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發(fā)展的趨勢下,人們對水資源的依賴變得越來越高,合理應用給水處理技術可以確保人們水資源品質和數量上的滿足。本研究立足于給水處理技術的應用實際,分析了給水處理技術的現狀,對給水處理技術中過濾、沉淀、消毒等環(huán)節(jié)展開了討論,并在此基礎上展開了給水處理技術的發(fā)展展望,希望對提升給水處理技術應用水平,更好地開發(fā)水資源做出技術方面的努力。
【關鍵詞】給水處理技術;處理;自動化;過濾;沉淀;消毒
1、前言
經濟越發(fā)展,對水資源數量和質量的要求就越突出,當前我國給水面臨著品質和供應量雙方面的壓力,特別在部分城市給水和處理設施存在著各種問題,導致給水能力不足,飲用水質量不高的實際狀況。應該借鑒發(fā)達國家給水處理技術的優(yōu)勢和經驗,展開對給水處理技術實際應用的控制,形成給水處理技術各關鍵步驟的強化,在更好把握給水處理技術發(fā)展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給水處理技術應用的新方式和新體系,推進給水處理技術的進一步應用和提升。
2、給水處理技術的現狀
當前我國各地對給水處理技術十分重視,以環(huán)保部門、衛(wèi)生部位和供水企業(yè)為骨干的給水處理技術運用和水質監(jiān)督體系已經基本建立,并實現了對給水處理系統(tǒng)全過程、全方面、全天候的檢測,為更好地實施給水處理技術提供了必要的空間和管理的體系。但是我們同事要看到不足和壓力,目前我國給水處理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還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別是在檢測和控制技術上還有系帶的差異,要在加強環(huán)保意識的基礎上,加大給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形成對給水處理工作理論上、意識上、工作上的全面支撐。
3、給水處理技術的要點
3.1絮凝反應
絮凝反應的要點是攪拌機的充分攪拌,當前在給水處理中攪拌機存速度和強度的缺點,應該通過無級變速式電機和變頻式電機的使用加速絮凝反應的過程,實現對絮凝反應更好地控制。
3.2沉淀
沉淀的要點在于對水中雜質的清除和水體結構的凈化,當我國內沉淀過程中往往出現藻類和微生物累積,這會影響給水水質,甚至引發(fā)公眾水質事件。先進的國家已經采用脈沖沉淀池、平板沉淀池、斜板澄清池等方式,也有根據水源特點采用氣浮沉淀池的做法,上述方法可以快速水質的凈化,值得在給水處理工作中借鑒。
3.3過濾
過來的方式以普通式濾池為主,穿管穿孔型配水系統(tǒng)輔助空氣清洗系統(tǒng)仍然有著廣泛地應用,做好給水處理的過濾工作應該在濾池結構上、過濾方式上、過濾材料上下功夫,采用直接過濾的方式,利用雙層過濾材料達到過濾的預定目標。
3.4化學藥劑的使用
一是,凈水藥劑的選擇,當前我國給水處理凈水藥劑以Al3SO4、FeCl3為主,部分地區(qū)已經開始了高分子凈水材料的應用。二是,化學藥劑投放的形式,一般采用隔膜計量泵作為投放的主要機械,這種泵可以根據水量和水質變化自動調整投藥量,實現頭搖的合理性。三是,藥劑投加點的選擇,一般化學藥劑投放點應該靠近混合設備,要盡量取得最佳的使用效果。
3.5消毒
給水處理過程中消毒一般仍以含氯的化合物和有機衍生物為主,這類消毒藥品會對人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并會給給水處理工作帶來進一步的去除問題,應該在盡量減少氯的使用量上加大研究,通過變更投放方式,增加投放地點,減少投放總量,使水質在變得更好的基礎上,降低水中氯含量,確保人民的生活用水的健康和安全。
4、給水處理技術的發(fā)展展望
4.1深度的給水處理技術
一是,對水源進行生物預處理,采取生物預處理降解去除水中有機物的技術;二是,過強氧化劑改善水質,例如利用O3、H2O2、KMnO4為氧化劑優(yōu)化處理水的水質;三是,利用活性炭達到吸附水中有害有機物,降低雜質,改變水質的作用;四是,慢濾處理技術,通過慢濾池的生物、化學、物理作用將水質進行多重凈化,以達到處理的目的。
4.2提高給水處理的自動化程度
要建立給水處理的自動化控制體系,在中央控制室進行全廠的凈水過程管理與控制。一些技術和管理水平較高的水廠只在一處設值班人員,也有在夜間將水廠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終端攜帶回家,當水廠發(fā)生問題時,值班人員可以在家中發(fā)現故障和進行處理,如確實需要,值班人員再到水廠現場解決。由于計算機可以做到連續(xù)不間斷的監(jiān)視運行狀況,通過計算機可以實時了解全部系統(tǒng)的工作狀況,包括水源、水廠、配水管網及系統(tǒng)內的加壓泵站和高位水池等的運行工況和水質狀況,還可以處理發(fā)生的各種情況,采取合理的調整運行方案進行實時控制。因此一般水廠處理的水質十分穩(wěn)定,同時可以達到最佳的經濟運行狀態(tài),降低運轉費用,也減少了運行值班人員。
4.3水質檢測技術的更新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特別是生物芯片技術的發(fā)展,將使我國的水質檢測技術發(fā)生大的飛躍。生物芯片可應用于水生物指標的快速測定,自來水檢測用的DNA芯片,它可在幾秒鐘之內檢測出自來水中所含有害細菌和寄生蟲類型。比目前傳統(tǒng)技術的精確度高1000倍。其價格僅為現有檢測方法的1/10,整個監(jiān)測過程僅需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在常規(guī)的檢測中,新的數字化測試儀器將得到普遍應用??梢酝瑫r檢測多個水質項目的儀器也會迅速推廣,其檢測結果也將更為精確和快速。同時,連續(xù)檢測技術的研究也正朝著迅速、可靠的方向發(fā)展,為防治水污染和水處理過程的自動控制技術的發(fā)展提供技術保證。
5、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給水處理技術研究和應用人員應該結合我國的實際過程,要堅持對給水處理技術研發(fā)的自我為主,在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給水處理理念的基礎上,迅速提升給水處理技術水平,實現與國際先進國家距離的拉近。在實際的給水處理技術運用過程中,我們還應該注意對給水處理技術人員的培養(yǎng),以更為寬廣的視角和更高的起點對給水處理技術人員展開再教育和能力提升,通過人員技術能力的提升,實現給水處理技術的發(fā)展和更好地應用。
參考文獻
[1]王一鳴,劉國全.高濁度給水處理技術的研究現狀[J].山西建筑,2009(06)
[2]左金龍,崔福義,趙志偉.國外城市給水處理技術實例[J].水處理技術,2006(05)
[3]高洋,劉東心.現代給水處理新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7)
[4]程偉.給水廠凈水工藝的發(fā)展及工藝比較[J].沿海企業(yè)與科技,2005(09)
[5]孟開紅,李新榮,梁文壽.給水處理技術的發(fā)展趨勢[J].甘肅農業(yè),2005(10)
作者簡介
1郭晗(1981-),碩士研究生,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建筑設計研究院,工程咨詢所,工程師。
2吳超(1984-),碩士研究生,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建筑設計研究院,工程咨詢所,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