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3年在浙江連續(xù)發(fā)生幾起電動單梁起重機啃軌、爬軌繼而下墜的事故,這里對其中兩起事故進行分析解剖,并總結經(jīng)驗教訓。
2013年在浙江連續(xù)發(fā)生幾起電動單梁起重機啃軌、爬軌繼而下墜的事故,雖沒造成人員傷亡,但都砸壞了車間內(nèi)的設備,起重機也已基本報廢,這里對其中兩起事故進行分析解剖,以便大家吸取教訓。
1.第一起事故
1.1事故概況
2013年1月某日8時左右,某公司一汽車維修車間,工人在操作一臺電動單梁起重機(LD10t-13.96m)(以下簡稱起重機)從南向北空載運行時,發(fā)生起重機單側墜落事故。
1.2現(xiàn)場勘驗及分析
1.2.1起重機大車軌道踏面寬45mm,車輪踏面寬75mm。根據(jù)JB/T6392-2008起重機車輪第4.1條規(guī)定,要求雙輪緣車輪踏面寬度比軌道寬度大2c(c為車輪輪緣與軌道側面的間隙),查表得到該規(guī)格軌道要求的間隙為7.5mm≤c≤9.5mm。實際c值為(75-45)/2=15mm,大于規(guī)定要求。這一間隙偏大,會導致起重機偏斜運行時的偏斜值增大,更容易造成爬軌。
1.2.2對驅動大車兩電機進行試驗:大車兩驅動電機完好,起重機左右兩側正常運行時速度一致,但由于制動器調整不均勻(東側緊,西側松),起重機大車兩側在多次的同方向啟動、運行和停車后會產(chǎn)生不同步而出現(xiàn)偏斜運行現(xiàn)象,西側由于制動器較松靠前偏斜,其車輪輪緣與軌道外側相擦,而東側則是車輪輪緣與軌道內(nèi)側相擦。反復幾次后,偏斜量增大,并使西側車輪輪緣先爬上軌道。
1.2.3爬軌后由于車輪輪緣直徑大于車輪踏面直徑,西側運行速度大于東側,偏斜量進一步加大,造成東側兩車輪輪緣擠壓軌道(擠壓力方向為驅動輪向外,從動輪向內(nèi)),導致從動輪附近的軌道外側固定螺栓壓斷,驅動輪附近軌道局部向外彎折變形。
1.2.4隨后東側主動車輪輪緣也爬上軌道,運行到一定距離后,西側驅動車輪輪緣脫出軌道,端梁側面鋼板擱置在軌道上,驅動輪空轉(動力失效),西側慣性滑行減速并停止運行,在軌道上擦出劃痕。
1.2.5東側驅動車輪輪緣隨即也脫離軌道,驅動齒輪在軌道上繼續(xù)運行,在軌道上表面上壓出齒印,附近掃軌板撞擊軌道、變形。
1.2.6隨后西側從動車輪外側輪緣滑離軌道,東側驅動輪齒輪繼續(xù)帶動起重機前行,東側從動輪脫離軌道,旁邊的掃軌板撞擊軌道,出現(xiàn)凹坑。
1.2.7東側驅動輪繼續(xù)前行,從動輪旁的掃軌板凹坑對軌道施加向東作用力,造成軌道內(nèi)側部分固定螺栓斷裂,從動輪附近軌道向外移位,帶動起重機整機向東移動,使西側端梁滑離軌道,撞擊內(nèi)側軌道固定螺栓,起重機端梁油漆粘附其上。整機繼續(xù)向東移動,最終起重機西側墜落造成事故。
1.3事故結論
根據(jù)以上分析得出結論如下:
1.3.1起重機大車運行機構制動器制動力矩調整不均勻、大車車輪與其軌道規(guī)格不匹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1.3.2起重機大車軌道安裝不規(guī)范,使軌道容易變形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
1.3.3操作者缺乏經(jīng)驗,當發(fā)現(xiàn)起重機啃軌有異常聲音時,應立即停止運行,待查明原因消除隱患后再運行,可以避免脫軌墜落事故的發(fā)生。
2.第二起事故
2.1事故概況
2013年11月某日夜班,一公司鑄造車間落砂工作區(qū),甲乙兩名工人使用一臺5噸電動單梁起重機(以下簡稱起重機)在進行吊裝砂箱的作業(yè)時覺得有異常,大車行走聲音很大,于是甲讓乙把起重機向東開,準備停到車間最東頭。在開的過程中起重機突然整機意外墜落,砸壞了其下的設備。幸好沒有人員傷亡。
2.2現(xiàn)場勘驗及分析
(1)起重機在2011年11月制造出廠使用至今約有2年時間。2013年6月由當?shù)靥胤N設備檢測院定期檢驗合格。(2)起重機北邊軌道南側面和上表面有輪齒的刻痕,南邊軌道北側面有輪緣長距離磨擦的痕跡(見照片);北邊軌道M16鉤釘大部分已斷裂,斷口十分之九面積是新斷面,說明兩軌道之間的間距不符合要求,該機已存在嚴重的啃軌現(xiàn)象。(3)大車輪緣內(nèi)寬80mm,軌道踏面寬46m,輪緣與軌道之間的間隙c=(80-46)mm/2=17mm,c值偏大,容易使四只大車輪子與軌道發(fā)生偏轉,導致啃軌、脫軌。(4)查看2013年9月某天兩位維修工的維修保養(yǎng)記錄,記著a、小車剎車磨損;b、電動葫蘆有異響;c、大車馬達頭部齒輪磨損;d、大車剎車系統(tǒng)磨損;e、集電器磨損;f、大車限位開關失靈。建議:a、更換電動葫蘆;b、更換大車馬達;c、更換接觸器。但實際上根本沒有更換。起重機帶“病”作業(yè),大車行走和制動存在問題,使起重機兩端行走不同步,進一步加劇啃軌現(xiàn)象。(5)鑄造車間落砂工作區(qū)砂塵污染嚴重,高密度的砂塵使兩端運行阻力不一致造成起重機偏斜進而啃軌。(6)操作者缺乏經(jīng)驗,當發(fā)現(xiàn)起重機啃軌有異常聲音時,應立即停止運行,待查明原因消除隱患后再運行,可以避免脫軌墜落事故的發(fā)生。
3.應吸取的教訓
以上兩起事故都存在以下共同特點:軌道與車輪不匹配、軌道安裝偏差超過規(guī)定值、維護保養(yǎng)不到位、作業(yè)人員缺少起重機基本常識野蠻操作等??偨Y教訓應吸取以下幾點:(1)安裝單位在有相關安裝資質的前提下,還應組織有強烈責任感的安裝隊伍。安裝前首先要仔細閱讀由制造單位提供的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按照說明書的要求,結合安裝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來編制安裝方案。(2)使用單位要建立制度、加強管理,落實《起重機械使用管理規(guī)則》中的相關規(guī)定,做好日常維護保養(yǎng)、自行檢查、全面檢查等工作,堅決杜絕起重機帶“病”作業(yè)。(3)作業(yè)人員要加強起重機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安全意識、責任意識。操作人員還應注重提高操作技能,注意積累經(jīng)驗,使用前要對起重機進行有效檢查,使用過程中要注意異常情況的觀察,更不能野蠻操作,碰到異常情況及時報告、處理。
4.結束語
在以上兩起事故中,如果操作人員能再多點責任心或起重機操作的常識,如果使用單位能落實管理責任,加強相關技能和安全意識的教育培訓,該事故不致于發(fā)生直至墜落。但事實上這樣的事故還是一再發(fā)生,可見使用單位在起重機使用管理和培訓教育方面的漏洞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