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所發(fā)揮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本文主要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和微課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微課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 教學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4-0189-01
一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
1.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重要性的認識不夠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當前中職院校的基礎課程之一,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和操作技術已成為這個時代對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開設對學生掌握計算機應用和操作技術,提高就業(yè)能力十分重要。但當前許多老師和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2.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陳舊,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當前許多中職學校和教師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具有操作性強的特點,若學生無法對其產(chǎn)生興趣,不主動學習,就難以完成學習任務,進而影響其學習效率。
3.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設備不完善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屬于公共基礎課程的范疇,因此,其班級比較多,學生人數(shù)也比較多且計算機基礎不一。但是,在當前許多學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并未配置擴音設備,導致坐在教室后排位置的學生難以聽清講課的內(nèi)容,且一部分中職院校機房中的電腦設備配置較低,響應速度較慢,容易出現(xiàn)故障,難以適應當前的教學活動,影響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效果。
二 微課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1.利用微課教學時間短的特點來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
微課具有時間短的特點,不會讓學生感到內(nèi)容過多而感到乏味,其時長為5~8分鐘,而學生的注意力能保持有效集中的時間大約為10分鐘。因此,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選用具有趣味性和實用性的課題進行微課演示,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問答式教學、表演式教學、啟發(fā)式教學以及講授式教學等多種方式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具有知識點多、實踐性強的特點,且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許多知識點之間有著某種內(nèi)在的聯(lián)系,而微課教學時間短、切入主題迅速,有利于教學過程中某一知識點的重點突出,若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將所教的各個知識點劃分出來單獨錄制成微課的形式,則可以使教學內(nèi)容更精練,極大地縮短教學時間,且這種形式可加強各個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2.利用微課視頻資源容量小的特點來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
微課具有視頻資源容量小的特點,其總容量大約為幾十兆,方便學生下載保存。因此,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教師常將其教學的重難點錄制成視頻上傳到網(wǎng)上,其容量較小且支持流媒體格式在線播放,方便學生下載和瀏覽,學生可以下載教師的教案和課件,并將其保存到終端設備上,隨時隨地進行查看,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方便。
微課的教學主題較突出,大多以視頻片段作為其教學主線,其教學內(nèi)容較為完整,通過多媒體素材和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課堂上的使用以及課后學生的反饋和教師對其教學活動的反思構成了一個微課程教學資源環(huán)境,且這種資源大多是一些視頻教學案例,這些案例大多真實具體,且具有典型性,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專業(yè)水平的提高。
此外,還可以利用微課從微處著手的特點來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秉持“重視教師的引導,從微處著手,快樂學習”這一理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 結束語
當前,我國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仍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因此,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微課教學時間短、切入主題快、視頻資源容量小、資源利用方便以及從微處著手等特點,來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提高其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2]李慧.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版),2006(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