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青島海灣大橋(北橋位)青島端接線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難點,介紹了水中墩和河道范圍內箱梁施工作業(yè)及箱梁施工的技術要點,對同類橋型采用同種工藝施工有實際參考價值。
【關鍵詞】現(xiàn)澆箱梁;施工技術;難點
1、工程概況
青島海灣大橋(北橋位)青島端接線工程西起海灣大橋李村河互通立交東側,向東跨過四流路、重慶路、黑龍江路等主要道路,接規(guī)劃長沙路,形成青島市快速路系統(tǒng)的第三“橫”。第十一合同段(主線里程K6+904~K7+684)位于308國道至海爾路西北側,主線橋面為雙幅結構,鉆孔樁為嵌巖樁基礎,柱式及圓端式墩身,上部結構為預應力連續(xù)箱梁,共7聯(lián),計21跨,共27508.9m2。52#聯(lián)銜接51#聯(lián)匝道部分為單箱四室結構,其他部分為單箱三室結構;53#聯(lián)為單箱三室結構;54#聯(lián)銜接下匝道部分為單箱四室結構,其他部分為單箱三室結構;55#~58#聯(lián)為單箱二室結構。
2、工程難點分析
本標段主線部分橋墩位于張村河中,水中墩和河道范圍內箱梁施工作業(yè)是本工程的施工難點;本橋上部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現(xiàn)澆箱梁,采用滿堂支架施工,河道內支架搭設難度大、混凝土澆筑量大,工序繁雜,施工工期緊。
3、施工技術要點
3.1水中墩和河道范圍內箱梁施工作業(yè)
3.1.1鉆孔樁施工 河道內鉆孔樁平臺下部為鋼管樁基礎,上部為貝雷梁結構。成樁采用沖擊鉆機成孔,泥漿護壁,汽車吊吊放鋼筋籠,砼輸送車運送,提升導管法灌注水下砼。
3.1.2承臺施工 采用鋼套箱進行承臺作業(yè)。套箱利用鉆孔平臺拼接完畢后下沉,吊放于鋼護筒上,鋼套箱封底混凝土為1.5m厚。抽水后進行樁頭處理和綁扎鋼筋。鋼套箱內凈空尺寸:套箱分兩節(jié)制作,每節(jié)的每個側面為一塊制造,每節(jié)共四塊,一個套箱共有8塊,分別制造后組拼成整體,套箱內設[10號槽鋼支撐。套箱頂設置吊點,以便整體起吊鋼套箱。鋼套箱作為承臺施工的阻水結構,又兼作承臺混凝土澆筑側模,設計時按照抽水時的水壓和承臺混凝土側壓力雙重作用計算。鋼套箱采用[30號槽鋼,按縱橫向間距15cm作底肋,上鋪δ6mm鋼板作面橋,底板與套箱圍堰側板采用螺栓連接。套箱側板面板厚度6mm,橫向水平加勁肋采用厚度10mm、寬度300mm的鋼板,按間距1.0m布設;豎向垂直加勁肋采用厚1cm、寬15cm鋼板,按間距40cm設置。套箱內采用φ400鋼管作斜向支撐,外側用兩個Ⅰ20工字鋼。肋板式結構,采用6mm鋼板作面板,[100mm槽鋼作豎向、橫向加勁肋,鋼套箱頂部用Ⅰ20號工字鋼作圍囹,[10號槽鋼作支撐。上下節(jié)之間及每塊側板之間的連接采用軟橡膠條止水。
3.2箱梁施工
3.2.1搭設模板支架
本橋鋼筋混凝土箱梁支架擬采用WDJ型碗扣式支架,該支架的搭設順序是:在貝雷梁平臺上面設墊木—設置立桿底座—裝配立桿—對接上層立桿—繼續(xù)安設縱橫水平桿—安裝上托座—設置底??v橫檁—調整標高鋪設模板。為確保梁底設計標高,除根據(jù)設計要求,按拋物線型設置預拱度外,由于地基和支架的彈性壓縮和非彈性變形,在箱梁混凝土的灌注前后,底模標高會產生微小下降,所以在支架拼裝中須預留一定的沉降量。在每幅箱梁橋墩的四周分別設置12m長的縱橫向“剪刀撐”,以加強支架的縱橫向穩(wěn)定。
3.2.2箱梁混凝土模板設計
本橋主線鋼筋混凝土箱梁為多跨、橫坡、平彎、豎曲線城市橋梁,結構成型復雜,對模板安裝的要求很高。
按照梁體不同部位的施工需要,經比較,決定箱梁內模采用鋪墊油氈、厚30mm的毛面木模板(配設木結構支撐框架縱向間距≤1000mm);箱梁外模板采用大塊高強覆膜鏡面竹膠合板(竹膠合板厚12mm,幅面≥2000mm×1000mm)。
本橋箱形連續(xù)梁的模板與其支架,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確保施工過程中各部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模板板面要平整,接縫嚴密不漏漿,構造簡單,裝拆方便,工作安全。
3.2.3鋼筋的綁扎和吊裝
本橋梁工程除下部結構鋼筋采取預先綁扎、吊裝入模就位外,梁部鋼筋采取現(xiàn)場定位綁扎。綁扎中對受力鋼筋接頭數(shù)量應按施工規(guī)范進行調整,綁扎用的鐵絲余頭要向里彎,不得伸向保護層。綁扎過程中,要在梁底和側邊放好混凝土墊塊,不僅要使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得到滿足,同時要使鋼筋籠有足夠的剛度和穩(wěn)定性。
3.2.4 箱梁混凝土的施工
主線橋箱形連續(xù)梁的混凝土為C50,采用泵送方式進行現(xiàn)場澆筑。本橋箱形連續(xù)梁的混凝土在橫斷面上分上下兩次灌注,施工縫設在頂板的相交處。先將箱梁的底板與腹板鋼筋入模,并灌注其混凝土,然后拆箱內底板和腹板,須在各孔每一個箱的適當位置的頂板上預留100cm×120cm的出入孔,待內模拆除后,用同標號的微膨脹混凝土封好。
施工中,混凝土灌注應按事先制定的澆筑順序從遠端開始,先中間后兩邊,使混凝土呈斜面分層沿橋軸線縱向推進,最后與已灌梁段合攏。
入模后的混凝土須及時振搗,本橋采用插入式振搗為主,平板式振搗為輔的方式。插入的震搗棒應垂直或略有傾斜,振搗時間要適當,一般控制在30s左右為宜。插入震搗的間距一般不超過其作用半徑的1.5倍,震搗棒不得碰撞模板和鋼筋,灌注頂板混凝土時,對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與已振部分重疊10cm左右為宜。
箱梁混凝土灌注后須用濕麻袋遮蓋,并經常灑水養(yǎng)護,灑水養(yǎng)生的時間應不少于7d,每天灑水次數(shù),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經常處于濕潤狀態(tài)為度。
3.2.5預應力鋼絞線張拉、錨固
當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后方能進行張拉施工,以減少混凝土收縮徐變的影響。預應力鋼束采用張拉力與引伸量雙控,引伸量誤差在標準值的-6%~+6%以內,所有預應力張拉端槽口和錨下墊板均與預應力鋼束垂直。
3.2.6預應力孔道壓漿和封端
張拉施工完成后,切除外露鋼絞線(鋼絞線的外露量不小于30mm),進行封錨;當孔道內的真空度保持穩(wěn)定時,停泵1min,若壓力升高小于0.02MPa即可認為孔道能基本達到并維持真空。若達不到應當檢查不密封處,進行封堵。
拌漿前先加水空轉數(shù)分鐘,使攪拌機內壁充分濕潤后,將積水排干凈;將稱量好的水(扣除用于溶化固態(tài)外加劑的那部分水)倒入攪拌機,之后邊攪拌邊倒入水泥,再攪拌3~5min直至均勻;將溶于水的外加劑和其它液態(tài)外加劑倒入拌漿機,再攪拌5~10min,然后倒入盛漿桶;倒入盛漿桶的漿體盡量立即泵送,否則不停地攪拌.
啟動真空泵,當真空度達到并維持在-0.08MPa左右時,在管道另一端啟動壓漿泵,開始壓漿;啟動壓漿泵使壓漿泵壓力達到0.7MPa下保持壓力不小于2min;觀察廢漿桶處的出漿情況,當出漿流暢、穩(wěn)定且稠度與盛漿桶體基本一樣時,關閉壓漿泵。
鋼絞線割束在壓漿前進行,割束必須采用砂輪機切割。任何預應力筋均不能用電弧燒割。封錨前先將錨具周圍沖洗干凈并鑿毛,然后按圖紙要求布置鋼筋網,澆筑封錨砼。
4、結語
通過對預應力混凝土現(xiàn)澆箱梁整個施工過程中各項監(jiān)測和科學合理的施工控制,使本橋連續(xù)箱梁的徐變變形完全達到了設計和規(guī)范的要求,確保了整個橋梁線型的美觀,保證了施工質量,取得了較好效果。