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P1000核電技術是我國從美國西屋公司引進的新一代核電技術。在進行AP1000核電項目制造時,質量保證不但要滿足國家核安全局發(fā)布的法律、法規(guī)和導則的要求,還要滿足符合美國西屋公司(ASME標準)的一些質保要求,這就需要國內的設備制造廠對兩個國家的質量保證要求融會貫通,編制符合這兩種質量保證體系的質量保證大綱,以控制設備制造過程中的質量,使之滿足合同、規(guī)范、圖紙和技術條件所規(guī)定的質量要求。
三門1、2號機組和海陽1、2號機組的移動式過濾器吊裝裝置及廢過濾器桶是我國針對AP1000核電技術研制的最早一批針對廢過濾芯置換的設備,為了盡可能的減少操作人員所接受的輻射劑量,對該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本文介紹了移動式過濾器吊裝裝置及廢過濾器桶從設計到產(chǎn)品加工中質量控制的成功方法,剖析了在AP1000核電設備設計和制造過程中質量管理的特點、要求和方法。
1.設計階段的質量控制
設計階段的質量控制主要包括設計過程的控制、設計變更的控制。
1.1設計過程的控制
為了保證移動式過濾器吊裝裝置及廢過濾器桶設計過程的質量,所有的設計活動必須在經(jīng)批準的質量保證體系下進行,以不斷提升設計部門對質量管理文件的有效執(zhí)行力度,徹底貫徹逐級的編審批制度,加強文件控制、設計驗證及設計接口控制。
切實有效的執(zhí)行設計審查制度,包括內部審查和外部審查。在進行移動式過濾器吊裝裝置及廢過濾器桶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進行內部審查,及時發(fā)現(xiàn)設計中的不合理問題。在設計的最終圖紙生成后,將設計圖紙報送工程公司進行外部審查,審查圖紙是否達到了合同、技術規(guī)格書等技術文件所規(guī)定的設計質量目標。
1.2設計變更的控制
設計變更的控制必須嚴格遵守質量管理程序的規(guī)定。西屋公司、國核工程公司、設計部門或者制造部門書面提出的變更申請,最終都需由設計部門處理并形成“變更通知單”,經(jīng)逐級編審批后,成為有效實施文件。對在制造過程中形成的較多的設計變更,應對設計圖紙及技術文件進行升版。
2.制造階段的質量控制
2.1技術交底
在設備開始制造前,設備制造部門的技術人員組織設計人員(必要時)、制造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會議,會議的過程需要由質量控制人員的見證,以利于后期的制造過程中的質量監(jiān)督。
2.2采購階段的質量控制
核電站設備所用材料的質量對整個核電工程質量有著重大影響,所以必須重視起來。由于核電站設備的特殊性,核電設備所用材料在化學成分、機械性能、焊接性能和表面質量等方面的要求都較高,所以材料采購方面的質量控制是核電設備制造中的重中之重。
材料的質量控制包括:
2.2.1按照質量保證大綱和采購管理程序要求,首先采購文件必須由制造廠質量部門和工程公司進行審核,然后再對材料供應商進行合格供方評價。合格供方的評價應從供方的規(guī)模、業(yè)績、資質及信譽等方面進行評價。移動式過濾器吊裝裝置及廢過濾器桶材料的采購都是在我院合格供方名錄中采購的。
2.2.2材料進廠后必須對材料進行驗收、審查。包括對其質量證明材料進行審核和實體材料的規(guī)格尺寸、表面質量等方面進行審核。另外對采購文件所規(guī)定的需要對重要零部件用材料進行復驗的,還要送相關有資質的第三方部門進行化學成分、力學性能等復驗。對入廠檢驗或復驗不合格的材料必須退換貨處理。
2.3制造前工程公司對制造廠的質量保證檢查
在制造開始之前,國核工程公司對制造前準備工作進行檢查,這些檢查包括:①人員資質的檢查。移動式過濾器吊裝裝置及廢過濾器桶的焊接人員與無損檢驗人員都是要符合ASME及相關標準要求的。②制造設備的檢查。在制造前應保證所有的制造設備是完好無損并適用的,所有的監(jiān)視、檢驗設備都是經(jīng)過檢定合格并且測量范圍滿足該設備的監(jiān)視、檢測要求的。③原材料準備情況的檢查。檢查原材料的到貨情況,存儲場地是否滿足要求,所購買的材料是否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④文件的檢查。檢查用于指導加工、檢驗的文件是否已編制完成并且是經(jīng)過批準的,是否都是受控發(fā)放的。⑤設備的制造、試驗環(huán)境的檢查。如設備制造、試驗的環(huán)境對不銹鋼能否不受鐵素體的污染,試驗環(huán)境的溫度、濕度是否滿足試驗的要求。
2.4設備加工中的質量控制
設備加工中的質量控制主要是通過質量計劃的實施來實現(xiàn)。設備制造中的質量計劃由制造部門編制,報工程公司和業(yè)主單位選取質量見證點,見證點包括R點——書面見證點,W點——現(xiàn)場見證點,H點——停工待檢點。制造部門的質量控制部門、工程公司、業(yè)主依據(jù)各自在質量計劃上選取的見證的對制造的過程來進行控制,并督促制造部門對制造過程中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做到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處理,盡可能把制造質量問題解決在制造過程中。對于在制造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不符合項,應按照預定的不符合項管理程序進行處理。
3.記錄的質量控制
記錄是設備制造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質量保證監(jiān)查、追本溯源的重要依據(jù),是經(jīng)驗反饋的重要載體。在設備設計階段和制造階段產(chǎn)生了非常龐大的質量記錄,這些記錄包括設計評審記錄、設計輸出記錄(圖紙,技術要求等)、設計變更單、文件發(fā)放單、質量計劃、檢驗報告、試驗報告、會議記錄、不符合項報告等。對記錄的質量控制就是必須保證這些記錄是真實有效的,是易于查閱并受控的。
4.幾點思考
我國的制造單位應改變以行政干預和經(jīng)驗為主的管理模式,學習國外以程序管理為特點,利用先進管理經(jīng)驗,建立一套程序化、信息化的運作體系。使設備制造管理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均應處于相關程序的規(guī)范和控制之下,從根本克服習慣上的“靈活有余、規(guī)范不足”現(xiàn)象。
在人才培養(yǎng)上面,不但要對其進行技術技能的培訓,還要對其進行程序規(guī)范、質量、安全文化方面的培訓。使每個員工形成核電設備制造中“凡事有據(jù)可依,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jiān)督,凡事有據(jù)可查”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