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于唐山師專音樂系的劉亦敏多才多藝,不僅美聲、民族、通俗3種唱法樣樣拿得起,鋼琴、電子琴演奏也有較高的水平。出于對音樂和文學的熱愛,寫詞譜曲成為劉亦敏的最大愛好,參加工作至今,她已利用業(yè)余時間創(chuàng)作歌曲300多首,其中不少作品獲得了省、市級各種獎項。
與外向的妻子不同,在豐南區(qū)西葛中學擔任微機教師的張元龍,是個內(nèi)秀的模范丈夫。他心靈手巧,愛好廣泛,不僅在手工、機械修理以及電腦方面具備專長,還會演奏很多種樂器。
他們15歲的女兒張佳音,是這個幸福家庭的快樂天使。天資聰穎,活潑漂亮的佳音自小受父母的熏陶和培養(yǎng),能歌善舞,從幼兒園開始就上臺表演獨唱。上初中三年級的她,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而且一直擔任班長,平時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小三口兒,就像他們自己創(chuàng)作表演的歌曲《我們仨》中寫的那樣,同甘共苦,一直用心呵護著這個家。妻子善于表達,但是手有些笨,在家里經(jīng)常是“動口不動手”,丈夫口才稍遜卻心靈手巧,夫妻二人共同的興趣、互補的性格使他們比翼雙飛,一家人的小日子過得和諧、甜蜜。
劉亦敏一直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在唐山大地震的時候,4歲的她被壓在倒塌的草房下,被兩根房梁夾住了脖子,巧的是其中一根在靠近脖子的地方正好有個彎,她才僥幸生存下來。于是,在成長過程中,她一直用感恩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正是這種心態(tài)使她成長為一個開朗豁達的陽光女人,樂于用音樂去譜寫和諧溫暖、多姿多彩的家庭生活。
劉亦敏不僅讓自己的家庭沐浴在音樂之美中,熱愛音樂的她希望自己的歌能讓更多的人聽到并喜歡。他們家曾榮獲《神州大舞臺》“魅力家庭”的稱號,還先后應(yīng)邀參加中央電視臺“節(jié)能減排宣傳月”特別活動;中央電視臺“與您相約”節(jié)目;中央電視臺全國第四屆家庭藝術(shù)節(jié)閉幕式晚會;神州大舞臺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專題晚會;中央電視臺經(jīng)濟頻道春節(jié)特別節(jié)目——“全家總動員”和中央電視臺“神州大舞臺”節(jié)目第23期以及“歡樂一家親”節(jié)目第1期的錄制。
多年來劉亦敏都有這樣一個觀點,一個人,尤其是女人,可以沒有一份轟轟烈烈的事業(yè),但不能沒有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因為家庭是每個人心靈的港灣,人生的歸宿。所以迄今為止,雖已創(chuàng)作300多首歌曲,并在圈里頗有影響,但劉亦敏卻仍笑稱自己是個聽歌、寫歌、唱歌,寵孩子、過日子的小女子。
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劉亦敏也不例外,看到孩子對音樂的愛好,便跟孩子定了一個共同學習共同娛樂的計劃。晚上和周末,她們家常常是孩子寫作業(yè),大人寫作品,孩子作業(yè)遇到難題的時候向爸媽請教,爸媽就像同學一樣跟孩子探討分析;大人寫歌拿不準旋律風格時,也常常讓女兒幫著出主意,長此以往,一家人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劉亦敏的作品受到越來越多的聽眾喜愛;女兒的學習成績更是名列前茅,而且多才多藝,唱歌、跳舞、寫作樣樣優(yōu)秀!
“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xiāng)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人們與生俱來的。音樂能讓人收獲心靈的充實和快樂,有了音樂,我們的生活才有色彩?!眲⒁嗝粽f,身為作曲人也好,音樂愛好者也好,我們都要把音樂的種子撒播到人們心里,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音樂的美。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