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提高課堂效率上。真正高效率的教學就是師生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效率。高效課堂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
高效課堂的“三個標準”:(1)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做。(2)厚積知識、破疑解難、方法優(yōu)化、能力提高、學習高效。(3)學生心情舒暢,有安全的學習心理環(huán)境。
近年來,沁源縣實驗小學以生本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為突破口,堅定不移地開展教育教改創(chuàng)新工作。全面加強師資建設,不斷提升辦學品質,努力打造學校優(yōu)質教育品牌,取得了一定成績。
一 抓質量,促提升,生本高效課堂釋放“課改”活力
實驗小學以構建高效課堂為切入口,以教學常規(guī)管理為抓手,以教育科研為平臺,促使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促進教師觀念的轉變,素質的提升,從而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一是在消化吸收“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改模式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性擬定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當堂訓練、當堂達標”的教學模式。摸索出了有學校自我特色的“導—學—饋—探—展—測”六步教學流程法。二是抓實集體備課,為生本高效課堂創(chuàng)設良好前提。三是開設教研講座,為生本高效課堂提供有效資源。四是切實上好“三課”,即:生本高效課堂觀摩課、生本高效課堂研討課,外出學習匯報課。學校始終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fā)展觀,積極開展“問診課堂”、“同課異構”、“一課多上”活動,實施“兩全三動一參與”(全體學生全員參與、動口動手動腦、參與活動過程),打造“生本高效課堂”,全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五是嫁接名校經(jīng)驗,持續(xù)推動課改。2013年10月15日至17日,在山西省舉辦的首屆“未來教育專家”成長論壇暨省教育學會表彰課改實驗學校、校長和教師會議上,沁源縣實驗小學題為“著力優(yōu)化教學模式,精心打造生本高效課堂”的課改經(jīng)驗有幸在大會上與其他名校交流。六是強化研究意識,加強課題研究。學校原先承擔的山西省教科院提出的課題“小學生發(fā)展性評價與檢測”,2013年10月份在全省“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結題”大會上被評為良好并頒發(fā)證書。而承擔的課題“傳承國學精華 整合課程資源 弘揚民族精神”正在研究醞釀之中,同時我們又承擔了一個“十二五”新課題“以學定導 問題評價”。通過課題的研究,我們欣喜地看到全校教師的科研意識明顯增強,教師在不斷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中積淀教育經(jīng)驗,分享教學智慧,更好地提升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 重培訓,強素質,師資隊伍建設激活“提升”空間
實驗小學目前已經(jīng)形成了“校以育人為本、師以敬業(yè)為樂、生以成長為志”的辦學氛圍。如果說一流的硬件設施為實驗小學的騰飛奠定了物質基礎,那么,一流的師資隊伍又是實驗小學走向輝煌的保證。“走出取經(jīng),請進提升,名師引領,嚴格強化”是實驗小學校本培訓的主要形式。
1.全面落實校本培訓工程
學校制訂了嚴密的培訓方案和實施細則,進一步完善了培訓機制,優(yōu)化了培訓內容,改進了培訓方式,使校本培訓逐步成為教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綠色平臺。
2.倡導教師多讀書、讀好書
通過觀看錄像、評選優(yōu)秀案例、交流優(yōu)秀教師經(jīng)驗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倡導教師多讀書、讀好書,使每個教師都明白:讀書是教師不斷提升業(yè)務素養(yǎng)和藝術品位的重要手段,是教師突破自我,順利轉型的重要渠道,在全校范圍內營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
3.創(chuàng)造了更多機會讓教師外出學習
近年來,學校先后安排數(shù)百位教師到太原、北京、天津、杭州、運城、大同、太谷等地參加了國培學習、課題研究、教學觀摩、課改經(jīng)驗交流、省級學科帶頭人培訓學習活動。學習歸來之后在學校進行二級培訓、匯報交流學習心得體會,達到了一人學習多人受益的目的,使全校教師的整體教育教學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教師走出去參加各種學科學習研討活動;請教育專家、名師和學者來校授課;以上學期縣教育局組織的“省教科院專家與我縣教師同課異構”活動為契機,多次開展校級“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基本達到年輕教師思想活躍,理念先進,課件制作精美;老教師鉆研教材到位,對教材的把握準確、透徹。評課活動氣氛異常熱烈,大家暢所欲言,優(yōu)點大家共同學習,缺點自己改進的效果。同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學生的六種狀態(tài):情緒狀態(tài)——注意狀態(tài)——參與狀態(tài)——交往狀態(tài)——思維狀態(tài)——生成狀態(tài)得以較好體現(xiàn)。每周固定時間統(tǒng)一書目堅持政治業(yè)務學習;“師徒結對”“骨干教師講座”進行名師引領;撰寫“教育故事”“接力日記”進行教育教學反思;長年進行鋼筆字、粉筆字、普通話訓練。
4.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研氛圍
各學科教研組牢固樹立“問題就是課題”的意識,運用“以考促學、以學促思、以思促研、以研促改”的工作思路,定期開展了“學習新課標”活動、“人人過好教材關”活動、“互評互學輪教”等多種活動,做到了考核與競賽相結合、展示與展覽相結合、培訓與自學相結合、課題研究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我們圍繞“高效課堂的建構”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學校各科教研組兩周活動一次。通過集體研討、課堂觀察、交流反思等多種形式,使各學科的小專題研究實踐逐步推進,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
5.開展經(jīng)典誦讀、讀書比賽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引導學校學生理解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內涵。根據(jù)學校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的安排,學校團支部于2013年11月26日在學校文體活動中心舉行了“誦讀中華經(jīng)典·放飛中國夢想”經(jīng)典誦讀展示賽。同時于12月上旬由政教處和各教研組組織開展了教師讀書心得比賽活動,通過分組選拔、淘汰。優(yōu)勝選手參與縣里組織的決賽活動。
三 取得的成績
近年來,實驗小學在縣教育局的正確指導和各位同仁的關心下,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13年9月,學校被評為長治市“教育質量提升先進學?!?;2011年、2012年連續(xù)兩年教師節(jié)獲得縣級“紅旗單位、安全工作先進集體”、德育示范校榮譽稱號;2013年教師節(jié),學校同時獲得縣級“紅旗學?!薄敖逃|量提升先進學?!薄暗掠ぷ飨冗M集體”三項殊榮。學校的高效課堂經(jīng)驗《讓“高效”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主旋律》一文發(fā)表于長治日報2012年4月12日人才周刊,受到教育同仁的關注。2012年12月7日《長治日報(城鄉(xiāng)發(fā)展周刊)第四版》刊登了學校辦學特色《創(chuàng)三晉特色名校,辦人民滿意教育》。2012~2013年,孫世耀被評為“三晉課改”模范校長;任艷紅被評為“三晉名師”;楊永潔被評為“省教學能手”,同時在臨汾曲沃舉行的“山西省小學教育協(xié)會課改精品課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四 今后的反思
不得不說,實驗小學近年來的快速發(fā)展,與擁有一支優(yōu)質的教師隊伍不無關系。但在音樂體育等部分學科還缺乏領軍人物,沒有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課堂,這是和學??焖侔l(fā)展不匹配的,學校要花氣力和功夫發(fā)現(xiàn)人才,傾力打造更多的名師。
在未來的課改征程中,讓我們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繼續(xù)高舉“堅持以生為本,打造高效課堂”的旗幟,進一步開展“生本高效課堂”的應用性研究,全力聚焦課堂,牢固樹立質量意識。深研教材,活用教材,突破教材。少一些繁瑣的分析,多一些“美滋滋”的吟誦;少一些死板的記憶,多一些主動的探求;少一些硬性的灌輸,多一些文化的熏陶。在教學這門遺憾的藝術中不斷地完善自我、充實自我、凝心聚力,激情奉獻,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為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作出應有的貢獻,讓生本教育開花結果!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