有方案的設計確定必須要以滿足實際管理工作為根本,保證所選管理團隊具有較高的管理水平,可以應對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而才能不斷提高工程建設效果。
2.2加強施工行為管理
對路橋工程施工行為的管理,主要體現(xiàn)在正式施工階段,以專業(yè)規(guī)章制度為依據(jù),確保所有施工行為的合理性與規(guī)范性。工程施工進度、質量以及造價之前存在明顯的聯(lián)系,但是也具有相互矛盾的特點,在對施工行為進行管理時,應由專業(yè)技術人員來進行監(jiān)督,確保每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都與設計方案相符,避免變更行為的產(chǎn)生。變更是工程施工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問題,會造成工程量的改變,雖然會確保質量滿足建設要求,但是相應的會因為工程量增加而造成造價增加。因此,在正式施工階段,施工單位與監(jiān)理單位的負責人必須要將職權應用到實際中,嚴格控制好每一個施工工序,只有在上一工序驗收后才可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這樣即便是出現(xiàn)變更問題,也可以將變更范圍控制在允許范圍內,盡量降低對造價的影響。
3.路橋施工造價管理優(yōu)化措施
3.1加強施工階段造價管理
在工程正式施工階段中,主要做好材料、人工以及設備費用的控制管理,從路橋工程建設特點來說,以材料與設備消耗占據(jù)到總造價中的70%~80%,必須要提高此方面的重視。一方面,施工單位應以滿足工程建設實際需求為基礎,制定合理的機械臺班定額,將對單車、單機的核算工作落實到機型與操作者,從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角度進行管理,不斷提高機械的使用效率。對施工設備的有效管理,爭取超額完成臺班定額工作量,并將維護成本控制在造價預算范圍內。另一方面,施工單位應合理選擇施工材料,即在正式施工前全面掌握設計方案的信息,估算建設所需材料數(shù)量,并對當?shù)厥袌霾煌牧系膬r格進行綜合分析,選擇出最合理的施工材料質量與數(shù)量,在保證滿足施工質量的基礎上,盡量降低造價金額。
3.2加強工程結算階段造價管理
對工程結算階段造價的管理,需要做好整個施工過程的施工簽證管理,并由專業(yè)人員來根據(jù)施工實際情況制定索賠方案,在施工行為全部完成后,組織技術人員與造價人員編制完整的工程結算書,保證工程結算工作可以正常進行。第一,施工簽證。施工簽證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后期索賠工作的開展,這就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做好簽證管理,并及時收集各項證據(jù),包括變更、不可抗力以及趕工等都可以由監(jiān)理工程師進行簽證,并準時提出索賠方案,爭取在結算時可以索賠成功,降低自身造價。第二,工程結算書。對于工程結算書的編制,需要在工程全部完工后準時將真實準確的結算書提交給業(yè)主單位,保證結算書中工程量與竣工圖工程量、簽證工作量完全一致,并且所選定額合理。另外,應采取積極的方式,來避免工程款的拖欠,避免業(yè)主單位資金方面的風險轉移。
4.結束語
對路橋工程施工質量與造價進行管理,需要結合工程建設的特點,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明確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與各自的特點,基于此來選擇相應的管理措施,爭取能夠不斷提高工程建設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卞太為.關于路橋施工質量管理的優(yōu)化途徑[J].科技資訊,2013,02:170.
[2]宋海軍,郭海榮,楊春亮.路橋施工存在問題和質量管理措施[J].價值工程,2015,06:69-70.
[3]鄭樹榮.路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公路與汽運,2003,06:89-91.
[4]馬青梅.路橋工程中質量管理與成本控制[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4,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